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案,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注:公元765年,杜甫迫于无奈辞官离开草堂,乘舟东下,途中写下了这首诗。

1、这首诗的前两联描写了“旅夜”的情景,其中描写近景的一联是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1.细草微风案,危樯独夜舟

2.此诗写于作者漂泊途中。通过旅夜所见星变、月涌的壮阔景象的描写,抒发了作者自己身世不遇、漂泊无定的感情。

【甲】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乙】题破山寺后禅院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1、 《山居秋暝》的作者是 。从诗歌形式上分,上面两首诗属于近体诗中的

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两首诗作为山水田园诗,都描写了清新、宁静的优美图景。

B.两首诗都反映诗人寄情山水、追求淸静隐逸生活的理想。

C.两首诗中的“空”字都隐隐地表达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之感。

D.情感表达上,甲诗在尾联直抒胸臆,乙诗则显得更为含蓄。

1、王维;五言律诗

2、C

古诗赏析

送友游吴越 杜荀鹤

去越从吴过,吴疆与越连。有园多种桔,无水不生莲。

夜市桥边火,春风寺外船。此中偏重客,君去必经年。

1、这首诗表现了吴越之地哪些特色?

2、“夜市桥边火”,请赏析“火”这个字的妙味。

1、江南水乡,风光秀美,物产丰饶,市镇繁荣,民风淳朴。

2、“火”字,既可使人想象夜市繁荣、热闹的景象,而“火”与桥下的水相映照,波光粼粼,更增添诗情画意。

白梅

王冕(元)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风起,散作乾坤万里春。

①著:放进,置入。②混:混杂。芳尘:香尘。③乾坤:天地。④桃李:桃花和李花

1. 在这首诗中,作者选取的意象是什么?突出了它的哪些特征?

2. 作者主要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作者选取的意象是梅花;突出了它耐寒(冰雪林中著此身)、清高(不同桃李混芳尘)、报春(散作乾坤万里春)的特征 

2.主要运用了托物寓意/托物言志/衬托(用冰雪衬托梅之坚毅)、对比(用桃李对比以显示梅之高洁守志)的手法;诗人以梅自况,借梅花的高洁来表达自己坚守情操,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格远志

选出对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赏析有误的一项( )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作者是被称为“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 B:第一句点出了送别的地点,第二句则把读者的视线引向了杜少府即将赴任之地。 C:颔联写离情别意,重在点出相同之处,即同为宦游人。 D:尾联紧承颈联而来,诗人嫌弃杜少府在临别之时像小儿女一般哭鼻子、抹眼泪。

题扬州禅智寺
杜牧
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
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注:写这首诗时,作者的弟弟患眼病寄居扬州禅智寺,杜牧携眼医前往扬州。按唐制,作者因假逾百日而离职。

(1)古诗很讲究炼字,请选取这首诗中“青苔满阶砌”的“满”,简析其表达效果。

(2)这首诗的尾联运用了衬托手法,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并说说本诗反映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1) “满”字写石阶上青苔之盛,侧面表现来人之稀,烘托了气氛之冷清。

(2)末句写“歌吹”,是以乐衬哀,用热闹的扬州来作陪衬,以扬州的歌舞喧闹、市井繁华来反衬禅智寺的静寂落寞,这首诗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身世感慨与凄凉情怀,突出了诗人孤独凄清和失落的心境。

(一)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1.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运用了 的修辞。

2.赏析“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1.顶针(连珠)

2. 运用了互文的修辞,将军和壮士们经过多年征战有的光荣殉国,有的载誉而归。这句话既表明战争时间长,又表现了战争的残酷,衬托出花木兰参军的艰辛,歌颂了木兰替父出征的孝心。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题。

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首联写了作者个人和国家的两件大事:

2.结合我国历代名人志士对待生死的价值观,举例谈谈你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理解。

1.参加科举而走入仕途和起兵抗元。

2.人难免一死,为拯救祖国而死,一片丹心垂于史册,映照千古,诗句表明了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如: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慨。

征人怨 柳中庸(唐代)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注:金河、青冢、黑山,都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青冢,是王昭君的坟墓,当时被认为是远离中原的一处极僻远荒凉的地方。

1、赏析前两句中的“岁岁”、“朝朝”有什么表达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全诗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1.用了叠音词,富有韵律感,增强表达效果,写出了征夫守边时间的延续(时间之长)和天天战争不息的生活。

2、表达征夫长期守边,东西辗转,不能还乡的怨情

登科后 孟郊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注】这首诗是孟郊四十六岁进士中第之后而作。

1.请解释 “龌龊”、“放荡”在本诗中的含义

2.“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1、龌龊:指处境不如意,思想上拘谨局促。放荡: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2.描绘出诗人中第后神采飞扬的得意之态,酣畅淋漓地抒发了他心花怒放的得意之情。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