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
秋思
陆游
乌桕微丹菊渐开,天高风送雁声哀。
诗情也似并刀快①,剪得秋光入卷来。
【注释】
①并刀:并州出产的剪刀。并:即并州,东汉州名。古时并州以产剪刀著名
(1)诗中的哪些景物体现了秋天的特点?
(2)诗歌三、四两句历来为人们称道,请加以赏析。
(1)以富有代表性的典型景物,如乌桕、菊花、鸿雁、天高等,生动明快地描绘出一幅有声有色、形象鲜艳的秋景图。
(2)以“并刀”比喻“诗情”的敏锐,一个“剪”字,锤炼精当,充分表现了诗人构思的敏捷和技巧的娴熟,也表达了诗人对大好春光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阅读下面的古诗
浪淘沙①[欧阳修]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垂杨紫陌洛城东②。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
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
【注】①浪淘沙,词牌名。本词是游宴诗。②紫陌,京城郊外的路。
1.这首词上片叙事,下片抒情。试问上片叙述了什么事?下片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2.“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可谓篇中妙笔,任选一角度作简要分析。
上片叙写与友人正在这大好春光中游览;下片抒发了与友人相逢快要分别的不舍,却不能久聚的感伤、怅恨之情,也表现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上片要抓住“携手”“游遍”,下片要抓住“恨无穷”“与谁同”进行分析。)
这三句话将别情融入赏花之中,将三年的花加以比较,层层推进,以惜花写惜别,而别情之中,亦体现出友人的深情厚谊;
“今年花胜去年红”“明年花更好”写的是鲜艳繁盛的景色,表现的却是感伤的心情,是以乐景写哀情;
“今年花胜去年红”既有希望友人尽情赏玩之意,也与上片“当时”呼应,表达对过去美好的回忆和久别重逢的喜悦;
“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是虚写明年这里花朵更加繁盛,但自己与友人天各一方,表达虽与好友重逢,却不能久聚的痛苦;
可见其构思新颖,富有诗意,是篇中的绝妙之笔。
(一)送 友 人
李 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1)诗歌的首联写送别之景,其中“横”与“绕”写得极妙,试结合诗句内容进行赏析。
(2)这首诗是如何借助“孤蓬”“浮云”“班马”这些物象来表现“游子意”的?请简要分析,可选择其中任意两个物象进行分析。
(1)放眼望去,青翠的山峦横卧于城北,洁白的河水从城东缓缓绕过。 “横”字写青山的静,“绕”字写白水的动,描写出了寥廓宽广的送别场景,用词准确而传神。
(2)飞蓬离根后随风而去,不知何处落脚,写出游子旅途漫漫,前途未定;浮云飘忽不定,写出游子行踪不定;班马为离群之马,分手之际,萧萧长鸣,写出游子离别友人的孤独和惆怅。
天净沙·春
元·白朴
春山暖日和风,阑杆楼阁帘栊① ,杨柳秋千院中。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②。
【注释】①帘栊:带帘子的窗户。②飞红:花瓣飞舞,指落花。
结尾句“小桥流水飞红”历来被人称道,请说说这句话妙在何处。
运用动静结合(借景抒情,白描手法)的手法,将三个具体意象并列呈现,通过小桥下春水潺潺,天空中飞红万点的画面,表现了盎然的春机,给人美好、舒展、恬淡的感觉抒发了作者在明媚春光里的陶醉、惬意之情
登赏心亭①
[南宋]陆游
蜀栈秦关岁月遒,今年乘兴却东游。
全家稳下黄牛峡,半醉来寻白鹭洲。
黯黯江云瓜步②雨,萧萧木叶石城秋。
孤臣老抱忧时意,欲请迁都③泪已流。
[注释]①赏心亭:在金陵水西门城楼上。②瓜步:瓜步山,在南京的六合。③迁都:南宋主战派一贯主张迁都建康(南京),便于随时出师收复汴京。
请结合诗句,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对这首诗作简要赏析。
运用对比,前文因希望而“兴”,后文因失望而“忧”,表现出诗人奏请迁都而不得的悲凉(炽热的爱国之情)。或者:借景抒情,五六两句运用景物描写,写诗人登赏心亭所见,渲染出一种萧瑟苍凉的气氛,衬托出诗人内心的伤感
三衢道中①
曾几(宋)
梅子黄时②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③。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注释】①三衢(qú)道中:在去三衢州的道路上。三衢即衢州,今浙江省常山县,因境内有三衢山而得名。②梅子黄时:黄梅季节,通常是阴雨绵绵。③却山行:改走山路。
(1)诗人此次行程看似平淡却路遇惊喜,“却”字,“ ”和“ ”这几个词突出表现了诗人的这种喜出望外之情。
(2)联系全诗,赏析第一句的妙处。
(1)不减 添得
(2)交代了作诗人行路的时间,而这一年的黄梅季节很特殊,不是阴雨绵绵,而是天气晴好,这为下文诗人充满惊喜的行程做铺垫,也烘托了诗人愉悦、轻松的心情。
右图是丰子恺的一幅作品,以下四句古诗中哪句最不适合作为它的标题
A:杨柳青青江水平 B:谁家新燕啄春泥 C:一江烟水照晴岚 D:吹面不寒杨柳风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1.诗歌的颔联和 明确点出:从题材角度,这是一首 诗。
2.“孤蓬”和“浮云”既描绘了友人漂泊无依的游子形象,又传递出诗人的 与 之情。
1.题目/尾联 送别
2.关切 不舍
峡口①进友人[司空曙]
峡口花飞欲尽春,天涯去住泪沾巾。
来时万里同为客,今日翻成送故人。
【注】①峡口:两山夹水的地方,这里指长江出蜀的险隘。 ②去住:指走的人和留的人。
⑴首句“峡口花飞欲尽春”交代了什么内容?在诗中有何作用?
⑵这首诗抒发的情感和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中“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表达的感情有什么不同?
⑴交代了地点和季节,渲染了凄凉忧伤的氛圉,烘托了诗人的惆怅之情。
⑵司空曙惆怅伤感,王勃乐观旷达。
对下面古诗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相见欢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A:起句“无言独上西楼”,绘尽孤独之神。“无言”者,并非无语可诉,而是无人共语。 B:“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只是写出了梧桐深院的清冷秋景。 C:“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以麻丝喻离愁,将抽象的情感加以具象化,形容愁思之纷繁和难解。 D:“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表现了对“离愁”的滋味讲不出,说不清的极其复杂的内心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