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关睢》

关睢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优哉游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莱,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1、请概括本诗表现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认为诗中的“流”、“采”、“芼”释义有何相同,说明这样使用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诗运用了____的艺术手法,运用最多的修辞手法是______,诗中还大量运用了______的表达方式,充分表达了诗人细腻的感情。

4、请就诗中你是喜欢的诗句写一段赏析文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本诗主要描写青年男子对漂亮姑娘的恋慕与追求。

2、流:捞取;采:采择;芼:挑选。这几个词都是用来描写淑女采摘荇菜时的动作,本质没有什么区别,这样的变换避免单调重复,使文章富于变化。

3、对偶、重章叠句

4、如“琴瑟友之”,“友”亲密相爱,以弹琴奏瑟,喻其相会相处时的和谐愉快。“钟鼓乐之”则是结婚时热闹场面,这两句写出了抒情主人公对未来的设想是他寤寐求其实现的愿望,他简直已陶醉在预想的成功之中了。

(一)诗词赏析: 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本词上阙写景,描写了 的宏大壮观的场面;下阙言志,抒写了词人

的豪情壮志。

2.“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有什么含义?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3、词的上片突出观猎盛况的的一个词是“________”。

4、对这首词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词的上片“老夫……擎苍”三句,不仅写出了打猎时威武的阵容,而且突出了作者少年的豪情。

B.词的上片“卷平冈”一语,极言行走之快,可见出猎者情绪高昂,精神抖擞。

C.词的下片作者以冯唐自喻,表达了自己企望为国御敌立功的壮志。

D.词的上片以记叙为主,语言风格粗犷、豪放;词的下片以抒情为主,语言格调婉约、纤柔。

1、密州出猎(或:出城打猎  出猎  打猎 狩猎 )渴望报效国家(或:渴望建功立业)

2、这是词人以魏尚自喻,意思是说,什么时候朝廷能像派冯唐赦免魏尚那样起用自己呢? 运用典故,使表达委婉含蓄

3、倾城

4、B

阅读下面这首诗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__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对本诗的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此诗前半段写秦淮夜景,后半段抒发感慨。

B.全诗寓情于景,意境悲凉,感情深沉含蓄,语言精当锤炼。

C.这首诗是即景感怀的,金陵曾是六朝都城,繁华一时。目睹当朝统治者昏庸荒淫,不免要重蹈六朝覆辙,作者无限感伤。

D.诗歌借陈后主因追求荒淫享乐终至__的历史,讽刺那些不从中汲取教训而醉生梦死的晚清统治者,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怀和深切忧虑的情怀。

2.“烟笼寒水月笼沙”这句诗连用两个 “笼”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寄托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1、D

2、此句中连用两个“笼”字,将轻烟、淡月、寒水、细沙融为一体,传神地勾画出秦淮河两岸朦胧冷清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冷清愁寂的氛围,寄托了作者的忧愁和伤感。

相见欢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1、这首词上片描绘出一幅怎样的景色?

2、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深秋月夜庭院的清幽景色

2、表达了词人作为__之君的哀之痛、思之切。(__哀思)

阅读李商隐的《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完成下列题目。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1)首句所描写的骆氏亭的环境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商隐写诗常于一字中蕴含无穷意蕴,据此分析第二句中的“隔”字在表情达意

上的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诗歌描写了骆氏亭清幽、孤寂(清静、寂寥)的环境特点,烘托了作者的怀友思绪或为下文埋下伏笔。

   (2)本诗“隔”字是写诗人与友人在地域上的距离;,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却没有被阻隔,所以一个“隔”字更显出双方在情意上的相通。

阅读下面选文,回答文后问题。

雨说:我来了,我来的地方很遥远 那儿山峰耸立,白云满天

我也曾是孩子和你们一样地爱玩 可是,我是幸运的 我是在白云的襁褓中笑着长大的

第一样事儿,我要教你们勇敢地笑啊 君不见,柳条儿见了我笑弯了腰啊

石狮子见了我笑出了泪啊 小燕子见了我笑斜了翅膀啊

第二样事儿,我还要教你们勇敢的笑 那旗子见了我笑得哗啦啦地响

只要旗子笑,春天的声音就有了 只要你们笑,大地的希望就有了。

雨说:我来了,我来了就不再回去 当你们自由地笑了,我就快乐地安息

有一天,你们吃着苹果擦着嘴 要记着,你们嘴里的那份甜呀,就是我祝福的心意

1、写“柳条儿”“石狮子”“小燕子”“旗子”等的“笑”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雨说自己是“笑着长大的”,有什么深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雨要“教你们勇敢地笑”,你怎样理解“笑”的内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用拟人的手法写,形象可爱,生动活泼,合乎孩子们的心理,更显出“雨”对孩子们的亲切情怀,使“雨”说的话收到更好的表达效果。

2、“雨”希望孩子们也能无忧无虑地玩耍,在快乐中成长。

3、“笑”在这里代表一种快乐幸福、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是诗人鼓励孩子们要乐观向上地生活,是对孩子们的美好祝愿和殷切希望。

阅读下首古诗完成问题

逢 入 京 使
岑 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凭君传语报平安”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理?

3、展开联想与想象,描绘一下前两句所展现的画面。

4、一二句“龙钟”“泪不干”的浓重色彩与三四句“凭君传语报平安”的轻描淡写似乎有些矛盾,你是怎样理解的?

1、表达了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

2表达了诗人挂念亲人而又无可寄托,担心亲人挂念自己的复杂心理.

3离开长安已经好多天了,回头一望,只觉长路漫漫,尘烟蔽天.诗人又思念起家乡和亲人,不禁掩面抽泣,泪水很快就沾湿了双袖。

4、答:不矛盾。“马上相逢”彼此行色匆匆,没有纸笔,赶紧托他捎回平安的口信,真切地表达了思家的深情。这“传语”二字,寄托了诗人全部的思家之情;而“平安”二字,却是家人最挂怀的讯息。纯朴的描写流露出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

诗歌赏析

(甲)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乙)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韩愈 【唐】刘禹锡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洲路八千。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知汝远来应有意, 好收吾骨瘴江边。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甲)诗中 “左迁” 的意思是 ;请概括(甲)诗首联的意思:

2、(乙)诗中“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两句诗运用了典故,涉及到的两个人物分别是 。表达的感情是:

3、(甲)诗颈联运用 修辞手法,(乙)诗颈联运用 修辞手法。

4、请你简要分析(甲)(乙)诗在情感方面的异同。

1、贬官;朝奏夕贬;

2、向秀;王质。表达世事变迁的惆怅,悼念亡友的悲痛

3、(甲)对偶、双关;(乙)对偶、比喻、典故

4、相同点:两首诗都表现了被贬官之后凄楚难言的激愤之情。

不同点:(甲)诗语虽悲酸,却悲中有壮,表现了“为除弊事”而“不惜残年”的坚强意志;(乙)诗表现诗人对世事变迁和仕宦升沉的豁达乐观的胸襟。

文段二

童年呵!

是梦中的真,

是真中的梦,

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

母亲啊!

天上的风雨来了,

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

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成功的花,

人们只惊慕它现时的明艳!

然而当初它的芽儿,

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洒满了牺牲的血雨。

故乡的海波呵!

你那飞溅的浪花,

从前怎样一滴一滴的敲我的磐石,

现在也怎样一滴一滴的敲我的心弦。

1.冰心,原名____________,福建长乐人。因其一生刚好度过一个世纪,所以人们称她“__________”。

2.阅读以上诗歌,探究《繁星·春水》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上面四首中任选一首诗加以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段二

1.谢婉莹 世纪老人

2.一是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二是对大自然的崇拜和赞颂。三是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3.示例:(1)这是一首歌咏童真的诗,无法挽留住甜美的童年,那就把它浓缩在诗句中,用心去呵护一份纯洁的记忆,赞叹美好的童真童趣,留存一份诗的、梦的童年。

(2)这是一首写母爱的诗,诗人以生动形象的比喻,把自己比作鸟儿,把母亲比作自己的鸟巢,把母爱之情传达出来,写得情真意切,感人肺腑。

(3)这是一首哲理诗,作者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要想成功必须付出代价,要努力奋斗,甚至需要流血牺牲!虽然形式短小但留给人以无穷的回味和启迪。

 (4)这是一首赞颂大自然的诗,我们可以倾听到大海在诗人心灵间激荡的美好回音。冰心由对大海的热爱,扩展到对大自然的爱,诗人的“心弦”被重重敲响,引起万千思绪,为自然的美所陶醉。语言清新淡雅而又晶莹明丽。

第五部 《繁星·春水》

文段一

一六八

朦胧的月下——

长廊静院里。

不是清磐破了岑寂,

便落花的声音,

也听得见了。

一六九

未生的婴儿,

从生命的球外,

攀着“生”的窗户看时,

已隐隐地望见了,

对面“死”的洞穴!

一七零

为着断送百万生灵,

不绝的炮声,

严静的夜里,

凄然的将捉在手里的灯蛾,

放到窗外去了。

(节选自冰心《繁星·春水》)

1.《繁星·春水》是冰心在印度诗人________《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诗集。内容大致包括对____________的歌颂,对________的崇拜和赞颂,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2.分析以上三首小诗表达的思想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以上三首小诗反映出冰心在诗歌形式上的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五部 《繁星·春水》

文段一

1.泰戈尔 母爱与童真 大自然

2.第一首诗,赞颂了大自然的美;第二首诗,启发人们思考生与死的关系;第三首诗,抒发对战争导致生灵涂炭的抗议,并表达一种爱护一切小生灵的博爱思想。

3.在艺术形式上,冰心的小诗兼采中国古典诗词和泰戈尔哲理小诗之长,形式短小而意味深长。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