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园田居(其三)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1这首诗表明了作者怎样的生活志趣或理想?

2如何理解“但使愿无违”中“愿”字的含义。

1、辞官归隐,躬耕田园,不慕名剩,洁身自好(对美好社会充满向往)。

2、指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归耕田园,坚守自己的节操,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

(2015届湖北随州中考)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题目。

点绛唇

陆游①

采药归来,独寻茅店沽新酿。暮烟千嶂,处处闻渔唱。醉弄扁舟,不怕黏天浪②。江湖上,遮回疏放③,作个闲人样。

【注释】①陆游:南宋爱国词人。这首词写于作者遭弹劾罢职还乡,闲居山阴之时。②黏天浪:连天的波浪。③遮回疏放:这一回,定要放浪山水,疏闲纵放。

(1)“处处闻渔唱”中的“闻”字在词中的意思是

(2)这首词写了作者闲居时的哪些日常生活片段?

(3)从这首词中你读出了作者怎样的复杂情感?

(1)听、听见、听到

(2)围绕“采药归来(采药);找寻酒店(沽酒、买酒、喝酒、醉酒 );醉弄扁舟(荡舟、弄舟、划船)”答出两点即可。

(3)围绕“个人生活”和“爱国”两方面情感回答即可示例:这首词流露出作者村居生活的闲适(洒脱、豪迈、寂寞等)之感,无力报国的愤懑 (怀才不遇的抑郁、无奈等)之情。

(2015届湖北潜江、仙桃、江汉油田中考)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题目

望 岳

杜 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注释】①〔曾〕通“层”。

(1)全诗是围绕着“   ”字来写的。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明了诗人什么决心?

(1)望(或:看、观、岳、山)(2)示例:①表明了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也要攀登人生顶峰的决心。 ②表明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决心。

(2015届湖北恩施州中考)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题目。

渔家傲 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上册)

⑴ 请描述“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所呈现的画面。

⑵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揭示了边关将士怎样的矛盾心理?

⑴示例:连绵起伏的群峰像千里屏障一样,烟雾迷茫中,落日朦胧,暮霭沉沉,一座边城伫立在崇山峻岭间的荒漠上,孤零零的,城门紧紧地关闭着。⑵他们思念相距万里的家乡和亲人,但却没有办法回去,因为还没有达到建立军功、勒石燕然的目的。

(2015届湖北恩施州中考)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题目。

雨 伞

苏叔阳

你的命运就是陪伴乌云,

注定了要一生经受风雨。

你撑开整个身躯,

为他人创造一片干净天地,

却湿透了,你自己。

(选自《苏叔阳文集》)

⑴ 诗中的雨伞具有怎样的精神?

⑵ 为了刻画雨伞形象,诗人采用了拟人、象征、烘托等表现手法。请任选一种,联系诗句作简要分析。

(1)无私无畏、甘于奉献的精神。⑵拟人。全诗采用第二人称,将雨伞人格化,运用“陪伴”“撑开”“创造”等词语,赋予雨伞以生命,生动传神。示例二:象征。诗人笔下的“雨伞”象征了不畏艰辛、甘于奉献的人。或“乌云”“风雨”象征了“雨伞”所处的恶劣环境。示例三:烘托。诗人借“乌云”“风雨”来营造雨伞所处的恶劣环境,烘托出“雨伞”形象的高大。

(2015届湖北黄冈中考)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后面题目。

闻洮西捷报①(苏轼)

汉家将军一丈佛②,诏赐天池八尺龙③。露布④朝驰玉关⑤塞,捷书夜到甘泉宫⑥。似闻指挥筑上郡⑦,已觉谈笑无西戎⑧。放臣⑨不见天颜⑩喜,但惊草木回春容。

【注释】①指元丰四年种谔(北宋将领)指挥的米脂大捷,米脂在山西洮河之西,故称洮西。②是说将士身材像fó xiàng 一样高大。③天子的马曰龙,高七尺以上,故称八尺龙。④指征讨西夏的檄文。⑤此处指边塞。⑥指宋朝廷。⑦指修筑边境防御工事。⑧古时我国西部少数民族的总称。⑨苏轼时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故以放臣自称。⑩帝王的容颜。

(1)下列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采用夸张的手法,以“一丈佛”“八尺龙”极力渲染了将士的威风和朝廷抗敌的决心。

B.颔联中“朝”“夜”对举,夸张地写出了王师的威风,突出了战争胜利之迅速。

C.颈联想象奇特,极具浪漫豪放之风。诗人远在千里之外,却宛若在前线一样,亲历了将士们的艰辛劳作与御敌英姿。

D.尾联寓情于景,诗人是说听到这样大快人心的消息,他却无法见到皇帝的笑颜,只能在盎然的春色中暗自神伤。

(2)阅读全诗,品析作者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1)D

(2)不计较个人得失,渴望国家强盛,渴望建功立业的爱国主义情感。

(2015届河北中考)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后面题目。

望 岳 春 望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相应内容。

(1)“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描绘了 的景象。

(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描绘了 的景象。

(2)下面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达了诗人由望岳而产生的登临愿望,充分体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B.“家书抵万金”,形容家中书籍的珍贵。此句写出了离乱中人共有的一种感受,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吟哦而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C.“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生动细致地描绘了诗人忧愁难解的情状,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D.这两首诗的三、四两句与五、六两句都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方法,予以凝练,节奏感强,富有韵律美,增加了诗歌的表现力。

(1)(1)泰山神奇秀丽、高大雄伟(2)国都残破,乱草丛生。

(2)B

(2015届海南中考)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题目。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唐)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这两句诗中的“     ”字和“     ”字生动有趣地写出了早春给自然界带来的生机和活力。

(2)诗中哪些景物体现了早春的特点?诗人描绘这些景物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1)争  啄

(2)诗中的初平之水、早莺、新燕、浅草等景物体现了早謇的特点。诗人描绘这些景物表达了他对早春的喜爱之情(或喜悦之情、喜爱钱塘湖春天美景的感情。

(2015届贵州安顺中考)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后面题目。

己亥杂诗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这首诗的作者是清末著名思想家、文学家 (人名)。

(2)这首诗中划线句子是怎样写“离愁”的?

(3)你认为这首诗的后两句广为传诵的原因是什么?

(1)龚自珍  (有错字不给分)

(3)用“浩荡”表现“离愁”的广阔无边,用“白日斜”的环境描写烘托“离愁”(或将离愁寄托于景)。(意思对即可)

(4)示例:这两句话以“落红”和“春泥”为喻,生动形象地表达了作者虽辞官离京,仍然关心国家前途和命运的思想感情或充满了奉献精神。

(2015届广东佛山中考)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后面题目

双调•拔不断

马致远

九重天,二十年,龙楼凤阁都曾见。绿水青山任自然,旧时王谢堂前燕,再不复海棠庭院。

(1)说说你对曲中“堂前燕”的理解

(2)本曲“龙楼凤阁”与“绿水青山”形成鲜明对比,这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

(1)曲中的“堂前燕”引自刘禹锡的《乌衣巷》诗句,此处是作者自比(或自况)。原来寄居“龙楼凤阁”之下,飞翔在“海棠庭院”之中,现在,要“飞入寻常百姓家”了,发誓“再不复海棠庭院”,宣告他以隐退的方式与官场做彻底决裂

(2)“龙楼凤阁”指官场,“绿水青山”指隐居的地方。隐居生活的快意自由强烈反衬出官场生活的不自由、不得志。在强烈的对比中显现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恶之情。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