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赏析。阅读杜牧的《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这首绝句,前两句写_____________,后两句发_____________
2.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千百年来成为脍炙人口的名句,你是怎样理解这两句诗的?
1.兴感之由 感慨议论
2. 作者并不从正面写赤壁之战的过程及其在政治上的后果,而是反说其事,并以两位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重大影响。或:二乔的命运在这里形象地代表了东吴的命运,以小见大,深刻警策。
春行即兴 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注释】①宜阳:县名,即唐代福昌县城,宜阳位置很重要,唐代最大的行宫之一──连昌宫就坐落在这里。②李华因在安禄山陷长安时受伪职,被贬为杭州司户参军。而此诗正写于安史之乱平息后不久。
1、首句的“草萋萋”写出了怎样的景象?
答:
2、请结合诗歌三、四两句,试分析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
1、大地荒芜,杂草丛生,萧条冷落,荒凉凄清的景象。
2、春山路上,山花虽烂漫,鸟语也喧喧。但“花自落”,无人知晓,落得寂寞;“鸟空啼”,无人欣赏,啼得凄清。以乐写哀,以闹衬寂,更突出了山路之荒寂,表达了诗人对大好河山的落寞惆怅之感。
归园田居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1.运用想象,描绘“带月荷锄归”的景象。
2.诗人希望“愿无违”,联系他的境遇理解“愿”的内涵。
1.例:劳动归来的诗人虽然独自一身,却有一轮明月陪伴。月光洒遍田野,诗人肩扛一副锄头,穿行在齐腰深的草丛里,沿着田间小路往家走。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月夜归耕图啊!其中洋溢着诗人心情的愉快和归隐的自豪。
2.诗人要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像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中迷失自我,希望保持心灵的纯净来享受自然田园的乐趣。
《渔家傲》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幛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幽幽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对这首词分析不恰当的一项。( )
A.词的上阕写的是“落日孤城”的边塞景象。
B.词的下阕表现了将士们在艰苦抗敌的同时怀念家乡的心情
C.“人不寐”三字突出地反映了当是孤城危急的战况。
D.这首词基调悲壮,意境开阔,风格和“苏辛”相似。
2、“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抒发了将士们怎样的情怀?
1 C“人不寐”是由于一心报国和思乡的情绪难以融合所致,并非战事危急。
2抒发了将士们壮志难酬、思乡忧国的 情怀。(言之成理即可)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易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诗人借“ ”的典故,表达了思念故友的感情,“烂柯人”的典故,表达了 。
(2)对这首诗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首联中的词语“凄凉地”“弃置身”,暗含诗人长期谪居的痛苦和抑制已久的愤激心情。
B.颔联写诗人回到了久别的家乡,虽人事全非,心里却有欣慰之情。
C.颈联“沉舟”和“病树”是比喻久遭贬谪的诗人自己。
D.尾联点明酬赠题意,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
(3)颈联“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为人所称赞。试从诗人的思想感情和蕴含的哲理两个角度,说一说你的理解。
答:思想感情:
哲理:
(1) “闻笛赋”;表达了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
(2) B
(3)思想感情:表现了诗人身经危难,仍保持坚定的意志和积极乐观的精神。(或“虽身经危难却不消极气馁,而是保持积极进取的乐观精神和百折不回的坚强毅力”)
哲理:告诉人们:旧事物必将消逝,新事物必将发展起来,社会在前进,前景无限美好。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第二联中,诗人为什么写到“柳絮”“浮萍”?说说你的理解
2.结合诗歌内容,谈谈你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一句的理解。
1.示例:“柳絮”、“浮萍”的漂泊不定都给人以飘零流落之感。国家危在旦夕就像狂风中翻飞的柳絮,个人遭遇命运的浮沉好像暴风雨中的浮萍。诗人用这样两个景物设喻,形象地表达了对国运衰微、个人命运多舛的悲痛之情。
2.人生自古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史册。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的赤胆忠心和崇高的民族气节。
(2016年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五四制)九年级上学期期中)
雨后池上
刘 攽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1、 这首诗中从哪些方面表现了“雨后”二字?
2、 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对该作品进行赏析。
1、①池塘水面上涨;②池水更清澈;③杨树上缀满雨珠。
2、示例:一是运用比喻修辞手法:把经春雨洗涤过的池面比作经人轻磨拂拭过的明镜,极其形象地写出了春雨过后池上异常平静、明净的状态。二是动静结合,构成对比:前两句写出了雨后池上春景的静态美;后两句由静而动,进一步写雨后池上的动态美。以静显动,以动衬静,相得益彰。
(2016届湖南省衡阳市逸夫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诗词鉴赏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 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从表现手法看,该诗叙事、抒情相结合。
B.该诗处处表现诗人的喜悦之情,可以说“无一字不喜,无一字不跃。”
C.从诗的内容看,该诗同《春望》相同,都表现诗人忧国伤乱的感情。
D.该诗是一首七言律诗。
2、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C
2、表达诗人在听到官军收复失地之后的喜悦心情。
(2016届江苏省江阴市暨阳中学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阅读上面的一首古诗,回答问题。
天涯
李商隐
春日在天涯,天涯日又斜。
莺啼如有泪,为湿最高花。
(1)诗一、二句中的两个“天涯”分别怎样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第三、四句诗,具体分析诗人的思想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⑴首句中的“天涯”泛指家乡以外的极远之地;第二句中的“天涯”特指具体的天边。
⑵莺啼哭的泪水打湿了最高处的花,含蓄地表达了作者伤春悲己的忧伤之情。
(2016届辽宁省葫芦岛市海滨九年级上学期期中) 阅读与理解
诗词赏析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 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题目中的乐天指的是____。
2、 对这首诗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
A.首联续写自己谪居在巴山楚水这荒凉的地区,算来已经二十三年了,与朋友一来一往之间显示出推心置腹的亲切关系。
B.颔联用王质烂柯的典故,既暗示了自己贬谪时间之长,又表现了对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之后生疏而惆怅的心情,含义十分丰富。
C.颔联以“沉舟”“病树”自喻,固然不无惆怅,但也颇为豁达。后来赋予这句话以新的意义:新事物终将取代旧事物。
D.尾联点明酬答白居易的题意。意思是说,今天听了你的诗歌不胜感慨,姑且借酒浇愁吧。
1、(1) 刘禹锡 白居易
2、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