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行青溪道中入歙①

(宋)方回

蕨拳②欲动苕抽芽,节近清明路近家。

五日缓行三百里, 夹溪随处有桃花。

【注】①歙shè:安徽南部的县。 ②蕨拳:指蕨芽,其端卷曲,状如小儿拳头。

阅读上面的一首古诗,回答问题。

(1)第一句中“欲动”二字有何妙处?请简要分析。

(2)结尾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蕨芽欲展未展的形状和充满生命活力的情态,表达诗人的喜爱之情。

(2)写作者荡舟缓行,细细观赏三百里青溪的优美风光,表现了作者的陶醉、喜悦之情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渡荆门送别》是一首五言律诗,首联交代 ,尾联抒发了作者 的感情。

2.古人写诗讲究炼字,常有一字传神之妙,试简要分析“山随平野尽”中“随”字的表达效果。

答:

1.远渡的地点和此行的目的    思乡

2.“随”字化静为动(或“以静写动”),写出群山随着平原的出现而不复见,形象地描绘了渡过荆门后的壮阔景象,表现了诗人喜悦开朗的心情。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1.这首小令的前三句描绘出一幅怎样的深秋晚景图?

答:

2.这首小令中的“断肠人在天涯”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

1.萧瑟(萧索)、荒凉。

2.孤寂愁苦,思念家乡。答“思乡”或“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也可

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答题。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1)这首小令就是一幅绝妙的图画,这幅图画最显著的表现手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小令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映衬,以景衬人(背景与主体相映衬)。或:寓情于景,以悲景写悲情。

(2)在外游子孤寂愁苦、思念家乡的情感。或:在外游子的客愁与乡思。

西江月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明月别枝惊鹊”中的“惊”字写得好,请简要赏析。

答:

2.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1.明亮的月光,惊飞了夜宿枝头的喜鹊,似写动而实写静,采用了“以动衬静”的方法,营造了夏夜清幽、恬静的氛围。

2.抒发了作者怡然自得、淡泊潇洒之情。

早 梅

齐己

万木冻欲折, 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 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 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 先发望春台

注:①齐己,唐代诗人。早年颇有雄心抱负。但参加科举多次失利。 ②孤根:孤独的根。③望春台:指京城,也有望春的含义。

1. 在诗人齐己笔下,“早梅”具有怎样的特点?请概括作答

2. 请结合注解,比较本诗与陆游《卜算子·咏梅》在手法和情感上的异同。

1.不畏严寒、傲然独立、幽香、素艳 (或清丽脱俗,素雅、高洁)(写三点语意相近即可)

2.相同点:都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两位诗人都以梅自喻,借物抒情。不同点:陆诗借梅花更多地表达一种坚贞不屈、孤傲清高、孤芳自赏的悲愁情感,而齐诗除此之外,“明年如应律, 先发望春台”一句还流露出一种自信进取、憧憬希望的积极情感,情感境界相比陆诗更高。

阅读郑谷的这首诗,完成练习。

鹧 鸪

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

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

(1)诗歌中用景物和典故来渲染凄迷伤感环境气氛的句子是

(2)说说颈联的表达作用。

(3)诗歌借鹧鸪啼声的悲切抒写了怎样的情感?

(1)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

(2)诗人选择游子闻声而泪下,佳人才唱而蹙眉两个细节,又用“乍”、“才”两个虚词加以强调,有力地烘托出鹧鸪啼声的哀怨,感动人心。

(3)借鹧鸪啼声的悲切,抒写了游子的乡愁旅思。

  新 晴  刘 攽

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

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8、 第四句中的“偷”字别有情趣,请联系诗歌,简析这个字在表情达意上的妙处。

9、这首诗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情?请结合有关诗句作简要分析。

[254de40fa1e5fde4.jpg]
 


江城子 秦观(北宋)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1.“愁”字贯穿全词,词人因何而愁?

2.“西城杨柳弄春柔”中最生动传声的是哪个字?为什么?

1. 春愁(美好春光殆尽);离愁(情人离别);青春易逝,人生易老。                                                                                             

2是“弄”。“弄” 有故作撩拨之意,运用拟人手法,化无情之柳为多情之物,写出了杨柳在春风吹拂下婀娜多姿之态,引发下文诗人暮春伤别的无限惆怅。                                                                                             

出塞曲 席慕蓉

请为我唱一首出塞曲

用那遗忘了的古老言语

请用美丽的颤音轻轻呼唤

我心中的大好河山

那只有长城外才有的清香

谁说出塞子歌的调子都太悲凉

如果你不爱听

那 是因为

歌中没有你的渴望

而我们总是要一唱再唱

想着草原千里闪着金光

想着风沙呼啸过大漠

想着黄河岸啊 阴山旁

英雄骑马啊 骑马归故乡

1. 诗歌是用意境感染人的一种文学体裁,这首诗诗人把无形的情感寄托于典型的 等意象中,真切的抒发了作者的 之情。

2.本诗语言清新朴质,试从语言表达的角度赏析最后一节划横线的几句诗。

1.示例:(任选两个即得分)长城、草原、风沙、黄河、阴山   思乡 

2.排比的修辞,突出强调了诗人对故乡思念的感情之深,从而使诗歌句式整齐,语势强烈,富有感染力。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