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阅读
渔家傲(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词的上片写景,以“异”字统领以下背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孤城,既渲染了西北边地的荒漠,又暗示出将士们的思乡之情。
(2)词的下片抒情,“ ”一句诗就强烈抒发出将士们壮志难酬的感慨和思乡忧国的情怀
1.雁去 边声 长烟 落日
2.将军白发征发泪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1.诗人在“杨花落尽子规啼”—句里写了哪些景物?渲染了怎样的气氛?
2.从“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两句中,你解读出了诗人哪些情感?
1.杨花和子规鸟。渲染了无限悲凉感伤的气氛。
2.诗人听说友人将左迁龙标时的惆怅和恋恋不舍之情。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根据你所掌握的历史知识,说说“了却君王天下事”中的“天下事”指的是什么?
2、辛弃疾尽管“白发生”,却依然眷恋自己曾经浴血征战的疆场。这种眷恋的情结从词中 、 两个细节中可以读出。
1.收复中原,统一国家。
2.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挑灯看剑,梦回连营”亦可)
下列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
A:《沁园春·雪》情景交融,上阙重在写景,下阙重在议论抒情。 B:《陈涉世家》选自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所著的我国第一部国别体通史《史记》。 C:《智取生辰纲》中反复提到押送路上的炎热天气,烘托气氛,激化杨志一方的内部矛盾,为杨志日渐孤立以至最后失败做准备。 D:《望江南》这首词表现了一位因心爱的人远行而独处深闺的女子的生活状况和内心情感。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⑴⑵两小题。
南溪早春①
北宋 杨万里
还家五度见春容,长被春容恼病翁。
高柳下来垂处绿,小桃上去末梢红。
卷帘亭馆酣酣日,放杖溪山款款风。
更入新年足新雨,去年未当好时丰。
【注】①本诗是作者晚年退职家居期间所作。
(1)诗人通过写柳树和桃树的什么特点来表现南溪早春的?
(2)这首诗歌蕴含着诗人丰富的情感,请作赏析。
(1)柳:垂处绿 桃:末梢红(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也可以,比如:绿枝低垂,枝头红艳)
(2)①写春天桃红柳绿,诗人静居亭馆、步游溪山,表现对家乡、对早春的热爱。②通过春容的鲜妍与病翁的衰老的对照,表现诗人叹老却不服老的情绪。③面对充足的新雨,诗人今年肯定诗歌比去年还好的丰收年景,表现对民生的关切。
阅读周 密的古诗《野 步》
麦陇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
羡他无事双飞蝶,烂醉东风野草花。
1这首诗通过描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景物来描写春天的郊野。
2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1.示例:麦浪、草根、肥水、飞碟、野草花
2表现了诗人悠闲自在、被自然美景所陶醉的心境。
春 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首联中描写“城春草木深”的景象有什么用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全诗来看,诗人“白头搔更短”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融情于景,表现了沦陷后的国都残破不堪、乱草丛生,与昔日繁华形成巨大反差,
突出战乱对国家和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或答“表现出国都战乱之后的荒凉萧条”)。
2、 国家残破(忧国) 。惦念远方亲人的安危(思家)
看 叶
宋•罗与之
红紫飘零草不芳,
始宜携杖向池塘。
看花应不如看叶,
。
1. 诗中横线处应选填的诗句是( )
A. 踏遍梅花带月归 B. 山城斜路杏花香
C. 绿影扶疏意味长 D. 带叶梨花独送春
2 理解诗句内涵
繁花似锦容易凋谢,绿叶盎然活力长存,诗歌借景寓理,告诉我们美丽如花的事物往往短暂,而 这一道理。
1. C
2示例1:平凡如叶的生命更为长久。示例2:充满活力的事物更加长久。
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请发挥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所展现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全词抒发了此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示例:屏障一样并列的山峰延绵千里,荒漠上狼烟四起,太阳快要落山了,萧条孤单的一座小城,城门紧紧地关闭着。
2、抒发了词人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怀和思念家乡的情感,侧面反映了边塞生活的艰苦。
淮上喜会梁州故人
韦应物
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
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
1.以下诗歌,与上面这首诗歌体裁完全相同的是( )
A.《龟虽寿》(曹操)
B.《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C.《竹里馆》(王维)
D.《月下独酌》(李白)
2.颔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效果?
3.尾联采用了何种抒情方式?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1.B
2.示例:比喻。用“浮云”比喻漂泊不定,“流水”比喻时光消逝,生动形象。
3.示例:尾联采用了借景抒情的方式,抒发了作者对自然山水的喜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