蒹 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涣。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6.从画线句中任选一句,展开丰富的想象,描绘诗句所要表现的画面。

7.“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中的“长”“跻”“右”分别突出了道路怎样的特点? 在诗中反复吟咏有什么作用?

[de9bbdf72e035ceb.jpg]

沁园春·雪 (__)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1.词的上下片分别采用了什么样的表达方式?又是通过那句话将上下两片衔接起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风流人物”指的是什么一类人?这一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写景句有何特点,请作简要分析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笔下描写的是北国雪景。“雪”,古往今来多少文人骚客为之吟咏,请你写出两句含有“雪”的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上阕描写、下阕议论,抒情   过渡句: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2 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既抒发了诗人对无产阶级革命者及人民大众的赞美也抒发了词人作为革命领袖的凌云壮志。

3 .运用了比喻、对偶、拟人的修辞,化静为动的手法,生动形象的描写了白雪覆盖下群山起伏,丘陵绵延的特点,给人一种竞争的态势和向上的活力。

4描写雪的诗句  略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下列对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树栖鸦”三个字朴实、简洁,既写了群鸦栖息的情景,又烘托了月夜的寂静。

B.第二句中的“冷”字写出了秋夜露珠的清冷,暗示作者生在异乡的孤寂、怅然的心境。

C.前两句描绘了十五月夜的明朗素洁的景色,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定环境气氛,为下文抒情起到了铺垫作用。

D.诗歌后两句,作者借举头望月这一动作,直接抒发了自己浓浓的思念之情。

D

中秋月(晏殊)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1、我国古代月亮的别称有许多,如“玉盘”、“婵娟”,本诗中有哪几个?

答:

2、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1、素娥、玉蟾

2、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与孤苦之情。

《梦江南》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1)表达女主人公两句表现女子盼夫早归,望眼欲穿的深切思念之情的句子

《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

(1)表达作者晚年生活的磨难和内心的悲观的句子是

(2)苏轼《虞美人》中有“只载一船离恨向西州”一句,此词中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 。

(3)“闻说”“也拟”“只恐”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感情变化过程?

(1)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2)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懂许多愁。

(3)“闻说”“也拟”说明作者也曾产生去泛舟的念头,她想寻求一个消除愁苦的办法。不过,转而却又否定了自己的计划,怕的是双溪上那蚱蜢般的小船载不动自己内心沉重的哀愁。)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这首词总共62个字,竟写了 、 、 、 、

、 、等绘声绘色的军中生活情景,展现出醉态、梦境、往事、理想和现实等多层境界,真是层层紧扣,环环相生。(每空限两个字)

2写官兵同甘共苦,战歌雄壮,再现军中壮观、热烈场面的句子是:

3刻画冲锋陷阵杀敌报国的英雄形象,反映了作者杀敌立功愿望的句子是:

4道出词人最高理想,反映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的句子是哪句?

5尽吐壮志难酬的无限感慨,揭示理想与现实的尖锐对立的句子是:

6请用形象的语言描绘出“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的战斗场面。

7研读全词,品析“可怜白发生”一句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1看剑、闻角、分炙、奏乐、点兵、杀敌。

2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3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4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5可怜白发生。

6只见词人年少英勇,跨上飞快的战马,迅若流星,拉开强弓,声如雷鸣,斗志昂扬,驰骋战场,所向披靡。

7这一句使感情从最高点一下跌落下来,尽吐壮志难酬的无限感慨,揭示了理想与现实的尖锐对立。)

《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本词上阙写景,描写了怎样的宏大壮观的场面?下阙言志,抒写了词人怎样的豪情壮志?

2“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有什么含义?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3写出猎时装束威武和气势之盛的句子是哪句?

4用孙权射虎的典故抒写自己出猎时的豪情壮志的是:

5借用典故表明自己渴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句子是哪句?

6表明自己的坚定信念和报效国家的宏愿、伟大气概的句子是: , , 。

7对“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作简单的赏析。

1密州出猎(或:出城打猎 出猎 打猎 狩猎 )  渴望报效国家(或:渴望建功立业)

2这是词人以魏尚自喻,意思是说,什么时候朝廷能像派冯唐赦免魏尚那样起用自己呢?   运用典故,使表达委婉含蓄

3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4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5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6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7这句话勾勒出了挽弓劲射,英武豪迈的英雄形象,表现了作者希望带兵征讨辽和西夏,为国立功的心情。)

 

范仲淹的《渔家傲》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落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塞下秋来风景异 生非异地 成述其异B.人不寐 夙兴夜寐 寝寐求之

2王之涣《凉州词》中有“一片孤城万仞山”之句,此诗中与此意境相似的句子是

哪句?

3.直抒胸臆,写出将士们的思乡报国之情的句子是哪句?

4.抒发将士们壮志难酬的感慨和思乡怀国情怀的句子是哪句

5.指出这首词里的典故是什么?

1B(“寐”都是“睡觉”的意思)

2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3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4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5燕然未勒

不 见

杜甫

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

世人①皆欲杀,吾意独怜才。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

匡山②读书处,头白好归来。

【注释】这首诗写于客居成都初期,杜甫此时辗转得悉李白已在流放夜郎途中获释,遂有感而作。①世人:指统治集团的人。②匡山。指四川彰明县(今江油市)李白早年曾读书于此。

1. 结合诗句,概括诗中李白的形象。

2.阅读全诗,品析作者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1、才华横溢、怀才不遇;纵酒消愁、疏狂自放

2、对好友的挂念;对李白怀才不遇、疏狂自放的哀怜和同情;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

诗歌赏析

天平山

明 杨基

细雨茸茸湿楝花,南风树树熟枇杷。

徐行不记山深浅,一路莺啼送到家。
1、请发挥想像,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诗歌前两句展现的画面。


2、有人认为本诗末句中“送”字用得最为精妙,请说说 “妙”在何处。

1.在绵绵春雨中,楝树开出了淡紫色的花朵,由于沾上了雨珠,显得格外娇艳和滋润。南风轻轻吹拂,在郁郁葱葱的草木丛里,不时露出一树树金黄色的枇杷。
2.“送”字是拟人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回家路上“莺啼”相伴的情景;表现了诗人悠然自得的闲适心情。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