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书有感

宋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应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7、从修辞手法上来讲,诗歌第一、二句使用了 的修辞手法,其中“天光”、“云影”指 。(2分)

8、诗歌第三、四句引申出一个成语,它是 。它的意思是 (2分)

9、本诗的第三和第四句寓意深刻,内涵丰富,你的理解是什么?你能从中获得什么启示?

(3分)

题库:教案备课库 类型:填空题 时间:2020-12-30 23:21:36 免费下载:《人教版2013年七年级语文(上)期末试题及答案》Word试卷

观书有感

宋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应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7、从修辞手法上来讲,诗歌第一、二句使用了 的修辞手法,其中“天光”、“云影”指 。(2分)

8、诗歌第三、四句引申出一个成语,它是 。它的意思是 (2分)

9、本诗的第三和第四句寓意深刻,内涵丰富,你的理解是什么?你能从中获得什么启示?

(3分)


观书有感    宋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应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7、从修辞手法上来讲,诗歌第

本题关键词:感知直观,熹熹牌芪戟胶囊,书法宋四家,鉴定方法,寄生虫观察鉴定,天体观念,感光效应,感光作用,感光物质,感光细胞;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