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步月
南宋•翁卷
幽兴苦相引,水边行复行。
不知今夜月,曾动几人情。
光逼流萤断,寒侵宿鸟惊。
欲归犹未忍,清露滴三更。
[注释]:翁卷,字灵舒,乐清(今属浙江温州)人,南宋诗人,为“永嘉四灵”之一。生平未仕,以诗游士大夫间。
1.诗歌首联中“ ”、“ ”等短语(或词语),形象描写出诗人受月色吸引,流连月色的情状。
2.有人认为颈联“光逼流萤断,寒侵宿鸟惊”的景物描写与作者中秋赏月的愉悦是矛盾的,你同意吗?说说理由。
1苦相引 行复行
2、不同意。此联写月光明亮得使萤火虫失去了光彩,夜晚寒冷得连鸟都忍受不住,但即使这样,作者“欲归犹未忍”,还舍不得离开这片月色,从而更加衬托出作者对中秋月色的喜爱和留恋,所以并不矛盾
下列语句与原文不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
A:客路青山外,风正一帆悬。 B: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秋天游戏在鱼船上。 C: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D: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阅读《蒹葭》
蒹葭苍苍 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 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 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 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 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 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 在水之氵矣
溯洄从之 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沚
这首诗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你如何理解这首诗所抒发的感情?《重章叠唱》是这首诗典型的艺术特色,请结合这首诗歌分析其表达效果。
这首诗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深秋早晨,芦苇苍苍,霜露重重的画面,抒发了对爱情的真挚和执着以及欲见而不得的惆怅之情。这首诗采用了重章叠句的表现手法,三章不断转换字面和声韵,但所写的景物、环境和人物、事件却基本没有改变,只是通过一字之易,一韵之转,表现反复咏唱和缠绵无尽的感情罢了。如“为霜”是天刚刚破晓,“未晞”“未已”就有随着时间推移天渐渐亮,露水未曾干的景象,表现秋晨萧瑟之景,渲染冷寂落寞的气氛,表现主人公对所思慕之人的深挚感情。
九日寄子约①
[明]皇甫汸
漫有登高兴,兼当望远何?
对花惊白发,见雁忆黄河②。
乱后书来少,霜前落木多。
不堪羁宦③日,同是阻干戈。
[注]①子约:即皇甫濂,作者之弟;②黄河:指代故乡;③羁宦:离家在外做官。
1.从这首诗_______、_______等词语中,可判断标题中的“九日”是指_____节。
2.本诗蕴含着诗人丰富的情感,请作赏析。
_ _
1.登高、望远 重阳
2.“少年惊白发”写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见雁忆黄河”写出对家乡的思念;“乱后书来少”表达对亲人的牵挂;“不堪羁宦日”表达对宦游的厌倦。
泊秦淮
杜 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__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这首诗中的两个“笼”字,用得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两个“笼”字将烟、月、水、沙四种景物融为一体,勾画出秦淮河两岸朦胧清幽淡雅的景象,使读诗的我们感觉到一种冷清愁寂的气氛。
2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怀和忧愤。
次北固山下(唐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1. “次北固山下”的“次”意思是
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诗集中表达了这种感情?
3.首联中的 、 两个词已暗含身在异乡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
4.诗的前二联中,描写远景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写景诗描写了作者客游他乡的羁旅之情,表达出作者放眼山川的宽阔博大的胸襟。
B.诗的颈联写景致的缺憾:残夜中的海日和旧年中的江春,使人顿生惆怅之情。
C.尾联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抒写了思乡之情。
D.在唐朝的诗人里,王湾并不算一位有名的人物,但他的这首五言绝句却使他留名青史。
1. 停泊,停留
2、思念故乡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3、客路 行舟
4、潮平两岸阔
5、D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两句诗是由当前 所激发出来的对未来 的憧憬。
2.这首诗借“巴山夜雨”之景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1离别愁苦 相聚的欢乐
2漂泊异乡,盼望归期的感伤。
品读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按要求回答问题。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请从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画线的两句诗
画线的两句诗用形象的比喻描写国家和个人命运。用“风飘絮”来比喻南宋王朝破碎的山河(无可挽回的败局),用“雨打萍”来比喻自己浮沉不定的身世,表达了对国势危亡的担忧,对自己坎坷命运的悲叹。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词的上阙写了哪些夏夜特有的声音?写这些声音有何作用?
答:
2.任选一个角度赏析“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答:
1.(1)蝉鸣、鹊啼、蛙叫、人声衬托夏夜的安静,表达对乡村的热爱。
2.例:通过嗅觉和听觉来两个角度描写农村夏夜特有的美景,表达作者闲适的心情。或:清凉的南风送来阵阵稻花的芳馨,喧闹的蛙鸣好像在诉说丰收的年景。作者用拟人的手法,写青蛙也似懂得叙说丰年,以此渲染夜景的美好和丰收的喜悦。
名著阅读。
母亲啊!
天上的风雨来了,
鸟儿躲在它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
我只躲在你的怀里。
(1)这首哲理小诗的作者是 ,她的代表作有《繁星》、《春水》
(2)《繁星》、《春水》是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用她自己的话说,是将一些“零碎的思想”收集在一个集子里。她一步入文坛,便以宣扬“爱得哲学”著称。诗集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三大主题。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