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清英雄夏完淳《别云间》的诗句“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中的“南冠”是 的代称。
囚犯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本诗前三联运用设问、对偶和 等修辞手法,热情赞美了泰山神奇秀丽的景色和 的气势。
2.尾联“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蕴含着怎样的生活哲理?
1.比喻、拟人、夸张(修辞手法任答一种即可) 高大雄伟
2.只有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才能俯视一切,傲视群雄。(意思对即可)
三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略无阙处。 略无:
(2)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良:
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3.《三峡》运用 、 、 的表达方式,写出了长江三峡雄伟壮丽的奇景。
4.文章是如何从不同季节的景象来描写江水的特点的?
1(1)一点没有,完全没有 (2)确实,实在
2.在秋天,每到初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凄凉和寂静,经常有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鸣叫,声音持续不断,非常凄凉怪异。
3.描写 记叙 抒情
4. 夏天,描写江水的迅疾,突出了凶险和疾速的特点;春冬之时,水退潭清,景色秀丽,突出三峡的清丽奇秀;秋季的景色清冷寂静,以高猿哀鸣衬托深秋的凄清,渲染了深秋萧瑟的氛围。
逢入京使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1、作者用什么修辞手法写自己“龙钟泪不干”?“龙钟”是什么意思?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夸张,“龙钟”是形容流泪的样子,这里是沾湿的意思。
2、本诗表达了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山寺夜起
江湜
月生岩石颠,下照一溪烟
烟色如云白,流来野寺前
开门惜夜景,翘首看霜天
谁见无家客,山中独不眠
(1)指出诗中“烟”的特点。
(2)描述颈联和尾联中作者情绪变化的过程。
(1)烟色如白云;流动起来虚无缥缈。
(2)作者打开门对眼前的景色既惊奇又欣喜,抬起头欣赏浩瀚的夜空,联想起自己还是
客居异乡的游子,心情失落。思乡之情愈浓,久久不能入眠。
观书有感(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①全诗以 作比,形象表达了作者 感受。
②全诗生动形象,富于哲理,是“以理语成诗”的佳作,请你就“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两句诗,谈谈你的理解。
①方塘、微妙难言的读书
②只有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
(甲)观沧海 (乙)望岳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两首是分别以 和 字总领全篇。
2、下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都描写了雄伟壮丽的景色。B.都融入了作者浪漫的想象。
C.都具体描绘了事物的景象。D.都抒发了作者的豪情壮志。
1、观望
2、B
水仙子•咏江南 【元】 张养浩
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艾荷丛一段秋光淡。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 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爱杀江南!
1.“卷香风十里珠帘”是倒装句,其正常语序是_________
2.对本曲理解不正的一项是( )
A.全曲前七句写景,最后一句抒情,并点明主旨。
B.抓住江南多水的特点,写出了美丽的水乡风光。
C.采用远近结合、动静结合的方式,描绘了江南美景。
D.“一、两、再三、十”等数词,表现了江南景色的雄奇阔大。
1. 十里香风卷珠帘
2D
阅读下句
【甲】酒酣胸胆尚开张,鬂微霜,又何妨?(《江城子•密州出猎》)
【乙】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诉衷情》)
【丙】了却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1.以上作品都属于___ __(体裁)
2.下列对以上作品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都反映了作者的壮志未酬的悲愤。
B.都表现出作者对前途无望的悲观。
C.都以鬓发的渐白衬托内心的悲叹。
D.都应以深沉、悲壮的情感来朗读。
1.宋词
2. B
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1.前人写诗填词讲究炼字,谈谈诗歌第三句“晴空一鹤排云上”中“排”字表达作用
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你认为诗人眼中“秋日胜春朝”的理由是什么?
1.(1)“排”,在这里是“排开、推开”的意思,形象地写出了黄鹤一飞冲天,仿佛冲破白云阻隔的气势,表现了作者奋发进取的豪情和豁达乐观的情怀。
2.全诗表达了诗人一种激越向上的人生态度。原因是在如此秋高气爽的天气,看见黄鹤直冲云霄,诗人心情豁然开朗,诗情广阔,于是说“我言秋日胜春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