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墨梅
王冕(元)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注释】①墨梅:水墨画的梅花。②洗砚池:写字、画画后洗笔洗砚的池子。
1.诗中的梅花有哪些特点?
2.诗人借墨梅要表达怎样的思想品格?
1【答案】花色淡墨,花香清芬
2【答案】表现了诗人鄙薄流俗,独善其身,孤芳自赏的品格。
阅读杜甫的《绝句二首(其一)》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作于杜甫草堂。
(1)诗的前两句选用了哪些意象描绘了春天的景象?
(2)请赏析诗句“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的表达效果。
(3)诗歌描写的景物主要有什么特点?反映出诗人当时怎样的心情?
(1)“迟日”、“江山”、“春风”、“花草”。
(2)这两句话,既描绘出燕子翩飞的动态,又勾画出鸳鸯静睡的姿态。一动一静,相映成趣。飞燕的繁忙蕴含着春天的勃勃生机,鸳鸯的闲适则透出温柔的春意,
(3)色彩明丽,充满生机,柔美和谐(答对一点即可),反映了诗人看到初春自然界一派生机、欣欣向荣景象的喜悦之情。
(一)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唐】刘长卿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屐痕。
白云依静渚,芳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
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注释】渚(zhǔ):水中的小洲。
1. 诗人眼中常山道人隐居地周围环境的特点怎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景中有情”是这首诗的艺术特点,请对第三联做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清幽、静谧
2. 新雨过后松色青翠、清新宜人,人随峰回路转的山道,缘山探寻水源,表现诗人惬意自得、自在恬淡之情。
阅读下面的诗歌
丹阳送韦参军 【唐】 严维
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1.简析“秋”字在“一别心知两地秋”中的表达效果。
2.请从内容情感和结构上体会第三句诗中“望”字的妙处
3.这是一首送别诗,“寒鸦飞尽水悠悠”意境深远,这与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 , ”一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1.“秋’字表面上写时令,实际上表达人的情绪,萧瑟的秋景增添了离情别绪。
2.“望”字传神地写出思念的神态以及绵绵的忧思;
由“望”自然地带出下文“寒鸦飞尽水悠悠”的景象。
3.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品析最后两句诗。
1.陶渊明酒后真言,对自己隐居生活很满意,心灵安逸,远离世俗烦恼,宁静安祥的心态。
2.最后两句诗人写出了面对良辰美景神往而又迷惘的情形。
阅读李煜的《虞美人①》一词
春花秋月何时了②,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③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注】①虞美人:词牌名。本篇为词人降宋后囚居汴京时所作。②了:完结。③雕栏玉砌:雕花的栏杆和白玉一样的台阶,这里借指帝王的豪华宫殿。
1.(1)词中表达物是人非之感,传达无限怅恨之叹的句子是:
, 。
(2)“春花秋月”为什么会使李煜发出“何时了”的感慨?请简要说说。
2.王国维评价末二句时说:“真可谓以血书者也。”你能说说这两句如此感人的原因吗?
1.(1)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答“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也可)
(2)“春花秋月”比喻美好的事物。作为__之君,这些曾经美好的事物与现实形成对比,让他触景伤情,勾起了对往昔美好生活的无限追思。
2.这两句以实写虚,以水喻愁,使抽象的情感显得形象可感;写出了__之痛的深广无边、无穷无尽
阅读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完成后面小题。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①词的上阕突出观猎盛况的的一个词是“________”。
②“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有什么含义?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2.对这首词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的上阕描绘打猎的壮阔场面,下阕抒发由打猎激发出来的胸襟抱负。全词由实而虚,由叙事而抒怀。
B.苏轼作此词时正值壮年,而以老夫自称,是因为作者心怀壮志却仕途坎坷,深感岁月易逝,人生易老,所以才要“聊发少年狂”。
C.作品融叙事、言志、用典为一体,调动多种艺术手法,表现了作者宝刀未老、志在千里的爱国豪情。
D.此作是东坡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它对晏殊词风的形成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苏、晏二人成为了宋朝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
1.①倾城 ②这是词人以魏尚自喻,意思是说,什么时候朝廷能像派冯唐赦免魏尚那样起用自己呢?运用典故,使表达委婉含蓄
2.D
某班围绕下面一首诗开展诗歌诵读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我微笑着走向生活
汪国真
我微笑着走向生活,
无论生活以什么方式回敬我。
报我以平坦吗?
我是一条欢乐奔流的小河。
报我以崎岖吗?
我是一座大山庄严地思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报我以不幸吗?
我是一根劲竹经得起千击万磨!
生活里不能没有笑声,
没有笑声的世界该是多么寂寞。
什么也改变不了我对生活的热爱,
我微笑着走向火热的生活!
(选自《汪国真精选集》)
(1)朗诵诗歌要把握节奏,请用“/”为下面诗句标明停顿。(要求:标两处,标在恰当位置)
什 么 也 改 变 不 了 我 对 生 活 的 热 爱
(2)调皮的张明明将抄在黑板上的诗悄悄擦去了两句。请根据画波浪线诗句的内容和句式的特点,发挥想象,在横线上补写出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朗诵完这首诗后,马龙同学对最后两句深有感触:“什么也改变不了我对生活的热爱,我微笑着走向火热的生活!”为了帮助同学们理解这两句诗,你能帮他列举一则名人战胜挫折的事例,并加以印证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老师指定羞涩胆小的婷婷同学为大家朗读这首诗,可她站在讲台上,怎么也张不开口。请你写几句话,鼓励她大胆地把这首诗读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什么/也改变不了/我对生活的热爱 (2)示例:报我以幸福吗? 我是一只凌空飞翔的燕子。 (3)示例:司马迁遭受宫刑之后,发愤著书,写出了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名著《史记》。司马迁微笑着走向生活,赢得了后人的敬仰。 (4)示例:婷婷同学,不敢在讲台上诵读是你人生的一道坎,成功跨过去,你会发现一片灿烂的天地,那里有你的自信,有你的荣耀。婷婷,用你最美的嗓音大胆去读吧,你失去的将是怯懦,收获的将是成功!
山坡羊·潼关怀古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踟蹰。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1.从炼字的角度赏析“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2.请谈谈你对“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理解。
1.“聚”字赋予静止的峰峦以动态感,用拟人的手法,使人仿佛看到群山竞向潼关奔来的情景;“怒”字则生动形象地表现出黄河波涛汹涌的情态。
2.一个朝代兴起,大兴土木,受苦的是老百姓;一个朝代灭亡,战争频繁,受苦的还是老百姓。这句话以极其简练的语言表现了一个历史主题: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无论怎样改朝换代,人民依然过着痛苦的生活。(或,表现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对封建统治者热衷于争权夺利而不顾人民死活的鞭挞。)
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词的上片中“狂”和“卷”两个字用得极其精妙,请任选一个字进行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片画线句“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引用了典故,有何用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示例:“狂”字是本诗的诗眼,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下文的内容均为围绕“狂”字展开,出猎场面的壮观,作者不服老自比孙权的豪迈,希望重获重用为国效力的壮志等都是“狂”的具体表现。
2、表达了词人希望朝廷委以重任,重新得到朝廷重用、为国效力的强烈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