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后面小题。

【题文】【古诗阅读】

金陵怀古

〔唐〕刘禹锡

潮满冶城渚,日斜征虏亭

蔡洲新草绿,幕府旧烟青。

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

后庭花一曲,幽怨不堪听。

[注释]①冶城:东吴著名的制造兵器之地,在今南京朝天宫一带。②征虏亭:亭名,故址在今南京市玄武湖北。③蔡洲:江中洲名。东晋陶侃、温峤曾起兵在此讨伐叛军。④幕府:山名。东晋丞相王导曾在此建立幕府屯兵驻守。

阅读上面的诗歌,完成下面题目。

诗中体现国家存亡“在德不在险”的诗句是“ ”。

[1fae83391cb77465.jpg]

《沁园春雪》这首诗句“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在文中起什么作用?(10分)

[cd7e5f6944f96aba.jpg]

《沁园春雪》这首词中“望”和“惜”领起的诗句分别是什么?(10分)

[4d3faf00bbcea7bb.jpg]

《沁园春雪》这首词中请写出总写祖国北方冬天雪景的诗句,并说说在文中的作用。(10分)

[576cb7a7e6f05d4b.jpg]

《沁园春雪》这首词分上下两阕,请分别写出两阕的主要内容。(10分)

[950c13554a627683.jpg]

沁园春雪

阅读下列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

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

看红装素裹,

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选文主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赞美了祖国的壮丽山河,批判了封建主义的一个侧面,抒发了以诗人为代表的无产阶级要主宰世界的壮志豪情。

美文品析

阅读下面诗歌

七律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一九四九年四月

__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1.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歌首联表达的内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翻地覆慨而慷”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写作本诗的目的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选择内容、形象、情感中的任一方面对诗歌《七律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进行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的理解。要明白“首联”是1、2句,明确“钟山”代表南京,“风雨”指革命的“风雨”。

答案:革命的“风雨”震荡着蒋家王朝都城南京,解放军百万雄师突破长江天险,直捣南京城。

2.【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及其作用的理解。“天翻地覆”是夸张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人民军队的巨大力量。

答案: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夸张手法的运用,增强了诗句的感染力,使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人民解放军的到来,使南京古城旧貌换新颜,发生了质的变化这一主题。

3.【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作者写作意图的理解。要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分析诗句含意,从鼓舞“革命热情”“解放全中国”方面作答。

答案:作者在字里行间赞美了人民军队高昂的革命热情,意在鼓舞人民军队应一鼓作气将国民党反动派彻底歼灭。

4.【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赏析能力。要理解诗句含意,明确词语的象征意义,如“风雨”“沧桑”等。意合即可。

答案(示例):内容:描述了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的历史事件,揭示了它的重要意义。

形象:“风雨”喻变幻莫测的战争形势。“苍黄”喻变化不定、反复无常。“虎踞龙盘”喻形势之雄壮。“沧桑”喻革命性的发展变化。

情感:诗歌中洋溢着解放军占领南京后普天同庆的由衷喜悦之情。

阅读《七律长征》

七律 长征

__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概括了红军长征途中哪两个事件?请各用一个短语概括。

(1)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写了哪些物象?表达了红军的什么精神?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更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一句中加点词语运用生动准确,请对其进行批注或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诗的首联总领全文,将红军顶天立地的高大形象矗立在读者面前。

B.诗的颔联描写红军翻山越岭,用“腾细浪”和“走泥丸”两个极其生动的比喻,把红军将士藐视一切艰难险阻,敢于征服困难、压倒敌人的伟大气魄鲜明地烘托了出来。

C.诗的颈联描写红军渡江涉水,扣“万水”来写。一个“暖”字,一个“寒”字,巧妙地交代了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这两场战斗的时令。

D.红军长征途中,翻越了许多高大的雪山,诗中写“岷山千里雪”,实际上是概括翻越所有雪山的艰苦斗争。

5.这首诗形象地展示了一幅幅威武雄壮的图画。请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幅,谈谈自己的感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事件的概括能力。抓住诗句中的关键词“金沙”“大渡”,联系红军渡江河时的行为来概括。

答案:巧渡金沙江    强渡大渡河 

2.【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要从诗中找出描写的景物,然后结合诗歌的主旨分析红军的精神。

答案:这首诗写了“五岭”“金沙水”“大渡桥”“岷山”“千里雪”等物象。表达了红军战胜艰难险阻的豪迈精神。

3.【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重点词语的品析。要结合语境作答。“喜”和“开颜”是红军将士翻越雪山后喜悦心情的体现,也是革命必胜信心的体现。

答案:“喜”和“开颜”写出了红军闯过长征途中又一道难关后的喜悦心情,表现了红军将士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对革命必胜的信念。

4.【解析】选C。“暖”与“寒”并非是交代两场战斗的时令,颈联中的“暖”和“寒”这一对反义词,“暖”字温馨喜悦,表现的是战胜困难的欢快;“寒”字冷峻严酷,传递的是九死一生后的回味。

5.【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写自己的感受时要结合具体诗句,以及对典型场景和事例(史实)的描述,结合主旨谈自己的体会。

答案(示例):我最喜欢的一幅图是“飞夺泸定桥”。通过这幅图,我深深地感受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辈用热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一定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报效伟大的祖国!

(一)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出下列分析有误的一项( )(2分)

A.首联语句工整,写得十分壮阔。在写景中抒情,暗示了与友人从此天各一方,会面很难。

B.颔联写对友人的安慰:彼此处境相同“同是宦游人”,感情一致。一股悲伤之情油然而生。

C.“望”字将送别地点与友人“之任”的地方“属州”联系起来了。

D.尾联这两句承上作结:既非远别,又同为宦游,虽别而如此为邻,别时则不应有儿女之态。

2对王勃的这首诗品析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A.这是一首别开生面的送别诗,诗人抒写惜别之情,劝慰友人只要存在着真挚的友情,就不必为离别而悲伤。

B.这首诗既表达了诗人的豁达情怀,也包含诗人黯然销魂的感伤情调。

C.首联中的“望”字是诗人的想象,意思是从蜀州可以于风烟弥漫中望到五津。

D.颈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是全篇的中心所在,语言形象而凝练,饱含深情而富有哲理。

B

B

同学们,在学习上你或许曾经有过困惑,或许你现在正在经受着困惑。那么,学习了《论语》六则后,你一定有所感悟,《论语》六则中哪一句话你感受最深?请结合自己的学习实际,谈谈你的切身体会?(3分)

答:

我感受最深的是第三则。这则讲的是如何调和“学”与“思”的矛盾。只学而不思,不易发现别人的错误,也不容易有自己的思想。就像读《论语》,即使过目不忘,学到的也是别人的东西。思而不学,则会进展缓慢,而且容易钻牛角尖。这时如果能够参考一下以往人们对同一问题的看法,则很有可能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我感受最深的是第五则。“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包含着一个广泛的道理:能者为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天都要接触许多人,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值得我们去学习。就说我们班吧,有各方面的人才。有学习成绩优异者、绘画高手、书法好手、象棋大师等。多向他们学习,一定会获益匪浅。(2分)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