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江写望

[宋]林逋

苍茫沙咀鹭鸶眠,片水无痕浸碧天。

最爱芦花经雨后,一篷烟火饭渔船。

【注】①写望:描写眼前的景物。②林逋(967-1028),字君复,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终身不仕不娶,长期隐居西湖的孤山,种梅养鹤,有“梅妻鹤子”之称。③沙咀:沙滩突出的一角。

1.阅读上面的一首古诗,回答问题。

(1)“片水无痕浸碧天”一句中“浸”在使用上有何妙处?请简要分析。

(2)诗歌三、四句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1)“浸”,这里是“映照”之意,形象地写出了平静的水面倒映青天的景象,营造了一种静谧安适的氛围,表现了诗人内心的闲适。

(2)一片芦花被刚刚下过的雨洗涮得格外白净,一缕缕炊烟自渔船上冉冉升起,一幅安宁祥和之景,表现了诗人醉心自然、宁静轻松的心情。(笼统写喜爱赞美不得分)

田子为相

田子为相,三年归休,得金百两奉其母。母曰:“子安得此金?”对曰:“所受俸禄也。”母曰:“为相三年不食乎?治官如此,非吾所欲也。不义之物,不入于馆。为人臣不忠,是为人子不孝也。子其去之。”田子愧惭走出,造朝还金,退请就狱。王贤其母,感其义,即舍田子罪,令复为相,以金赐其母

【注释】①归休:休假回家。 ②馆:这里指"家"。③造:往或者到。

1、解释下列加点词。

(1)为相三年不乎?( ) (2)田子愧惭出( )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句。

子安得此金?

3、“治官如此,非吾所欲也。”句中的“欲”在文中指:

(1) (2)

4、“田子愧惭走出,造朝还金,退请就狱。”表现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⑴吃饭   ⑵跑  

2  你是怎么获得这些钱的?

3  ⑴不取不义之财   ⑵不做不忠之事    (忠、义)

4  田子知错就改的品质(母亲教子有方 1分)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乱花”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

2、对诗歌内容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_________

A.、首联简洁明快地勾勒出西湖的水态.

B.、颔联描绘早莺争暖新燕啄泥的画面。

C.、颈联写出春草浓密绿色醉人的景象。

D.、尾联直接抒发诗人春行的喜悦心情。

1 纷繁的花

2C

A. 礁石 艾青

一个浪一个浪

无休止地扑过来

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

被打成碎末,散开……

它的脸上和身上

像刀砍过的一样

但它依然站在那里

含着微笑,看着海洋……

1954年7月25日

B. 海浪 (日)金子美玲

海浪是娃娃,

手牵手,笑着,

一齐跑过来。

海浪是橡皮擦,

把沙上的字,

全都擦去了。

海浪是士兵,

从海上齐刷刷地涌来,

砰砰砰开枪射击。

海浪是___

___

忘在了沙滩上。

1. ⑴两诗都写到“海浪”,A.诗借“海浪”象征 ;B.诗“海浪”的特点是 。 ⑵模仿B.诗前三小节的写法,填写第四小节前两句___、___

2. 某班将举行励志诗歌朗诵会,下列哪个选项不适合“励志”主题

A.你没有理由沮丧/为了你是秋日/彷徨/秋色不如春光美/春光也不比秋色强

B.很多时候/躺在草地上/我多想/我是一颗青草/在风中自由地摇曳舞动/任凭春去秋

来/枯萎也就枯萎了

C.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

的血雨

D.路用以跋涉/把困难甩在身后/我是决心∥崖用以攀登/把引力抓在手中/我是毅力

[7f2cf5a6a9e85a72.jpg]
 


B

水仙子·咏江南

张养浩

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爱杀江南。

1下列语句所表现的季节与本曲描述的季节相同的一项是___

A.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B. 凭阑袖拂杨花雪。

C.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D.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2“两岸人家接画檐”写出了江南地区___的特点。

1C

2人口稠密或生活富裕

诗歌鉴赏

锦江思

李新

独咏沧浪古岸边,牵风柳带绿凝烟。

得鱼且斫金丝鲙,醉折桃花倚钓船。

赏析:

锦江思:“思”即“想”,写作者站在锦江边上想到的。是宋代诗人李新回忆成都的诗,写出了锦江的秀丽与闲适。

独咏沧浪古岸边,牵风柳带绿凝烟。沧浪:江河的一种比较文雅的说法。凝烟:浓密的雾气。这两句写景,在历史悠久的锦江岸边,春风吹绿柳枝,江面腾起淡绿色的烟雾。

得鱼且斫金丝鲙kuài,醉折桃花倚钓船。斫zhuó:大锄;引申为用刀、斧等砍。斫zhuó鲙kuài:即切鲙,做生鱼片,把鱼切成一片一片的。用典。曹操做生鱼片很拿手,《曹操集》中有《鱼谱》专门介绍曹操做鱼的心得。《水浒传》中写宋江、张顺等在琵琶亭酒馆。张顺拿着鲜活鱼,“吩咐酒保,把一尾鱼做辣汤,用酒蒸一尾,叫酒保切鲙kuài。”这两句写诗人所思:如能得到一条活蹦乱跳的鱼儿,定会斫成生鱼片,悠闲地倚靠在渔船之上,伴着醉人的桃花香等再上钩的鱼儿。表达了诗人悠闲、愉悦的心情。

1、从全诗来看,诗人思到了那些内容?请概括作答。

2、本诗末句中的“醉”和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的“醉”所包含的感情是否相同?请简要赏析。

    1   答:“思”到了在春风吹绿柳枝的时节,水面腾起淡绿色的烟雾,如能得到一条活蹦乱跳的鱼儿,定会斫成生鱼片,悠闲地倚靠在渔船之上,伴着醉人的桃花香等再上钩的鱼儿。

2 答:不同。本诗中的“醉”是作者在如画美景中,为美景所醉,表达的是一种悠闲、愉悦的心情。而“醉里挑灯看剑”的“醉”,是说诗人醉梦中还不忘细细看“剑”,表达的是作者杀敌报国,收复失地的理想,以及强烈的爱国之情。

阅读下面两首诗

望 岳 春 望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相应内容。

(1)“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描绘了 的景象。

(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描绘了 的景象。

2、下面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达了诗人由望岳而产生的登临愿望,充分体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B.“家书抵万金”,形容家中书籍的珍贵。此句写出了离乱中人共有的一种感受,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吟哦而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C.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生动细致地描绘了诗人忧愁难解的情状,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D.这两首诗的三、四两句与五、六两句都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方法,予以凝练,节奏感强,富有韵律美,增加了诗歌的表现力。

1.(1)泰山神奇秀丽、高大雄伟(2)国都残破,乱草丛生。

2.B

点绛唇

陆游①

采药归来,独寻茅店沽新酿。暮烟千嶂,处处闻渔唱。醉弄扁舟,不怕黏天浪②。江湖上,遮回疏放③,作个闲人样。

【注释】①陆游:南宋爱国词人。这首词写于作者遭弹劾罢职还乡,闲居山阴之时。②黏天浪:连天的波浪。③遮回疏放:这一回,定要放浪山水,疏闲纵放。

15.“处处闻渔唱”中的“闻”字在词中的意思是

16.这首词写了作者闲居时的哪些日常生活片段?(2分)

17.从这首词中你读出了作者怎样的复杂情感?(2分)

[037a860923bca476.jpg]

对《江城子·密州出猎》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江城子”,是词牌名。本词是苏轼任密州太守期间与同僚出城打猎时所作。 B:词的上片记叙此次出猎的情况。“为报倾城随太守”说明苏轼受到百姓的爱戴,“亲射虎,看孙郎”描绘出百姓与苏轼共同射虎的盛况。 C:下片以抒情为主。写出了作者酒酣之后的胸宽胆壮,虽然长出了白发也毫不在意,而是希望朝廷能够重用他。结尾句表达了自己要报效国家、关注国家命运的爱国精神。 D:这首词从题材、情感到艺术形象、语言风格都是粗犷、豪放的。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7.“浮云”在这里指

18.写景与抒怀相结合,是古代诗歌常用的表现手法。试分析本诗写景与抒怀相结合的特点。

[3a4d276413d34608.gif]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