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诗歌

滁州西涧/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1)诗的第一句表明了作者对涧边草的什么情感?最能体现这一情感的是哪个字?

(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情感:喜爱体现情感的字是:怜

(2)表达了诗人闲适恬淡的胸襟和脱俗归隐的情怀。

阅读《破阵子》一词,回答6-7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6. 词中哪两个细节表现了词人虽赋闲在家仍眷恋沙场的情结?

7. 请说说文中画线句的含义及其作用?

[3b71ce84b8294da3.jpg]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春 雪

[唐]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1.第二句中的“惊”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2.三、四两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赏析。

1.表达了诗人终于见到春色的惊讶、欣喜之情。

2.解析:抓住“嫌”和“穿”“作飞花”来把握修辞,分析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运用拟人修辞手法,赋予白雪以人的灵性,把初春的景象写得富有情趣。

(一)寿阳曲·远浦帆归   

夕阳下,酒旆闲,两三航未曾着岸。落花水香茅舍晚,断桥头卖鱼人散。

【注释】酒旆(pèi):酒店的旗帘,酒家悬于门前以招徕顾客。

1.全诗境界清淡闲远,前三句中 是近景。 是远景,近景远景相得益彰。

2.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1.酒旆、夕阳、两三航

2.渔人晚归  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华子岗

裴迪

日落松风起,还家草露晞。

云光侵履迹,山翠拂人衣。

1.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日落松风起,还家草露晞”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品析“山翠拂人衣”一句中“拂”字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落日西下,松风吹拂,漫步在回家的山间小道上,路边小草上的露珠早已挥发殆尽了。

2.运用拟人,将山林翠色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山林翠色轻拂着诗人的衣襟,仿佛对诗人眷恋不舍,衬托出诗人对华子岗美丽景色的喜爱和深深留恋之情。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0.全诗以“行”为线索,从“孤山寺北贾亭西”起,到“ ”终。以“ ”说明自然美景美不胜收,诗人意犹未尽的感受给读者无穷的回味。(请用诗中的原句作答)

11.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2.颔联中有两个动词用得极妙,请找出来作简要赏析。

①颔联中两个用得极妙的动词:

②赏析:

[d5a5dc398af2c96b.jpg]

阅读古诗文

【古诗赏析】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0.“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两句,揭示了作者和征人们怎样的共同心理?(2分)

【古文阅读】

(甲)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唐)太宗谓侍臣曰:“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不足,征求无已,兼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亡灭。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百姓安乐。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 (节选自《贞观政要》)

【注释】①侍臣:身边的大巨。京师:京城。此指隋朝京城大兴(令陕西西安市)。③炀帝:指隋朝末代皇帝杨广。④孜孜:勤恳的样子。⑤稔(rn):丰收。

1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时时而间进____ (2)故夙夜孜孜____

12.翻译下列语句。

(1)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2)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

13.甲乙两文谈论的都是治国问题,甲文中齐国“战胜于朝廷”的原因是____

乙文中唐太宗的治国之道是 。(用自己的话表述)

[f143fcd8c07e3cbb.jpg]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20-21题。(共4分)

己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眷泥更护花。

20.请描述诗歌前两句所展现的情景。

21.从运用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d8ccb0c390a7f999.jpg]

下列甸句子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提出了一个与事实相反的假设,以江东二乔的命运影射国事,借古讽今,可见诗人构思之奇特。 B:“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句式整齐,节奏分明,音韵和谐,视觉上给人以齐整之美,听觉上给人以音乐之美。 C:“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彻),影布石上”明写鱼,暗写水。整句无一“水”字,但澄澈的潭水如在眼前,这是典型的对比手法。 D:“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运用了白描的手法,抓住景物的突出特征,“一痕”“一点” “一芥”“两三粒”,高度概括,宛如中国山水画,寥寥几笔,传达出景物的形与神。

20.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5分)

月 夜

【唐】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早 行

【宋】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注】①阑干:这里指横斜的样子。②偏知:才知。③驼褐:用兽毛制成的上衣。

(1)《月夜》描写的是 时节的景象,《早行》描写的是 时节的景象。(2分)

(2)两首诗的最后两句都运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请作分析。(3分)

[67c40afb780b252f.jpg]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