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1、一二句写出了“海棠树”怎样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2、诗的三四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给人以怎样的哲理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枝繁叶茂,嫩绿,含苞待放,生机勃勃。

2运用了反衬(对比或衬托)的表现手法,用桃李的争奇斗艳,反衬海棠的“惜芳轻吐”, 启示人们,太早的炫耀,过于急切的追求,虽然可以在眼前给我们一种陶醉的幻境,但这种美丽是短暂难以持久的。

阅读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回答问题。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根据要求,概括这首诗四联的内容(不超过6个字)。

首联:回首坎坷经历;颔联: ;颈联: ;尾联:谢友赠诗酌酒。

(2)“诗言志,词言情”,这首诗的颔联借用了两个典故,这些典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归来后的感慨   积极面对未来

(2)对亲旧凋零的伤痛、人事全非的怅惘,暗示贬谪时间之久,表现了对世态变迁的怅惘心情。

题平阳郡汾桥边柳树

岑参

此地曾居住,今来宛似归

可怜汾上柳,相见也依依

【注释】①平阳郡,今山西省临汾。②宛似:好像。归:回到家里。③可怜:可爱。④依依:形容柳树对人依依惜别的情态。

1.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此诗言简意长,语浅情深,首句“此地”,即题中的“平阳郡”,紧扣题目。

B.一、二句“曾居住”“今来”等词语表明是故地重游。

C.第三句“可怜”一词让人想象柳树的憔悴不堪的情态,表达作者的深切同情与惋惜。

D.第四句用“也依依”几个字,写重返旧地时难以割舍的情怀。

2.下列对这首诗理解和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

A.第一、二句叙重游,表达了诗人旧地重返的欣喜之情。

B.第三句“可怜”一词直抒胸臆,传达出柳树的娇娜可爱。

C.第四句运用拟人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诗人依恋不舍的情怀。

D.全诗通过虚写柳树,创造了生动美好的艺术形象。

1C

2D

暮春

翁格【清】

莫怨春归早,花余几点红。

留将根蒂在,岁岁有东风。

1.首句中“怨”字的含义是什么?

2.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

1、怨:抱怨(埋怨,怨恨)

2、诗歌表达了诗人不因时光流逝而慨叹,积极乐观、不断进取的人生态虚

雨过山村   (唐·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   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   闲看中庭栀子花。

1、诗的前一、二句写出了山村怎样的特点?

2、古典诗词讲究炼字,末句中的“闲”字用得好, 好在哪里?

渔家傲·秋思

(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幛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幽幽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中描写了什么景物?在词中起到什么作用?

2.结句“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运用了互文手法,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 重重叠叠的山峰里,长烟直上,落日斜照,孤城紧闭,描绘出一幅壮阔苍茫的边塞黄昏景象。起到了烘托气氛,突出戒备森严、战事吃紧的特点。 .

2. 表达了词人思念家乡、功业难成的哀伤,也含蓄地表达了他对于朝廷腐朽、软弱,不修武备、不重边功的愤懑不平。

过 湖  

俞桂

舟移别岸水纹开,日暖风香正落梅。

山色蒙蒙横画轴,白鸥飞处带诗来。

1、下面对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诗的第一句可以看出,这首诗描写的是诗人离别家乡时看到的美景。

B.由“日暖”“风香”“落梅”等词语可以推断出这首诗描写的季节是春天。

C.诗中描写的山,具有一种朦胧美。

D.“白鸥飞处带诗来”一句表现了诗人诗兴大发。

2、下面对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中写景的角度有视觉、嗅觉。

B.从写景的手法来看,动静结合,富有生机。

C.诗中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愉悦。

D.这首诗写景的顺序是由远及近。。

1.A  

2.D    

阅读下面一首诗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①, 来从楚国游②。 山随平野尽, 江入大荒流③。

月下飞天镜④, 云生结海楼⑤。 仍怜故乡水⑥,万里送行舟。

注释:①荆门:荆门山,在今湖北宜都西北,长江南岸。②楚国:今湖北、湖南一带。

③大荒:广阔的原野。④天镜:比喻明月。 ⑤海楼:即蜃楼,海上形成的一种幻景。

⑥故乡水:指长江,来自作者的家乡四川。

1.赏析颈联“月下飞天镜”句中“飞”字的妙处。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1. “飞”字,动感十足,神韵完备,既写出了“月亮走,我也走”的如影随形之感,又唤起诗人童话般的美妙联想。生动形象。

2.对故乡的依恋和思念之情。

溪居

柳宗元

久为簪组累,幸此南夷谪。

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

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

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

【注释】①簪组:官宦。②南夷:南方少数民族或其居住的地区,这里指永州。③榜:船桨。这里用作动词,划船。

1.下面对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在首联中把被贬谪的不幸称之为幸,蕴含了自我解脱的情感。

B.中间两联描写了在永州的生活,充满了闲适的气息。

C.尾联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悠然自得、乐在其中的形象。

D.诗中抒发了诗人壮志难酬、渴望被重用的情感。

2.下面对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中描绘了永州的优美风光,诗人为独享这种风光而感到庆幸。

B.“永”字表明了作者对勾心斗角的官场生活充满厌倦。

C.颔联、颈联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为读者勾画了一幅幅田园生活的图画。

D.全诗清丽简练,含蓄深沉,意在言外,耐人寻味。

1、D  

2、A  

诗词赏析

客路青山下,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 王湾《次北固山下》 )

1.颈联中的哪两个字形象生动地体现了自然时序交替的哲理?

2.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生、入

2.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客游他乡的羁旅之情,表达出作者放眼山川的宽阔博大的胸襟。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