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诗歌
宴词 王之涣
长堤春水绿悠悠,畎入漳河一道流。
莫听声声催去棹,桃溪浅处不胜舟。
【注】:宴词:写于送别宴席上的诗。畎:田间小沟
(1)第一句中“悠悠”一词极具表现力,请简要分析。
(2)三、四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1)、运用叠词,具有音韵美;“悠悠”一词写出了春水绵延流淌的状态;寄寓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2)、A寄情于景(借景抒情),借桃花随溪水漂流的景色抒发诗人的离愁别绪,情景交融。或:B反衬(衬托),以“浅溪”反衬离愁之深
对《春望》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含蓄蕴藉,耐难受人寻味。 B:这首诗的首联表面描写都城破败、人烟稀少、草木茂密幽深景象,实际深藏诗人的无限感慨。 C: 这首诗的颔联借对花鸟的感觉,将诗人抑制不住的感伤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D: 这首诗的颈联、尾联极力渲染诗人在烽火连绵时期收到家书时的无比喜悦之情。
下列有关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杜甫的诗“三吏”“三别”,真实地反映了唐朝安史之乱时期,战乱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痛苦,以及对社会造成的极大破坏,《石壕吏》便是其中一首。 B:《阿长与〈山海经〉》的作者是我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本文选自小说集《呐喊》。 C:《爱莲说》与《陋室铭》在写作方法上都是借助某种事物来抒发情感,我们称这种写法为托物言志。 D:《石壕吏》中“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形成强烈的反差,极其形象地写出了“吏”与“妇”的矛盾。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春 望
杜 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本诗首联作者写春望所见。一个“_______”字,使人触目惊心;一个“深”字,让人满目凄然。虽是写景,但实为抒情,情景交融。
2.请对本诗尾联刻画的诗人形象作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破
2.描画出了诗人苍老的形象,展示出了诗人悲凉的心情,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下面分别是根据名著《西游记》拍成的电视剧和动画片的主题歌词,请阅读后回答问题。
(一)
你挑着担,我牵着马
迎来日出,送走晚霞
踏平坎坷,成大道
斗罢艰险,又出发,又出发
啦啦……
一番番春秋冬夏
一场场酸甜苦辣
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二)
猴哥猴哥
你真了不得
五行大山压不住你
蹦出个孙行者
猴哥猴哥
你真太难得
紧箍咒再念
没改变老孙的本色
(1)《西游记》是我国的四大古典名著之一,它的作者是 。
(2)根据《西游记》的相关内容可知,歌词(一)中的“你”和“我”分别是指小说中
的 和 。
(3)请简要说出歌词(二)中的画线句在小说中的相关情节。
(1)吴承恩
(2)沙和尚(或沙僧) 猪八戒
(3)示例:孙悟空学艺归来,玉帝为了稳住他,骗他上天庭当了个小官。孙悟空得知真相后,大闹天宫,遭到rú lái fó zǔ 的阻止。孙悟空和rú lái fó zǔ 打赌输了,因此被压在五行山下,后被唐僧解救。
阅读白居易的《观刈麦》答题。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①这是一首叙事诗,诗中描述了两个劳动场景,其一是 ,揭示了农民的辛苦;另一个是 ,揭示了赋税的繁重。
②全诗表达了作者的怎样的思想感情?
①割麦、拾麦 ②表达了自己对农民的深切同情,也希望能引起当政者的注意
阅读下面这两首古诗
望岳
杜 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 有人评价此诗“‘割’字奇”,品析“割”这个字,指出奇在何处?
2.请你对“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一句作赏析。
1、“割” 字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高大形象
2、此句化用了孔子的“登泰山而小天下”。它既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表达了作者不怕困难,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蕴含的人生哲理:只有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才能俯视一切、傲视群雄。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赏析句子“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1.抒发作者抗敌报国、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感和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悲愤。(表达了作者壮志未酬身先老,空怀一腔报国之志的悲愤之情。)
2.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描写了兵士们欢欣鼓舞,军中奏起战斗乐曲的场面,突出表现了雄壮的军容和士兵们高昂的战斗情绪。(军营里摆出了将士们享用的牛肉,各种乐器奏响了悲壮粗犷的战歌,显现出军容的整齐、壮观,将士们的情绪高昂,欢欣鼓舞。)
古诗词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文后问题。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八百里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这两句词,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
2.全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营造了将士们奏乐吃肉、豪迈高昂的军营生活氛围。
2表达了作者渴望杀敌报国、收复中原的雄心,也抒发了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悲愤。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清晨我漫步在山坡谷地,
晨光宣泄着永恒的秘密,
山涧里流倘出一条小溪,
她在歌、在唤、在吐露心曲:
生活并非安逸,
它是思念和希冀。
死亡并非哀歌,
它是失望与憔悴。
智者不在言词,
其秘密在言词背后藏nì。
伟人不在高位,
不屑权位者才配享荣誉。
(纪伯伦《小溪,你说什么》节选)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安逸( ) 藏nì( ) 不屑( )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 ”,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
(3)“宣泄”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下面三个义项。请根据诗歌语境,选择恰当的一项( )。
A.、使积水流出去B.、舒散C.、泄露
(4)诗中划线句子运用了 和 的修辞手法。
(1) 匿
(2)流倘 流淌
(3)C
(4)拟人 排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