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步
宋 周密
麦陇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
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
阅读上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①诗歌反映的是什么季节?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答:
②三、四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答:
1)春天。和煦的风吹斜了麦陇的麦苗,小青蛙在水洼草根处不停地叫着,无忧无虑的蝴蝶沉醉在这春风过处的花田草甸。
(2)拟人手法。表达出诗人悠闲自得,被大自然美丽春景所陶醉的心情。
赏析陶渊明的《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对上面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是诗人的自问自答,用朴实的语言道出“心远”的生活真谛。诗人因为远离官场和俗世,心志高远,所以觉得居所也是偏僻安静的。
B.“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写出了诗人采菊时,未留心、不经意间与南山美景相遇的随意与自然,侧面表现出诗人苦闷、寂寞的心境。
C.“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两句,描写了傍晚时分,山上的气象愈发美好,在这从容而浑然的暮色里,飞鸟一群群地结伴而还,作者从中悟出了返璞归真的人生真谛。
D.结尾两句抒发感情,是对全篇的总结。“真”即人的自然本性,“忘言”是指本想说明白,却又不可言传。
B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请找出这首词中描写出猎场景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2、表达了作者渴望一展抱负,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 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草色遥看近却无”这句诗写出了早春草色的什么特点?
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写出了早春草色极淡极少、似有似无的特点。
2.表达了诗人对早春景色的喜爱之情。
夜雪 (唐)白居易
已讶①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②声。
【注】①讶:惊讶。②折竹:竹子折断。
1、这首诗是从哪些角度描写夜雪的?
2、从诗歌描写的情境中你可以感知到作者怎样的感情?
1、从触觉(冷)、视觉(明)、感觉(知)、听觉(闻)四层次。
2、孤寂凄冷的心境。(或诗人被贬后的寂寞冷清之状和无限感慨。)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本诗以“春”为着 眼点,抒发了作者 之情。诗中直抒胸臆表达这种感情的一个词语是 。
2、“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中的两个动词很有表现力,请说说这两个动词好在何处。
1对西 湖早春的喜爱;最爱
2 “争”和“啄”两个动词,写出了一幅早莺争向阳树,新燕啄泥衔草的的动态场景,生动地展示了初春的蓬勃生机.
“造物者——/倘若在永久的生命中/只容有一极乐得应许。/我要至诚的求着:/‘我在母亲的怀里,/母亲在小舟里,/小舟在月明的大海里。’”这首诗歌集中表达了冰心诗歌的主题,把 、 、 之美融为一体,营造出一个至善至美的世界。 (3分)
母爱、童真、自然
诗歌赏析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除夜作 (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1.这两首诗表达的意境和感情有相似之处。《除夜作》首句作者用“寒”“独”两字,营造出怎样的意境?
2.请从炼字或情感表达的角度赏析“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这两句诗的妙处。
1.作者通过描写除夕夜在冰冷的旅馆里,青灯寒光如豆,诗人影单形只的画面,营造出一种孤寂清冷凄然的意境。
2 “落”字新颖妥贴,不同凡响,给人以形象的动感,仿佛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或 (诗人因中秋而思家,明明是自己怅然于亲人分离,却偏偏说“秋思落谁家”诗人推己及人,扩大了望月者的范围,这两句写得委婉动人,蕴藉含蓄。)
对《钱塘湖春行》这首诗赏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从整体着眼,描绘卢钱塘湖蓬勃的春意。
B.、颔联颈联写了莺、燕、花、草四种最能体现春色的景物。
C.、诗人善于把握景物特征,运用最准确最具有表现力的词语加以描绘和渲染。
D.、尾联详细描写了“白沙堤”的美丽景色。
D
古诗鉴赏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根据你所掌握的历史知识,说说“了却君王天下事”中的“天下事”指的是什么?
2.辛弃疾尽管“白发生”,却依然眷恋自己曾经浴血征战的疆场。这种眷恋的情结从词中 、 两个细节中可以读出。
3.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蕴含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1.收复北方的国家大事。
2.挑灯看,梦回连营
3醉梦里挑亮油灯观看宝剑,梦中回到了响彻号角声的军营。描绘了一幅军旅生活图。蕴含了词人杀敌报国、恢复祖国山河、建立功名的壮烈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