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周 密的古诗《野 步》
麦陇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
羡他无事双飞蝶,烂醉东风野草花。
1这首诗通过描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景物来描写春天的郊野。

2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1.示例:麦浪、草根、肥水、飞碟、野草花

2表现了诗人悠闲自在、被自然美景所陶醉的心境。

春 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首联中描写“城春草木深”的景象有什么用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全诗来看,诗人“白头搔更短”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融情于景,表现了沦陷后的国都残破不堪、乱草丛生,与昔日繁华形成巨大反差,

突出战乱对国家和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或答“表现出国都战乱之后的荒凉萧条”)。

2、 国家残破(忧国)  。惦念远方亲人的安危(思家) 

看 叶

宋•罗与之

红紫飘零草不芳,

始宜携杖向池塘。

看花应不如看叶,

1. 诗中横线处应选填的诗句是( )

A. 踏遍梅花带月归 B. 山城斜路杏花香

C. 绿影扶疏意味长 D. 带叶梨花独送春

2 理解诗句内涵

繁花似锦容易凋谢,绿叶盎然活力长存,诗歌借景寓理,告诉我们美丽如花的事物往往短暂这一道理。

1. C

2示例1:平凡如叶的生命更为长久。示例2:充满活力的事物更加长久。

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请发挥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所展现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全词抒发了此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示例:屏障一样并列的山峰延绵千里,荒漠上狼烟四起,太阳快要落山了,萧条孤单的一座小城,城门紧紧地关闭着。

2、抒发了词人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怀和思念家乡的情感,侧面反映了边塞生活的艰苦。

淮上喜会梁州故人

韦应物

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

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

1.以下诗歌,与上面这首诗歌体裁完全相同的是( )

A.《龟虽寿》(曹操)

B.《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C.《竹里馆》(王维)

D.《月下独酌》(李白)

2.颔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效果?

3.尾联采用了何种抒情方式?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1.B

2.示例:比喻。用“浮云”比喻漂泊不定,“流水”比喻时光消逝,生动形象。

3.示例:尾联采用了借景抒情的方式,抒发了作者对自然山水的喜爱之情

古诗赏析

无题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理解“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的妙处。

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诗中的警句,后人常引用之。和你的亲人联系起来,谁最有资格享用?请说出你的理由。

1.设想对方伤感久别的种种情景。“但愁云鬓改”是对青春年华的逝去表示忧虑。“改”字,见出别离之久,相思之苦。“应觉月光寒”忖度对方的感受,一往情深。

2.母亲,只要写出出母亲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精神即可。

(2015届湖北随州中考)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题目

点绛唇

陆游①

采药归来,独寻茅店沽新酿。暮烟千嶂,处处闻渔唱。醉弄扁舟,不怕黏天浪②。江湖上,遮回疏放③,作个闲人样。

【注释】①陆游:南宋爱国词人。这首词写于作者遭弹劾罢职还乡,闲居山阴之时。②黏天浪:连天的波浪。③遮回疏放:这一回,定要放浪山水,疏闲纵放。

(1)“处处闻渔唱”中的“闻”字在词中的意思是

(2)这首词写了作者闲居时的哪些日常生活片段?

(3)从这首词中你读出了作者怎样的复杂情感?

(1)听、听见、听到

(2)围绕“采药归来(采药);找寻酒店(沽酒、买酒、喝酒、醉酒 );醉弄扁舟(荡舟、弄舟、划船)”答出两点即可。

(3)围绕“个人生活”和“爱国”两方面情感回答即可。示例:这首词流露出作者村居生活的闲适(洒脱、豪迈、寂寞等)之感,无力报国的愤懑 (怀才不遇的抑郁、无奈等)之情。

(2015届湖北潜江、仙桃、江汉油田中考)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题目。

望 岳

杜 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注释】①〔曾〕通“层”。

(1)全诗是围绕着“   ”字来写的。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明了诗人什么决心?

(1)望(或:看、观、岳、山)(2)示例:①表明了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也要攀登人生顶峰的决心。 ②表明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决心。

(2015届湖北恩施州中考)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题目。

渔家傲 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上册)

⑴ 请描述“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所呈现的画面。

⑵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揭示了边关将士怎样的矛盾心理?

⑴示例:连绵起伏的群峰像千里屏障一样,烟雾迷茫中,落日朦胧,暮霭沉沉,一座边城伫立在崇山峻岭间的荒漠上,孤零零的,城门紧紧地关闭着。

⑵他们思念相距万里的家乡和亲人,但却没有办法回去,因为还没有达到建立军功、勒石燕然的目的。

(2015届湖北恩施州中考)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题目

雨 伞

苏叔阳

你的命运就是陪伴乌云,

注定了要一生经受风雨。

你撑开整个身躯,

为他人创造一片干净天地,

却湿透了,你自己。

(选自《苏叔阳文集》)

⑴ 诗中的雨伞具有怎样的精神?

⑵ 为了刻画雨伞形象,诗人采用了拟人、象征、烘托等表现手法。请任选一种,联系诗句作简要分析。

(1)无私无畏、甘于奉献的精神。

⑵拟人。全诗采用第二人称,将雨伞人格化,运用“陪伴”“撑开”“创造”等词语,赋予雨伞以生命,生动传神。示例二:象征。诗人笔下的“雨伞”象征了不畏艰辛、甘于奉献的人。或“乌云”“风雨”象征了“雨伞”所处的恶劣环境。示例三:烘托。诗人借“乌云”“风雨”来营造雨伞所处的恶劣环境,烘托出“雨伞”形象的高大。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