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人抒发离情别绪的词句 “夜夜相思更漏残, 伤心明月凭阑干”、“一闭昭阳春又春,
夜寒宫漏永, 梦君恩”中,都有 “漏”宇,对于这个 “漏”字,最接近的解释是:
A:下雨 B:计时器 C:透过窗户的月光 D:眼泪?
对杜甫的《春日忆李白》分析不确切的一项是( )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庚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A:开头两联赞美李白的诗清新、俊逸,卓异不凡。 B:第三联写作者和李白各自所在之景,抒发浓重的离情。 C:末联写作者回忆过去与李白把酒论诗的情景。 D:这首五律诗,从赞美诗发端,以“论文”收结,由诗转到人,由人又回到诗,转折自然,用语隽永。X KB.1.C OM.
诗歌借月绘景抒怀。《相见欢》中借一弯新月极写愁绪之重,抒发离愁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泊秦淮》中描绘了迷蒙的月色中秦淮河夜晚的特有景色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观沧海》中借助想象日月升落表现诗人气吞山河、囊括宇宙的情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无言独上西楼 月如钩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
春望》中诗人感时伤别、 见明丽之景诱发内心伤感(或运用拟人抒发伤感之情)的语句: , 。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根据提示,默写诗句
(1)默写韦应物的绝句《滁州西涧》。
滁州西涧
韦应物
, 。
, 。
(2)古人喜欢借“杨柳”抒发自己对朋友的思念或惜别之情。唐代诗人郑谷在 “ , ”(《淮上与友人别》)中,将自己的离情别绪置于杨柳依依、柳絮乱飞的景中,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表达了与友人依依惜别的情思
(1)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2)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每空1分)
(1)《春望》一诗中,“ , ”两句,是杜甫因感伤国事而发,后人则多借用抒写离情别绪。
(2)周敦颐的《爱莲说》一文中比喻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诩的句子是 , 。
(3)《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的句子是: , 。
(4)杜甫《望岳》中,诗人想象登上泰山之巅抒发豪情的诗句是:
, 。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对杜甫的《春日忆李白》分析不确切的一项是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庚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A.开头两联赞美李白的诗清新、俊逸,卓异不凡。
B.第三联写作者和李白各自所在之景,抒发浓重的离情。
C.末联写作者回忆过去与李白把酒论诗的情景。
D.这首五律诗,从赞美诗发端,以“论文”收结,由诗转到人,由人又回到诗,转折自然,用语隽永。
C
解析:
(不是“回忆过去”,而是希望将来有机会与李白再把酒论诗。)
1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登高》中,杜甫借眼前之景与自身之况,用“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抒发了自己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
(2)同是东篱赏菊,陶潜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而李清照 在《醉花阴》中则说:“_____________。”
(3)《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表现蔺相如以国家之急为先的品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 吾所以为此者 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解析】试题分析:理解性默写的题目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注意提示语中的“漂泊异乡,年老体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以国家之急为先”,这样就能准确的答出题目,注意“作客”“篱”“盈”的写法。
1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登高》中,杜甫借眼前之景与自身之况,用“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抒发了自己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
(2)同是东篱赏菊,陶潜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而李清照 在《醉花阴》中则说:“_____________。”
(3)《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表现蔺相如以国家之急为先的品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 吾所以为此者 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解析】试题分析:理解性默写的题目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注意提示语中的“漂泊异乡,年老体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以国家之急为先”,这样就能准确的答出题目,注意“作客”“篱”“盈”的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