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 见

杜甫

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

世人①皆欲杀,吾意独怜才。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

匡山②读书处,头白好归来。

【注释】这首诗写于客居成都初期,杜甫此时辗转得悉李白已在流放夜郎途中获释,遂有感而作。①世人:指统治集团的人。②匡山。指四川彰明县(今江油市)李白早年曾读书于此。

1. 结合诗句,概括诗中李白的形象。

2.阅读全诗,品析作者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1、才华横溢、怀才不遇;纵酒消愁、疏狂自放

2、对好友的挂念;对李白怀才不遇、疏狂自放的哀怜和同情;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

诗歌赏析

天平山

明 杨基

细雨茸茸湿楝花,南风树树熟枇杷。

徐行不记山深浅,一路莺啼送到家。
1、请发挥想像,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诗歌前两句展现的画面。


2、有人认为本诗末句中“送”字用得最为精妙,请说说 “妙”在何处。

1.在绵绵春雨中,楝树开出了淡紫色的花朵,由于沾上了雨珠,显得格外娇艳和滋润。南风轻轻吹拂,在郁郁葱葱的草木丛里,不时露出一树树金黄色的枇杷。
2.“送”字是拟人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回家路上“莺啼”相伴的情景;表现了诗人悠然自得的闲适心情。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下面对这首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挑灯”点出时间,“吹角连营”描述了拂晓时各个军营接连响起雄壮的号角声。
  B.“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突出地表现了雄壮的军容,表现了将军及士兵们高昂的战斗情绪。“沙场秋点兵”。这个“秋”字用得好。正当“秋高马壮”的时候,“点兵”出征。
  C.下阕主要通过想象,表现主人公收复中原、报效国家的宏愿,以及壮志难酬的悲痛之情。
  D.“可怜白发生”这一转折,使上面所写的愿望成为幻想,全部落空。此句和首句“醉里挑灯看剑”一样,都是写想象。

D

归园田居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请展开合理的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带月荷锄归”所表达的意境描述出来,并说说包含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诗人独自一人扛着锄头归来,头顶有一轮明月陪伴,真是一幅美妙的月夜归耕图洋溢着诗人心情的愉快和归隐的自豪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 这首诗重点写得是 季节景色,你从 得知。

2. “草色遥看近却无”给人以无穷的美感和趣味。请把该句所呈现的景象描绘出来。

8.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1.早春   诗题或草色遥看近却无看出

2在细雨的滋润下,小草偷偷地钻出地面,远远望去,大地呈现出一片极淡极淡的青青之色;当你高兴地走近细看时,小草又似乎悄悄地躲了起来,让你看不清什么颜色了。

3.对春的喜欢和赞美

春光好

欧阳炯

天初暖,日初长,好春光。万汇此时皆得意,竞芬芳。笋迸苔钱嫩绿,花偎雪坞浓香。谁把金丝裁剪却,挂斜阳?

注释:雪坞—背阳处尚未消融的雪坡。

(1)词人笔下的初春有什么特点?作者借此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2)“笋迸苔钱嫩绿,花偎雪坞浓香”中“迸”“偎”两字极妙,请任选其一简要分析。

(1)答:阳光(或天气)温暖,花儿芬芳,万物充满勃勃生机。表达了诗人对春天自然万物的热爱和欣喜之情。

(2)答:“迸”字突出了笋急于破土而出的冲劲和强劲的生命力。“偎”字用拟人手法,写出了花的娇美。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元好问

枝间新绿一重重, 小蕾深藏数点红。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1)一、二两句写出了“海棠树”怎样的特点?

(2)“借花说理”是这首诗的一大特色,请就此作赏析。

1)枝叶繁茂,新叶翠嫩;含苞未放。

(2)将春风中不轻易开放的海棠与争相绽放的桃李作对比,说明了做人不要轻浮,不要炫耀,而要注重蕴积,保持沉稳。

登岳阳楼 (其一)

陈与义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1.本诗 联与杜甫诗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有异曲同工之妙,尾联“老木沧波”既是眼前实景,也包含诗人历经风霜后 的情感。

2.调动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首联画面。

1.颈联(第三联)悲愁

2.正确、完整地表达出诗句意思,具体生动。示例:我伫立在岳阳楼上,看到西面是一望无际的洞庭湖,东面是浩浩荡荡的长江,楼阁上的帷幔呆呆地一动不动,惨淡的夕阳正在缓慢地下沉。

春 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有人评论说,诗首联既是写春日之景,那“城春草木深”中的“深”换为“盛”则更好。你赞同吗?说说你的看法。

2.诗的颔联和颈联运用了 的修辞方法,音节整齐匀称,节奏感强;尾联借“白发”、“ 不胜簪”的苍老之容,表现出诗人内心 的思想情感;整首诗充分体现了杜甫这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的诗歌风格

1.不赞同。“深”写出虽已经春天了却杂草丛生,借此来表现出国破的凄凉。“盛”突出了春日的草木葱绿,生机盎然,与诗意不符

2.对偶(仗);忧国、伤时、思家、悲己;沉郁顿挫

春 兴

[唐]武元衡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注】洛城:诗人的家乡在洛阳附近的缑氏县。

1.诗中哪个词写出了杨柳的枝繁叶茂?哪个字写出了梦境的一再出现?

2.这是一首写暮春之景的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阴阴、又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深切的思乡之情和对美好梦境的欣喜愉悦。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