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暮春归故山草堂

  钱起

  溪上残春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

  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注释:辛夷,木兰树的花。

  1.诗中“竹”这一形象具有怎样的特征?

  2.任选一个角度(如构思、写法、语言等),对该诗进行赏析。

  

1.答案示例:①具有不从世俗、坚忍不屈、忠贞不渝(或不畏春残、不惧秋寒、不为俗屈)的品性节操;②内在美与外在美共处一身。

  2.答案示例:

  构思一全诗紧扣“暮春”,写出了不同景物的不同特征。既合乎自然真实,又巧妙融入主观情感,新颖别致,浑然天成。

  构思二:所见与所感有机结合,“感”因“见”而生,写出了情感意绪的抑扬跌宕,曲折动人。

  写法一:反衬,以黄鸟春花之“改”反衬幽竹之“不改”,突出幽竹对“我”的钟爱及其坚忍不屈、忠贞不渝的精神品质。

  写法二:拟人,表现幽竹“待我”之情及“我”的怜竹之意,生动有趣而耐人寻味。

  评分:答对一种得2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符合题意即可。

  语言:用“稀”“尽”“飞”一气而下,渲染出春光逝去、了无踪影的凋零空寂的气氛,用“始”与之呼应,表现出失望之后的意外发现和惊喜之情,写出了意脉的转折。平中见奇,朴中出新。

 

樵夫词

【清】朱景素

白云堆里捡青槐,惯入深林鸟不猜。

无意带将花数朵,竟挑蝴蝶下山来。

19.前两句体现环境清静的景物有

20.请赏析“竟挑蝴蝶下山来”一句的精妙之处。

[d1f29b41351fbf0b.jpg]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山寺夜起

江湜

月生岩石颠,下照一溪烟

烟色如云白,流来野寺前

开门惜夜景,翘首看霜天

谁见无家客,山中独不眠

(1)指出诗中“烟”的特点。

(2)描述颈联和尾联中作者情绪变化的过程。

  (1)烟色如白云;流动起来虚无缥缈。

  (2)作者打开门对眼前的景色既惊奇又欣喜,抬起头欣赏浩瀚的夜空,联想起自己还是

       客居异乡的游子,心情失落。思乡之情愈浓,久久不能入眠。

二月二日出郊

日头欲出未出时,雾失江城雨脚微。

天忽作晴山卷幔,云犹含态石披衣。

烟村南北黄鹂语,麦垅高低紫燕飞。

谁似田家知此乐?呼儿吹笛跨牛归。

1.下列对词的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首联写出了刚出郊时太阳未出、江城隐于雾中的情景。

B.颔联描写了天气晴朗、云雾完全消散的景象。

C.颈联描写了一幅黄鹂轻语、紫燕翻飞的生机盎然的图景。

D.全诗描写了作者郊游时的所见所闻。

2.下列对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云犹含态石披衣”一句采用拟人手法,赋予“云”和“石”以人的情态。

B.诗的颔联写远景,颈联写近景,远近结合,使景物富有层次感。

C.最后两联用鸟类逢春之乐反衬“田家”早耕归来的心情。

D.全诗借景抒情,表达了作者热爱田园风光的感情。

1.B  2.C

湘南即事

戴叔伦

卢橘花开枫叶衰,出门何处望京师。

沅湘日夜东流去,不为愁人住少时。

1《湘南即事》共四句,每句七字,从体裁上看,这首诗属于 。诗中所写的季节 应为

2.作者在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1【答案】绝句(或:七言绝句)   秋季(或:深秋)

2【答案】表达了作者一心想为国效力但又报国无门的忧愁苦闷心情。

阅读下面的诗歌

山房春事(其二)

【唐】岑参

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注】梁园,西汉梁孝王刘武所建,方圆三百多里。梁孝王曾在园中设宴,一代才人枚乘、司马相如等都应召而至。

12.诗歌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13.请简要分析诗歌三四两句运用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效果。

[0eb675d943bac023.jpg]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⑴⑵两小题。

九日寄子约 [明]皇甫汸

漫有登高兴, 兼当望远何?

对花惊白发, 见雁忆黄河

乱后书来少, 霜前落木多。

不堪羁宦日, 同是阻干戈。

[注]①子约:即皇甫濂,作者之弟;②黄河:指代故乡;③羁宦:离家在外做官。

⑴ 从这首诗_________、________等词语中,可判断标题中的“九日”是指_____节。

⑵ 本诗蕴含着诗人丰富的情感,请作赏析。

21.⑴ 登高、望远      重阳 (2分,各横线1分)

      ⑵ “少年惊白发”写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见雁忆黄河”写出对家乡的思念;“乱后书来少”表达对亲人的牵挂;“不堪羁宦日”表达对宦游的厌倦。(3 分。结合诗句分析,每点1分,写出3点即可。意思基本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纳凉

秦观

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选自《宋诗鉴赏辞典》)

【注】胡床,亦称“交床”“交椅”“绳床”,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坐具。

1.前两句,“ ”字表达了诗人寻觅清凉之地的愿望。“倚”字写成了诗人 的心境。

2.“风定池莲自在香”寄寓了诗人怎样的志趣?

1.⑴追⑵(纳凉时)悠闲自在

2.寄寓了诗人远离世俗,保持高洁品性的态度。

(四)

约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1.诗歌前两句写景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2.简略分析“闲敲棋子落灯花”中“敲”“落”两个动词的妙处。

1营造了单调、寂寞的氛围。(意对即可)

2①“敲”写出了客人迟迟不来的焦急,“落”写出了客人不来的失落与无耐。②“敲”与“落”衔接紧密,将等待客人到来的心境刻画得极为生动。

诗歌鉴赏。

江城子 密州出猎 (宋)苏 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①词的上阕从哪些方面表现了作者的“少年狂”?

②细读全词,请品析下阕中划线的句子。

①出猎时英姿潇洒(装束气派),出猎的队伍浩大,观看出猎的百姓众多,以孙郎自喻。

②将拉开的弓箭比作满月,运用“射天狼”的典故,,表达了作者欲驰骋沙场、杀敌报国(或报效国家、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