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赤 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这是一首咏史诗。诗人借“____________”这件古物引出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感叹,抒发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2分)
(2)如果把诗歌最后一句“铜雀春深锁二乔”改为“国破人亡在此朝” 好不好?为什么?(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折戟;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
(2)不好。虽然它们表达的意思基本一样,但“铜雀春深锁二乔”通过形象化的语言写出了曹操胜利后的骄恣和东吴失败后的屈辱
[ 或:通过以小见大(或借代)的手法,借“二乔”被“锁”的命运来写出东吴失败的命运];而“国破人亡在此朝”则过于直白,缺乏诗味。
赏析《观沧海》
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其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这首诗选自《 》,是组诗《步出夏门行》中的一章。这是曹操北伐乌桓胜
利回师路过碣石山时所作。诗中借大海形象表达了诗人
。
2.这首诗中统领全篇的是一个“ ”字,诗中描写的实景是 。
3.诗中展现海岛生机勃发的诗句是“ 、 ”
1.《乐府诗集》;宏伟的抱负
2.“观”;“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3.“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阅读下列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星星变奏曲
如果大地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光明
谁还需要星星,谁还会
在夜里凝望
寻找遥远的安慰
谁不愿意
每天
都是一首诗
每个字都是一颗星
像蜜蜂在心头颤动
谁不愿意,有一个柔软的晚上
柔软得像一片湖
萤火虫和星星在睡莲丛中游动
谁不喜欢春天,鸟落满枝头
像星星落满天空
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
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
如果大地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光明
谁还需要星星,谁还会
在寒冷中寂寞地燃烧
寻找星星点点的希望
谁愿意
一年又一年
总写苦难的诗
每一首是一群颤抖的星星
像冰雪覆盖心头
谁愿意,看着夜晚冻僵
僵硬得像一片土地
风吹落一颗又一颗瘦小的星
谁不喜欢飘动的旗子,喜欢火
涌出金黄的星星
在天上的星星疲倦的时候——升起
去照亮太阳照不到的地方
【小题1】你认为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小题2】诗人用“柔软得像一片湖”来形容夜晚,这给你怎样的感受?
【小题3】作者把“鸟落满枝头”比作“星星落满天空”,你认为二者有哪些相似之处?
【小题4】“谁不喜欢飘动的旗子,喜欢火/涌出金黄的星星”中的“涌出”改换成“冒出”或“跳出”,好不好?为什么?
【小题5】试仿照这首诗的“如果……如果……”或“谁不愿意……谁不愿意……”的句式写几句话,表达一种期盼或愿望。
1
[2c1296ca73a2c325.jpg]
2
[2bb7faabe564c62b.jpg]
3
[98fbc7b7e4737e86.jpg]
4
[ea581bef737c2111.jpg]
5
[72ea3e91d5be0ef0.jpg]
(一)古诗鉴赏
画眉鸟
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有及林间自在啼。
【小题1】“高低”二字与诗中的哪个词语相照应?
【小题2】这首诗运用对比,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5ee2fdf7f509f9ce.jpg]
欣赏下面一首现代诗,回答问题。
新 月
沙 鸥
新月弯弯,
像一条小船。
我乘船归去,
越过万水千山。
花香。夜暖。
故乡正是春天。
你睡着了么?
我在你梦中靠岸。
(选自《中国当代名诗100首》)
1.“新月”与“小船”,一个在天上,一个在水面。诗人是如何将这两个相距遥远的物体联系在一起的?这两句诗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2.诗歌第2节选取了哪几个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故乡怎样的情感(联系第3节作答)?
1
[9f34164e355fe482.jpg]
2
[5ce58a01744dfbee.jpg]
阅读诗歌,完成后面小题。
村夜 白居易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1)首句中运用了叠词 “苍苍”“切切”,好在那里?
(2)请描绘“月明荞麦花如雪”的景象,并指出这句蕴含了诗人的什么感情。
1
[3171c8c7c24c886c.jpg]
【解析】
试题分析:诗歌的阅读鉴赏,中考的常见题型之一,其考察的侧重点大多是对诗句(词语)的赏析和对作者感情的理解。还有叠词、短句使用,使文章富有节奏感,具有音韵美,读起来朗朗上口。
2
[6658eb322f6594b3.jpg]
《吉檀迦利》节选(一)
我生命的生命,我要保持我的躯体永远纯洁,因为我知道你的生命的摩抚,接触着我的四肢。
我要永远从我的思想中屏除虚伪,因为我知道你就是那在我心中燃起理智之火的真理。
我要从我心中驱走一切的丑恶,使我的爱开花,因为我知道你在我的心宫深处安设了座位。
我要努力在我的行为上表现你,因为我知道是你的威力,给我力量来行动。
《吉檀迦利》节选(二)
假如我今生无份遇到你,就让我永远感到恨不相逢——让我念念不忘,让我在醒时梦中都怀带着这悲哀的苦痛。
当我的日子在世界的闹市中度过,我的双手满捧着每日的赢利的时候,让我永远觉得我是一无所获——让我念念不忘,让我在醒时梦中都带着这悲哀的苦痛。
当我坐在路边,疲乏喘息,当我在尘土中铺设卧具,让我永远记着前面还有悠悠的长路——让我念念不忘,让我在醒时梦中都怀带着悲哀的苦痛。
当我的屋子装饰好了,箫笛吹起,欢笑声喧的时候,让我永远觉得我还没有请你光临——让我念念不忘,让我在醒时梦中都怀带着这悲哀的苦痛。
1、 这两首诗表达了什么样的主题?
2、节选(一)表达了诗人怎样的理想追求?
1
[906e2756b64ae4f0.jpg]
2
[26a1c85d4f22f93f.jpg]
阅读莱蒙托夫的《祖国》,回答问题。
我爱祖国,但却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连我的理智也不能把它制胜。
无论是鲜血换来的光荣,
无论是充满了高傲的虔诚的宁静,
无论是那远古时代的神圣的传言,
都不能激起我心中的慰藉的幻梦。
但是我爱---自己不知道为什么
它那草原上凄清冷漠的沉静,
它那随风晃动的无尽的森林,
它那大海似地汹涌的河水的奔腾,
我爱乘着车奔上那村落间的小路,
用缓慢的目光透过那苍茫的夜色,
惦念着自己夜间住宿之处,迎接着
道路旁点点微微颤动的灯火。
我爱那野火冒起的轻烟,
草原上过夜的大队车马,
苍黄的田野中小山头上,
那一对闪着微光的白桦。
我怀着人所不知的快乐,
望着堆满谷物的打谷场,
覆盖着稻草的农家草房,
镶嵌着浮雕窗板的小窗,
而在有露水的节日夜晚,
在那醉酒的农人笑谈中,
观看那伴着口哨的舞蹈,
我可以直看到夜半更深。
1、如何理解《祖国》这首诗中“我爱祖国,但却用的是奇异的爱情”一句中的“奇异”的含义?
2、《祖国》一诗中的中心句是哪一句?
3、在《祖国》一诗的第一节中,作者连用了“无论……”这样表示让步的句子,它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4、《祖国》一诗中,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这种特点有什么好处?
1[9488533709be83e1.jpg]
2[f08a41821b8d2b47.jpg]
3
[6cb1fe3358c508f0.jpg]
4[65ddcc4b8d866ca0.jpg]
田 舍①
【宋】范成大
呼唤携锄至,安排筑圃②忙。儿童眠落叶,鸟雀噪斜阳。
烟火村声远,林菁③野气香。乐哉今岁事,天末④稻云黄。
【注释】①田舍:农家。 ②筑圃:修筑打谷场。③菁:水草。④天末:天边。这里是指稻田一望无际。
1.全诗洋溢着一种 “ ” 的气息。(请用原诗中的一个词作答)
2.请你展开想象,用生动的文字描绘出“儿童眠落叶,鸟雀噪斜阳”的画面。
1
[5e1b97cd3b02b97f.jpg]
2
[329264922d2be9a5.jpg]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明天,天一亮
雨果
明天,天一亮,原野露曙色,
我就要动身。我知道你在跻望。
我行经森林,我行经山泽,
我再不能长此天各一方。
我注视着思念踽踽地走,
什么也不闻,什么也不见,
怀着忧心,俯着背,交叉着手,
白昼,我觉得如同黑夜一般。
我不看直下江流的远帆,
也不看落日散成的彩霞,
几时我到了,就在你的墓前,
放下一束青枝和一束花。
1、第一节诗中“我知道你在跻望”这一句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2、“我注视着思念踽踽地走”,这一句写得好在哪儿?
3、为什么诗人认为“白昼,我觉得如同黑夜一般”?
4、诗人在这首诗中是如何来表达他对女儿的深切思念的?试找出诗句加以分析。
1[3c79689cc023d660.jpg]
2
[de298480e0914bf0.jpg]
3
[6de06cdf0dfddc2c.jpg]
4
[ee31b13ee10a1f7f.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