同学们,在学习上你或许曾经有过困惑,或许你现在正在经受着困惑。那么,学习了《论语》六则后,你一定有所感悟,《论语》六则中哪一句话你感受最深?请结合自己的学习实际,谈谈你的切身体会?(3分)

答:

我感受最深的是第三则。这则讲的是如何调和“学”与“思”的矛盾。只学而不思,不易发现别人的错误,也不容易有自己的思想。就像读《论语》,即使过目不忘,学到的也是别人的东西。思而不学,则会进展缓慢,而且容易钻牛角尖。这时如果能够参考一下以往人们对同一问题的看法,则很有可能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我感受最深的是第五则。“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包含着一个广泛的道理:能者为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天都要接触许多人,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值得我们去学习。就说我们班吧,有各方面的人才。有学习成绩优异者、绘画高手、书法好手、象棋大师等。多向他们学习,一定会获益匪浅。(2分)

《论语》十二章中,指出学习与思考必须紧密结合的句子是: , 。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也认识到了兴趣对于治学的重要性,他说:“ , 。”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仁在其中矣。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观沧海》中描写秋风起,大海波涛汹涌之景的句子是: , 。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天净沙•秋思》中直接抒发游子之哀的句子是: 。

断肠人在天涯。

几处早莺争暖树, 。

谁家新燕啄春泥。

默写。

,江春入旧年。

海日生残夜,

诗词鉴赏(6分)

春 雪

韩 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1、 本首诗的体裁是 ,压 韵。(2分)

2、诗中“惊”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2分)

3、简要赏析三、四句运用修辞手法的妙处。(2分)

1、a    2/答:表现了作者突见春色萌芽时惊喜的心情

秋夜曲

张仲素

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

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

1.诗的首句写出了秋夜的什么特点?(2分)

2.全诗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1秋夜的漫长2写出了作者寂寞悠思的心情。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