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内容和写法上赏析王湾《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这句诗。

[d26f65ef4e3419ad.jpg]

赏析《浣溪沙》,回答问题。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①“一曲新词酒杯,去年天气旧亭台”运用的写法是

②“小园香径独徘徊”中的“独”字用得极妙,请加以赏析。

(1)对比

(2)“独”字写出了词人独处时的寂寞,伴着萧条的春色和眼前时光的流逝,生出无限的悲凉,突出了词人的凄凉寂寞之感。

春 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咸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下列对诗的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诗的开篇一个“破”字,一个“深”字点明了都城景物的特点。

B.颔联写诗人因感时恨别,见花而落泪,听到鸟鸣而感动惊心。

C.颈联写尽了离乱之苦,表达了诗人期盼亲人音讯的强烈感情。

D.诗人“白头搔更短”只源于亲人离散之伤痛。

2.下列对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实写了景物,虚写情感,融情于景,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

B.诗中运用了对偶、拟人、反衬等表现手法。

C.“望”字统领前四句的内容,诗人视线由近而远,又由远而近。

D.这首诗的语言风格与作者的《望岳》《石壕吏》等作品是一致。

1.D

2.D

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桔柚香,江风引雨入船凉。

忆君遥在潇湘上,愁听清猿梦里长。

【注】这首诗是作者贬为龙标尉时所作。

1.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句“醉别”叙事,“江楼”点出地点,“桔柚香”写景并点明时令,描绘了送别的环境,含蓄地写出了与友人分别的心情。

B.潇潇的“江风”,凄迷的“雨”,冰凉的“船”,这些意象是暖色调的,烘托出朋友相送,内心那无尽的温暖和惬意。

C.第三、四句想象友人和自己分别后的情景。一个“遥”字,既写出与友人相隔的距离之远,又暗示分别后相见之难,依依惜别之情传达得委婉动人。

D.古歌谣有语:“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诗句“愁听清猿梦里长”以凄清的环境烘托愁苦心情,这两句在表达情感上有异曲同工之妙。

2.该诗前两句写实,后两句从“忆”和“梦里”这些词可以看出是诗人的想象,这样虚实相间,寓情于景,巧妙地表达出诗人的情感,请结合诗句,说说该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1B

2传达出诗人给友人送别时孤寂与悲苦的心情,同是表达诗人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

阅读杜甫《春夜喜雨》一诗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从诗体上看,《春夜喜雨》是一首近体诗中的

2.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喜”是这首诗的感情主线,全诗不着一“喜”字,字里行间却处处洋溢着诗人 按捺不住的喜悦之情。

B.诗的前四句运用了拟人手法,写出了春雨细而轻柔的特点;第五、六句运用比喻 的手法,展现出一幅美妙的江村夜雨图。

C.诗的最后两句写雨后清晨的景色,红花带着晶莹的雨珠,鲜润浓艳,垂满技头。

D.作者描写春雨融情于景,由近及远,从夜写到晓,由写内心的感觉到写客观景物, 由听觉到视觉,充满诗情画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2~16题。(15分)

1.律诗(五言律诗)

2. B   

阅读李白的《渡荆门送别》,按要求回答问题。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①这首诗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②“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中的“随”“入”二字炼得好,请作一点赏析。

[c22b3ce8520140a7.jpg]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3.词的上片记叙了一个怎样的场景?请简要分析。

14.词的下片运用的两个典故“遣冯唐”、“射天狼”,分别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怀

[6d8a848a4632061d.jpg]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本诗前三联运用设问、对偶和等修辞手法,热情赞美了泰山神奇秀丽的景色和的气势。

2.尾联“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蕴含着怎样的生活哲理?

1.比喻、夸张、拟人  高大雄伟

2.只有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才能俯视一切,傲视群雄。

古诗词赏析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

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这首词上、下片各描写了什么内容?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辛弃疾说自己写《破阵子》是“赋壮词”请分析这“壮”表现在哪些方面。(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这首词上片追忆了词人当年的军旅生活,下片描述了激励的战斗场面。表达了词人的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抒发了词人壮志未遂的抑郁、愤慨之情。

评分标准:4分。每问2分,意近即可。

2. “赋壮词”,从题材上看,有军营生活、战斗场面的激越雄壮;从情感上看,表达的是为国立功的雄心壮志;从语言风格上看,又有壮丽豪放的特点。所以是“赋壮词”。

望 岳

杜 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注释】①〔曾〕通“层”。

1.(1)全诗是围绕着“   ”字来写的。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明了诗人什么决心?

( 1)望(或:看、观、岳、山)

(2)示例:①表明了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也要攀登人生顶峰的决心。 ②表明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决心。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