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 欧阳修

湖上朱桥响画轮,溶溶春水浸春云,碧琉璃滑净无尘。

当路游丝萦醉客,隔花啼鸟唤行人,日斜归去奈何春。

【注】①这首词是作者任颍州知州时所写,描写的是人们到颍州西湖游春的景象。画轮,指装饰华美的车轮。

1.第二句中“浸”字的妙不可言,请作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词的最后一句“日斜归去奈何春”常被人津津乐道,它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理状态?请结合词的意境作具体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浸”字把“映照”说成“浸泡”,把“云影”说成“真云”,形象写出湖水的清澈。

2作者由日斜人归想到美好的春光即将逝去,这是无可奈何的事;西湖春游,度过了一天欢快的日子,归去之际,不免若有所失,由欢乐而转入惆怅,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表现了作者由欢快转向悲凉的心理状态。

诗词赏析 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轼

(注:本诗写于作者被贬于黄州时间)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1.上片开头两句写夜深人静。其中的“缺”“疏”“断”几个字极写了作者怎样的心境?第三句中的“幽人”是指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诗句分析整首词写出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幽独凄清的心境;作者自己
2.孤鸿不愿选择高枝栖息,宁愿忍受寂寞和寒冷;用孤鸿自比,表现了自己遭到贬官后内心的孤苦和清高。

小桃红 元代 王恽

采菱人语隔秋烟,波静如横练。入手风光莫流传。共留连,画船一笑春风面。

江山信美,终非吾土,何日是归年?

注:横练:横铺着的白绢。

1请用生动的语言描述画线句子展现的画面。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小令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1透过清秋的薄雾,传来了采菱姑娘的笑语湖面风平浪静,像白色的素绢平铺

2表达了对湖上采莲风景的喜爱之情,以及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元稹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注释】①元稹,唐代诗人。曾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互相唱和,世以“元白”并称。810年,元稹因弹劾不法官吏被贬为江陵士曹参军,同年白居易因得罪权贵,被贬为江州司马。②幢幢(chuánɡ):这里指灯影摇动。

1.“垂死病中惊坐起”中的“惊坐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赏析“暗风吹雨入寒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示例1:通过神态和动作写出了诗人听到朋友贬谪后的震惊之巨、友谊之深。

  示例2:“惊”,写出了“情”──当时震惊的感情;“坐起”,则写出了“状”──当时震惊的模样。“垂死病中”,自然“坐起”困难。然而,作者却惊得“坐起”了,这样表明:震惊之巨,无异针刺;休戚相关,感同身受。元、白二人友谊之深清晰可见。

评分意见:本题3分。描写手法得1分,表达效果得2分。

2.示例1:阴冷的风雨吹入寒窗。作者用融情于景(或“借景抒情”)的手法,把听说白居易遭贬后的悲凉、凄苦的情感寄寓在凄凉冷清的景物之中,使抒情更含蓄,有感染力。

示例2:用凄凉冷清的景物含蓄地表达了(渲染烘托了)得知白居易被贬后内心的悲凉与凄苦。

评分意见:本题3分。句意、手法(借景抒情、渲染烘托、含蓄表达)、景物特点、情感分析各1分,答出其中三个方面即可得满分。

春尽途中 杜牧

田园不事来游宦,故国谁教尔别离?
独倚关亭还把酒,一年春尽送春时。

1.第三句中“独”字用得好不好,为什么?

2.请结合“故园谁教尔别离?”一句指出这句全诗蕴含了诗人的什么感情。

1.答案第三句中的“独”字意蕴丰厚,既写出了远离故乡的孤独,又写出了仕途失意,壮志难酬,在同僚排挤下的落寞之情。

2.此句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诗人在理想和现实矛盾的冲突下的无奈和怅惘。

阅读下面这首诗

己亥杂诗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这首诗的作者是清末著名思想家、文学家 (人名)。

2.这首诗中划线句子是怎样写“离愁”的?

3.你认为这首诗的后两句广为传诵的原因是什么?

1、龚自珍  (有错不给分)

2、用“浩荡”表现“离愁”的广阔无边,用“白日斜”的环境描写烘托“离愁”(或将离愁寄托于景)。(意思对即可)

3、示例:这两句话以“落红”和“春泥”为喻,生动形象地表达了作者虽辞官离京,仍然关心国家前途和命运的思想感情或充满了奉献精神。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

闻洮西捷报①(苏轼)

汉家将军一丈佛②,诏赐天池八尺龙③。露布④朝驰玉关⑤塞,捷书夜到甘泉宫⑥。似闻指挥筑上郡⑦,已觉谈笑无西戎⑧。放臣⑨不见天颜⑩喜,但惊草木回春容。

【注释】①指元丰四年种谔(北宋将领)指挥的米脂大捷,米脂在山西洮河之西,故称洮西。②是说将士身材像fó xiàng 一样高大。③天子的马曰龙,高七尺以上,故称八尺龙。④指征讨西夏的檄文。⑤此处指边塞。⑥指宋朝廷。⑦指修筑边境防御工事。⑧古时我国西部少数民族的总称。⑨苏轼时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故以放臣自称。⑩帝王的容颜。

1.下列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采用夸张的手法,以“一丈佛”“八尺龙”极力渲染了将士的威风和朝廷抗敌的决心。

B.颔联中“朝”“夜”对举,夸张地写出了王师的威风,突出了战争胜利之迅速。

C.颈联想象奇特,极具浪漫豪放之风。诗人远在千里之外,却宛若在前线一样,亲历了将士们的艰辛劳作与御敌英姿。

D.尾联寓情于景,诗人是说听到这样大快人心的消息,他却无法见到皇帝的笑颜,只能在盎然的春色中暗自神伤。

2阅读全诗,品析作者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1.D

2.不计较个人得失,渴望国家强盛,渴望建功立业的爱国主义情感。

阅读下面这首诗

岁暮道家

蒋士铨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1对本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山东省平邑县兴蒙学校李传鹏

A.母亲疼爱儿子的心没有穷尽,儿子一回家,母亲就高兴得睡不着,直到第二天明。

B.儿子长时间没有回家,母亲只能把爱与思念寄托在“寒衣”和“家信”上。

C.儿子为了不让母亲担忧而向母亲撒谎,之后他又承认了错误。

D.尾联中的“风尘”比喻在外漂泊的艰辛劳累。

2.“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一句中诗人困什么而“愧”?

1C

2“愧”是因为诗人这些年漂泊在外,没有尽到为人子的孝心与责任,反而让母亲牵挂担扰。

下列古诗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观沧海》中“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体现了作者博大的胸怀。 B:《木兰诗》全诗明朗刚健、质朴生动,具有浓郁的民歌情味。 C:《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以动写静,使山河人格化。 D:李商隐《无题》中“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讴歌了无私奉献的精神。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在诗中,刘禹锡没有直接倾诉自己无罪而长期遭贬的辛酸与愤懑,而是通过“ ”和“ ”这些富有感__彩的词语的渲染,让读者自己感受。(2分)

2.前人评论这首诗时曾说:“尾联看似平淡,实乃点睛之笔,不能忽略”。请赏析尾联中的“长精神”三字。

1.“凄凉地”;“弃置身”。

2.“长精神”即“振作精神”,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信念)和乐观的精神。(或“意志不衰,坚忍不拔的气概”;或“此三字表明作者态度,不消极气馁,要抖擞精神,积极进取,重新投入生活。”)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