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两句诗是由当前     所激发出来的对未来     的憧憬。

2.这首诗借“巴山夜雨”之景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1离别愁苦 相聚的欢乐

2漂泊异乡,盼望归期的感伤。

品读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按要求回答问题。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请从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画线的两句诗

画线的两句诗用形象的比喻描写国家和个人命运。用“风飘絮”来比喻南宋王朝破碎的山河(无可挽回的败局),用“雨打萍”来比喻自己浮沉不定的身世,表达了对国势危亡的担忧,对自己坎坷命运的悲叹。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词的上阙写了哪些夏夜特有的声音?写这些声音有何作用?

答:

2.任选一个角度赏析“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答:

1.(1)蝉鸣、鹊啼、蛙叫、人声衬托夏夜的安静,表达对乡村的热爱。

2.例:通过嗅觉和听觉来两个角度描写农村夏夜特有的美景,表达作者闲适的心情。或:清凉的南风送来阵阵稻花的芳馨,喧闹的蛙鸣好像在诉说丰收的年景。作者用拟人的手法,写青蛙也似懂得叙说丰年,以此渲染夜景的美好和丰收的喜悦。

名著阅读。

母亲啊!

天上的风雨来了,

鸟儿躲在它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

我只躲在你的怀里。

(1)这首哲理小诗的作者是 ,她的代表作有《繁星》、《春水》

(2)《繁星》、《春水》是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用她自己的话说,是将一些“零碎的思想”收集在一个集子里。她一步入文坛,便以宣扬“爱得哲学”著称。诗集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三大主题。

名著阅读。

母亲啊!

天上的风雨来了,

鸟儿躲在它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

我只躲在你的怀里。

(1)这首哲理小诗运用了生动形象的比喻,赞美和歌颂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是冰心,她的代表作有《繁星》、《春水》。

(2)《繁星》、《春水》是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用她自己的话说,是将一些“零碎的思想”收集在一个集子里。她一步入文坛,便以宣扬“爱得哲学”著称。诗集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大主题。

(1)母爱之情 、(2) 对母爱与童真的歌谣、对大自然的崇拜和赞颂、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蚕妇吟

(南宋)谢枋得

子规啼彻四更时,起视蚕稠怕叶稀。

不信楼头杨柳月,玉人①歌舞未曾归。

【注】①玉人:美人,此处指歌女。

阅读上面的一首古诗,回答问题 。

(1)“起视蚕稠怕叶稀”,一个“怕”字写出蚕妇怎样的生活状态和心情?

(2)诗人将蚕妇和歌女放在一起写有何用意?

 (1)怕桑叶稀了,蚕不能吃饱,不能很好地生长,反映出蚕妇生活的艰辛和内心的担忧、无奈。

(2)通过蚕妇夜以继日的劳作和歌女通宵达旦为官人表演的对比,表达了对为官者荒淫无耻生活的批判,对百姓艰难度日的同情。

村 晚

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①,山衔落日浸寒漪②。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③信口吹。

【注释】①陂(bēi):水岸。②漪:水波纹。③:腔:曲调。

【1】诗中的动词很有表现力,试结合诗句选择其中一处作简要赏析。

【2】这首诗融情于景,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1】示例1:“衔”字运用拟人手法,写活了山,写出落日将沉未沉的情态。示例2:“横”字表明牧童不是规矩地骑,而是随意横坐在牛背上,表现了牧童的调皮可爱(天真活泼、淳朴无邪等)

【2】抒发了诗人对乡村晚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或:表达了诗人对悠然宁静的乡村生活的向往之情)

阅读古诗,完成问题。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请把诗中的空白处补充完整。

【2】诗中描写了哪些富有早春特点的景物?请列举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再写出两句 描写春天的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2】早莺、暖树 、新燕、 乱花、 浅草、绿杨等

【3】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吹面不寒杨柳风、春眠不觉晓等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野步

麦陇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

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

【1】这首诗通过描绘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景物来表现春天的郊野。

【2】在诗中,你感受到诗人怎样的心情?

【1】 麦陇 翠浪 新蛙 野草花

【2】感受全诗,诗人华丽的意象搭配,为我们营造了一个生机盎然的春和悠然沉醉的心态。

阅读下面两首诗词,然后回答问题

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如梦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⑴对这两首诗词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怜:爱

B.深树鸣:在大树茂密的枝叶间鸣叫。

C.雨疏风骤:雨点疏落,风势猛烈。

D.残酒:昨夜没有饮完的酒。

⑵《如梦令》中“应是绿肥红瘦”的意思是

⑶判断下面对这两首诗词理解分析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A.《滁州西涧》是一首著名的山水诗,写的是安徽滁州西涧的景色。( )

B.《滁州西涧》在看似平常、平静的写景中,鲜明地流露出作者的心迹,这是本诗的高妙之处。( )

C.《如梦令》中“知否?知否?”的两字叠句,把女主人的活泼多情表现了出来。( )

D.《如梦令》中“绿肥红瘦”运用借代和拟人的手法,创造性地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暮春风雨后花叶的神采,表现了女主人不同凡响的文雅情深。( )

(1)D

(2)略

(3)√ ×√×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