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诗歌

山房春事(其二)

【唐】岑参

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注】梁园,西汉梁孝王刘武所建,方圆三百多里。梁孝王曾在园中设宴,一代才人枚乘、司马相如等都应召而至。

12.诗歌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13.请简要分析诗歌三四两句运用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效果。

[0eb675d943bac023.jpg]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⑴⑵两小题。

九日寄子约 [明]皇甫汸

漫有登高兴, 兼当望远何?

对花惊白发, 见雁忆黄河

乱后书来少, 霜前落木多。

不堪羁宦日, 同是阻干戈。

[注]①子约:即皇甫濂,作者之弟;②黄河:指代故乡;③羁宦:离家在外做官。

⑴ 从这首诗_________、________等词语中,可判断标题中的“九日”是指_____节。

⑵ 本诗蕴含着诗人丰富的情感,请作赏析。

21.⑴ 登高、望远      重阳 (2分,各横线1分)

      ⑵ “少年惊白发”写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见雁忆黄河”写出对家乡的思念;“乱后书来少”表达对亲人的牵挂;“不堪羁宦日”表达对宦游的厌倦。(3 分。结合诗句分析,每点1分,写出3点即可。意思基本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纳凉

秦观

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选自《宋诗鉴赏辞典》)

【注】胡床,亦称“交床”“交椅”“绳床”,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坐具。

1.前两句,“ ”字表达了诗人寻觅清凉之地的愿望。“倚”字写成了诗人 的心境。

2.“风定池莲自在香”寄寓了诗人怎样的志趣?

1.⑴追⑵(纳凉时)悠闲自在

2.寄寓了诗人远离世俗,保持高洁品性的态度。

(四)

约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1.诗歌前两句写景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2.简略分析“闲敲棋子落灯花”中“敲”“落”两个动词的妙处。

1营造了单调、寂寞的氛围。(意对即可)

2①“敲”写出了客人迟迟不来的焦急,“落”写出了客人不来的失落与无耐。②“敲”与“落”衔接紧密,将等待客人到来的心境刻画得极为生动。

诗歌鉴赏。

江城子 密州出猎 (宋)苏 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①词的上阕从哪些方面表现了作者的“少年狂”?

②细读全词,请品析下阕中划线的句子。

①出猎时英姿潇洒(装束气派),出猎的队伍浩大,观看出猎的百姓众多,以孙郎自喻。

②将拉开的弓箭比作满月,运用“射天狼”的典故,,表达了作者欲驰骋沙场、杀敌报国(或报效国家、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谦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此事古难全”中“此事”指的是什么?(2分)

(2)“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一句表达了词人的什么情感?请简要分析。(3分)

[e8e9e40490ef42a7.jpg]
 


阅读下面诗文

西江月

【宋】苏轼

顷在黄州,春夜行蕲水中,过酒家饮,酒醉,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曲肱醉卧少休。及觉已晓,乱山攒拥流水锵然疑非尘世也。书此数语桥柱上。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选自《唐宋词鉴赏辞典》)

【注释】①西江月:词牌名。②弥弥:水盛的样子。③横:广远。层霄:层云,④障泥:马鞯。垫在马鞍下用于挡泥。玉骢(cng):青白色的马。⑤琼瑶:美玉,喻指月光下的水面。⑥欹(q):歪,斜。⑦杜宇:杜鹃鸟。

书杨朴事

【宋】苏轼

昔年过洛,见李公简云:“真宗既东封还,访天下隐者,得杞人杨朴,能诗。及召对,自言不能。上问:‘临行有人作诗送卿否?’朴言:‘惟臣妾有一首云:更休落魄耽杯酒,且莫猖狂爱咏诗。今日捉将官里去,这回断送老头皮。’上大笑,放还山。”余在湖州,坐作诗追赴诏狱,妻子送余出门,皆哭。无以语之,顾语妻曰:“子独不能如杨处士妻作一诗送我乎?”妻子不觉失笑,予乃出。

(选自《东坡志林》)

【注释】①东封还:封泰山归来。②杞:地名。③召对:召其应对诗歌。④断送老头皮:意为被斩首。②坐作诗追赴诏狱:元丰二年苏轼因“乌台诗案”入狱,第二年被贬至黄州。

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觉已晓 (2)此语桥柱上 (3)妻子送余出门

1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无以语之,顾老妻曰:“子独不能如杨处士妻作一诗送我乎?”

15.用“/”给《西江月》小序中画线的文字断句。(限断两处)

乱山攒拥流水锵然疑非尘世也

16.《西江月》词与小序所写内容互相印证,请举例说明。

17.根据《古代汉语常用字字典》提供的部分义项,为“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中的“惜”选择恰当的解释,并说明理由。

A.爱惜B.惋惜C.吝惜

18.《书杨朴事》中写了真宗的“大笑”和苏轼之妻的“失笑”,请选择其一写出你的理解。

19.请结合《西江月》与《书杨朴事》的内容写出你对苏轼的认识。

[3483c2bb4a335360.jpg]
 


诗歌鉴赏。

【甲】 渔家傲 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乙】从军行

杨 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1)结合甲词乙诗内容,谈谈划线部分所流露出的情感有何异同?

答: 

 

(2)乙诗颈联从视听两个角度展现了两军交锋的战斗场面,请用你自己的语言加以描绘。

答: 

 

(1)同:甲词乙诗都表达了作者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愿望。

异:甲词还抒发了将士久陷疆场,思念家乡,遥无归期的感慨。

(2)【示例】漫天大雪,纷纷飘下,军旗上的青龙白虎图案,黯淡模糊,看不清了;北风呼啸,战鼓雷鸣,各种声响混杂在一起,回荡在边地沙场之上。

阅读下面的一首古诗,请按要求答题。

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首联中的“________、________”两个词已暗含身在异乡、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

(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历来被人称道。请选一个角度,作简要赏析。

(1)客路,行舟

(2)①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时序交替的自然理趣;②把“日”“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表现了作者乐观、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③“生”与“入”用了拟人的手法,富有情趣;④两句诗对偶工整,形象生动。(答出其中一点,言之成理即可)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 (1)这首诗运用的主要表现手法是什么?

(2)请仔细品味并说说“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中“忽如”二字的妙处。

2.在横线上写出古代诗文的原句。

(1)水何澹澹, 。             ——曹操《观沧海》

(2) ,野渡无人舟自横。          ——韦应物《滁州西涧》

(3) ,我言秋日胜春朝。          ——刘禹锡《秋词》

(4)“是进亦忧,退亦忧”中的“进”指“ ”,“退”指“ ”。

——范仲淹《岳阳楼记》

(5)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

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邹忌讽齐王纳谏》

(6)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运用比喻表现国家局势危急,个人身世坎坷的句子是“ 。”

1(1)情景交融。

(2)“忽如”二字用得极妙,不仅写出了“胡天”变幻无常,大雪来得急骤,而且再次传神地写出了诗人惊喜好奇的神情。

2 (1)山岛竦峙

(2)春潮带雨晚来急

(3)自古逢秋悲寂寥

(4)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

(5)能谤讥于市朝

(6)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