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广东佛山中考)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后面题目。
双调•拔不断
马致远
九重天,二十年,龙楼凤阁都曾见。绿水青山任自然,旧时王谢堂前燕,再不复海棠庭院。
(1)说说你对曲中“堂前燕”的理解
(2)本曲“龙楼凤阁”与“绿水青山”形成鲜明对比,这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
(1)曲中的“堂前燕”引自刘禹锡的《乌衣巷》诗句,此处是作者自比(或自况)。原来寄居“龙楼凤阁”之下,飞翔在“海棠庭院”之中,现在,要“飞入寻常百姓家”了,发誓“再不复海棠庭院”宣告他以隐退的方式与官场做彻底决裂
(2)3分 “龙楼凤阁”指官场,“绿水青山”指隐居的地方。隐居生活的快意自由强烈反衬出官场生活的不自由、不得志。在强烈的对比中显现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恶之情
(2015届广东广州中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谦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此事古难全”中“此事”指的是什么?
(2)“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一句表达了词人的什么情感?请简要分析。
【答案】 (1)人有悲欢离台,月有阴睛圆缺。 (2)月光转过朱红的楼阁,低低地穿过雕花的门窗,照着屋里失眠的人。这句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思念亲人以及被贬的失意之情。
(16届山东省禹城市第二中学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题目。
雨晴 【唐】王驾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1.这首小诗的一二句描写了哪两种景致?
2.这首小诗的最后一句可谓神来之笔,尤其是“疑”字,用得极妙,请简析该字的表达效果。
1.雨前花蕊初现、雨后花落春残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致。
2. “疑”是“怀疑”之意,诗人望着“纷纷过墙去”的蜂蝶而产生奇妙的联想:春色真的“有脚”,跑到邻家去了。“疑”字极有分寸地表达出诗人希望春色没有远去的惜春之情。
(16届山东省乐陵市实验中学九年级9月份月考)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题目。
寒 食
【孟云卿】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寒食:为了纪念春秋时期的介子推,旧时清明节前一天有禁火、吃冷食的习俗,人们把这一天叫做寒食节。
1.体现诗歌主旨的中心字是哪一个?
2.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3. “以乐景衬哀景”是古诗常用的表达技法,请作简要赏析。
1.悲
2.悲叹身世,体现诗人贫居他乡的凄楚之感。
3.第一句“二月江南花满枝”描绘江南二月繁花竞丽的美好景象,对第二句“他乡寒食远堪悲”形成反衬,鲜明写出诗人寒食节远在他乡悲苦孤寂之状,以乐衬哀,凸现“堪悲”之情。
(16届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四校九年级10月联考)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题目。
渔家傲·秋思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文中表达自己和征夫想家却不甘无功而返的矛盾心理的句子是 。
2.“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写出了塞外怎样的景致。试加以描述
1.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2.群山连绵,炊烟枭枭,夕阳西下,一座孤城,异常荒凉。
(16届湖北省利川市文斗乡长顺初级中学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题目。
错误 郑愁予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项,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声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1.“莲花的开落”是个变化着的意向,请你谈谈它在诗中的几层意思。
2.“美丽的错误”是全诗最让人激赏的字眼,你能说说诗人把两个相互矛盾的词组合在一起的好处?
1.暗示我与他分别的时间之长,她的容颜在等待中憔悴
2.与她越来越接近是美丽的,不能相见时错误,我并不是她所等待的人,这本身是错误,但是她所盼望的是美好的,所以是美丽的错误。
(16届湖北省利川市文斗乡长顺初级中学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题目。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请揣摩“霜满地”在表达上的作用。
2.这首词的上、下阕分别以什么表达方式为主?全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借边地夜景表达凄清悲凉之感;在时间上是“长烟落日” 的延续;表现了守边将士寒夜戍守的艰辛。
2.上阕侧重于描写,下阕侧重于抒情。全词表达了戍边将士建功力业的英雄气概和浓浓的思乡之情,侧面反映了边塞生活的艰苦。
(16届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小题。
山亭夏日
唐 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1.诗歌一二两句描写了怎样的画面?请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描绘。
2.本诗写了山亭夏日的美好景象,蕴含了诗人的什么感情?
1.夏日午时,晴空骄阳,一片寂静;池水清澈见底,映在塘中的楼台倒影,当属十分清晰。
2.陶醉于美景的悠闲、惬意及对山亭夏日美景的喜爱
(16届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2016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题目。
江上
王安石
江上漾西风,江花脱晚红。离情被横笛,吹过乱山东。
注:这首诗是王安石变法失利后,辞去相位退居金陵后,一日游长江有感而作。
(1)本诗中一个“漾”字含义丰富,请作简要分析。
(2)读诗,你能揣测一下作者此时的心境吗?
(1)①寒风拂过江面。②江面水波荡漾。③荡漾的水波也意味分别时人们不能平静的心情。(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2)表达了诗人离别亲人后的愁绪;表达了作者事业受阻后的心乱如麻。
(16届江苏省江阴市华士实验中学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题目。
春暮西园
明·高启
绿池芳草满晴波,春色都从雨里过。
知是人家花落尽,菜畦今日蝶来多。
阅读上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1)请赏析诗歌第一句中的“满”字。
答:
(2)诗歌第三、四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答:
(1) “满”字形象地写出阳光洒满水池的明媚动人的景象。
(2)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蝴蝶仿佛知道百花已凋零,于是纷纷来到菜园的景象,流露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