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四
(唐)王昌龄
枫林已愁暮,楚水复堪悲。
别后冷山月,清猿无断时。
1.诗歌抒发了作者的 的感情。
2.对这首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歌第一句点明了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作者的心情。
B.诗歌第二句寄情于物,写出水也被感动而感到悲伤。
C.诗歌第三句中“冷”字点出了张四寂寞与孤独的处境。
D.诗歌第四句中凄清的猿声起到了“悲上加悲”的效果。
1.(送别友人时)寂寞悲伤
2. C
望江南①
李煜
闲梦远,南国②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
【注】①望江南:词牌名。这首词是南唐后主李煜__入宋后所作。②南国:李煜故国南唐,都城在金陵(今南京)。
1.这首词写江南秋景,选取了江山、 、 、明月等典型景物,描绘出南国秋天
的景色。
2.有人评价这首词“朴素自然,没有一句直露地抒情,但又句句融情”,试以末句“笛在明月楼”为例,加以赏析。
答:
1、芦花 孤舟 肃杀、凄寒 【解析】此题考查对诗歌意象的把握。比较简单。
2 、在营造的静谧气氛中,忽闻短笛声声,弥散在明月之下,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通过笛声的凄清反衬出囚居生活的孤寂之感 ,__之恨。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本诗前三联运用设问、对偶和 等修辞手法,热情赞美了泰山神奇秀丽的景色和 的气势
2.尾联“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蕴含着怎样的生活哲理?
1.比喻、拟人、夸张(修辞手法任答一种即可) 高大雄伟
2.只有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才能俯视一切,傲视群雄。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宋代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1.下列对词的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十年生死两茫茫”生死相隔,死者对人世是茫然无知了,而活着的人对逝者呢,不也同样吗?恩爱夫妻,一朝永诀,转瞬十年了。
B.“夜来幽梦忽还乡”,是记叙,写自己梦中忽然回到了思念中的故乡,那个两人曾共度甜蜜岁月的地方。
C.“小轩窗,正梳妆。”那小室,亲切而又熟悉,她情态容貌,依稀当年,正在梳妆打扮。作者以这样一个常见而难忘的场景表达了爱侣在自己心目中的永恒的印象。
D.这首“记梦”词,实际上除了下片五句记叙梦境,其他都是写景的文字。
2.下列对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这首小词中,读不到一句令人感觉“矫情”之语,词语的运用简练凝重。
B.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作者推己至人,设想此时亡妻一个人在凄冷幽独的“明月”之夜的心境,可谓用心良苦。
C.苏轼是宋词豪放派创始人,这首词是他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
D.这首词运用分合顿挫,虚实结合以及叙述白描等多种艺术的表现方法,来表达作者怀念亡妻的思想感情。
1.D
2.C
名著阅读。
造物者一一
倘若在永久的生命中,
只容有一次极乐的应许,
我要至诚地求着:
“我在母亲的怀里,
母亲在小舟里,
小舟在月明的大海里。”
上文是选自《春水》的一首小诗,这首诗把对 的歌颂、对 的
呼唤、对自然的咏叹完美的融合在一起,营造出一个至善至美的世界。其实,名著有时无须长篇大论,方寸之间,却意蕴丰富。《繁星》《春水》就是 (填作者)兼采中国古典诗词和 (填作家姓名)哲理小诗之长,以三言两语抒发内心
的感受和思考,形式短小而意味深长。
母爱 童真 冰心 泰戈尔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请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出“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所展示的画面。
2. “绝胜烟柳满皇都”中“绝胜”是什么意思?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 示例:在细雨的滋润下,小草偷偷地钻出地面,远远望去,大地呈现出一片极淡极淡的青青之色;当你高兴地走近细看时,小草又似乎悄悄地躲了起来,让你看不清什么颜色了。
2. “绝胜”意思是远远超过。运用对比,把早春与晚春的景象相比,表达了作者对早春景色的喜爱之情。
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lěi古代的一种农具)而
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1.翻译下面句子。
①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②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2.宋国人为什么笑这耕者?
1.①兔子跑得很快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而死。
②兔子不可以重复得到,但他自己却被宋国人嘲笑。
2.兔子触株而死是偶然的,这耕者却把它误认为是经常发生的必然现象,自然不可能再得到兔子了。所以被人嘲笑。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 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请找出诗中描写早春特有景象的句子,并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这一诗句中的画面。
2.作者描绘“天街小雨”时说“润如酥”,请你体会其妙处。
1.草色遥看近却无。(画面示例: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远远望去一片浅浅的鹅黄,走近细看,却稀疏得似乎什么也没有。
2.作者把小雨比作酥油滋润过似的,写出了小雨的细密以及给植物带来的润泽,作者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泊秦淮 (唐)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__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这首诗首句描写的画面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2、真正“不知__恨”的是什么人?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1、迷蒙,冷寂。
2、真正不知__恨的是醉生梦死的统治者。全诗表达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睛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下列内容正确的一项是( )
A.两首诗的体裁都属七言律诗。
B.两首诗都体现了雨中的情景。
C.两首诗描写的都是西湖美景,即钱塘湖美景。
D.两首诗的作者,都是我国唐代著名的文学家。
2.《饮湖上初晴后雨》中的“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运用了对仗手法。《钱塘湖春行》中运用同样手法的句子是
, 。
1、C
2、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琢春泥(或者“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