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现代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黄河颂 (歌词节选)
  我站在高山之巅,
  望黄河滚滚,
  奔向东南。
  惊涛澎湃,
  掀起万丈狂澜;
  浊流婉转,
  结成九曲连环;
  从昆仑山下
  奔向黄海之边;
  把中原大地
  劈成南北两面。
  啊!黄河!
  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五千年的古国文化,
  从你这儿发源;
  多少英雄的故事,
在你的身边扮演!
(1)诗句“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中“望”字,把它换成“看”字好不好 为什么
(2)作者借歌颂黄河表达了什么感情 今天学习这首诗有什么现实意义

【小题1】不好。“望”字表示向远处看;而“看”的距离较近,与整首诗的气势不符。 【小题1】诗人借歌颂黄河歌颂我们的民族,激发广大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以英雄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中国;今天学习这首诗可以激起中华儿女建设强盛祖国的豪情。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1.诗中的“闻折柳”是什么意思?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1.听到《折杨柳》笛曲

2.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天净沙·春

白朴

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①,杨柳秋千院中。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②。

【注释】① 帘栊:带帘子的窗户。②飞红:花瓣飞舞,像落花。

1、画线句展示了一幅 的美丽画面。

2、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有“小桥流水人家”之句,它和这里的“小桥流水飞虹”所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寒灯、断雁、归梦、家书

2诗中抒发了作者孤寂的心情和对家乡的深切思念。

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1.第二句中的“渺茫”一词在诗中有什么含义?

2“春江正渺茫”与“征帆何处泊”形成强烈的对比,突出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1、渺茫”一词从字面上来看是描写眼前景:春江上烟波浩淼,雨雾蒙蒙,其实是写诗人心中的茫然

2、阔大的背景衬托出一片征帆的渺小,真有点担心那征帆晚来找不到停泊的处所,表现出诗人对朋友一片殷切的关心。揣度行踪,可见送者的心追逐友人东去,又表现出一片依依惜别之情。

阅读《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 对这首诗的文体类型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 乐府诗 B. 五言绝句 C. 五言律诗 D. 古体诗

2. 对这首诗所写内容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 此诗写冬末春初、作者舟泊北固山下时看到的两岸春景。

B. 题目中的“次”,本是“停驻”之义,这里指“停宿”在北固山下的旅店之内看到的景物。

C. 这首诗写了春天时春意盎然的景致。

D. 这首诗借景抒情,抒发了怀才不遇、内心苦闷之情。

3. 下列对诗句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 首联以对偶句发端,写神驰故里的飘泊羁旅之情怀。

B. 颔联写在“潮平”、“风正”的江上行船,景色恢弘阔大。

C. 颈联写拂晓行船的情景,对仗工整,隐含哲理,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慨叹。

D. 尾联以归雁传书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

4. 下列诗句中不含哲理的一句是

A.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B.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C.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D.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1. C 

2. A

3. C 

4. B

渔家傲 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这首词的上片描写 ,以一个“ ”字统领全部景物特点。

2.结句“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运用了互文手法,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边塞秋景  异

2.表达了词人思念家乡、功业难成的哀伤,也含蓄地表达了他对于朝廷腐朽、软弱,不修武备、不重边功的愤懑不平。

池鹤

白居易

高竹笼前无伴侣,乱群鸡里有风标。

低头乍恐丹砂落,晒翅常疑白雪消。

转觉鸬鹚毛色下,苦嫌鹦鹉语声娇。

临风一唳思何事?怅望青田云水遥。

1. “临风一唳思何事?怅望青田云水遥。”两句表达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

2本诗的吟咏对象是“池鹤”,诗人为何要写到群鸡、鹦鹉等鸟?

1、诗人对仕宦生活的厌倦与无奈。(意对即可)

2、诗人用群鸡、鹦鹉等禽鸟反衬丹顶鹤的品格与超凡的风姿。(意对即可)

(2015年四川泸州中考)作文

请以“原来,这里还藏着 ”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

(1)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

(2)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

(3)要有真情实感;

(4)不得抄袭、套作,不少于600字;

(5)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竹里馆》唐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1. 苏东坡评王维的诗是“诗中有画”,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诗中所展现的画面。

2. 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月夜,诗人独自坐在幽深静谧的竹林里,又是弹琴,又是高声长啸。竹林深深,没有人知道诗人在这里,只有皎洁的明月透过茂密的竹子照射过来,洒在诗人的身上,也洒在诗人的琴上。

2.表达了诗人宁静、淡泊和愉悦的心情。

阅读下列古诗,简要回答后面的问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 全诗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赏析“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表现了诗人高远的志向、豁达的情趣和旷达的胸怀 ,同时也充满了对朋友真挚的情谊。

2. 只要彼此了解,心心相连,那么即使远隔千山万水,也像近邻一样。诗句一扫送别诗的伤感,气势豪迈,意境开阔。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