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城的灯火,好似一只梦幻曲,令人心醉神迷。”中所用辞格是()

A:通感 B:拈连 C:比拟 D:移就

到处都是假药,真让人伤脑筋。

A:头疼 B:生病 C:伤心 D:生气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0、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2分)

(1)欣然起行( ) (2)无与乐者( )

(3)至承天寺( ) (4)相与步于中庭( )

21、翻译下列句子。(2分)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2、对文章的分析,说得不正确的一项( )(2分)
A.、运用比喻描写月色,独具匠心,十分精妙,真可谓如诗如画,一个宁静淡雅的境界,真让人心醉神迷。   
B.、这篇短文,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透露出作者在遭贬谪中的那种凄凉、孤寂的特殊心境。 
C.、这篇随笔性的小品,叙事简洁,写景如绘,而抒情则寓于叙事、写景之中。叙事、写景、抒情又都集中于写人;写人又突出一点“闲”。     

D.、本文语言简洁、准确、形象,作者观察事物细致入微,抓住了佳境瞬间最敏感的特征,以极其少的文字,包罗较多的内容,凝练含蓄。

23、“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句中蕴含着作者怎样微妙而复杂的思想感情?(3分)

24、文中“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显然与实际不符,因为并非每夜都能见到月色,每处都有竹柏。你又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3分)

20、(1)高兴的样子(2)想到(3)于是(4)一起,共同

21、(1)月色洒满庭院,如同积水自上而下充满院落,清澈透明,水中水藻、荇菜交叉错杂,原来那是竹子、柏树的影子。

(2)那个夜晚没有月色?那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只是缺少像我们这样的两个闲人罢了。

22、B       23、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欢喜、漫步的悠闲、寻求解脱的旷达······各种难言之情尽在其中。

24、月光虽非夜夜明,竹柏亦非处处有,但大自然的美景却时时能觅,处处可见。只要心胸开阔,淡泊名利,无论到哪里,都能在美好的大自然中享受到无穷乐趣。

写作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不管是生活在喧闹的都市,还是生活在宁静的乡村,每个人对大自然都会怀有浓浓的依恋之情。也许是仰望当空皓月,也许是喜欢观赏万顷碧波,也许是流连田间小路,也许是谛听枝头蝉鸣……自然的美妙让你心醉神迷。

请以“__________让我陶醉”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根据上述提示,在横线上填上相应内容,补全题目;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作文不管是生活在喧闹的都市,还是在宁静的乡村,每个人对大自然都会怀有浓浓的依恋之情。某一次走进自然的行动,会给你留下难忘的记忆:也许是观赏万顷碧波,也许是留意田间小路,也许是仰望当空皓月,也许是谛听枝头蝉鸣……自然的美妙让你流连忘返,心醉神迷。

请以“《 让我陶醉》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要求:①在横线处补充你要写的内容,使题目完整,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②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③文中不出现真实人名、校名、地名。

写作与表达(50分)

某一次走进自然的行动,会给你留下难忘的记忆:也许是观赏万顷碧波,也许是留意田间小路,也许是仰望当空皓月,也许是谛听枝头蝉鸣……自然的美妙让你流连忘返,心醉神迷。

请以“________让我陶醉”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根据上述提示,在横线上填上相应内容,补全题目;文体不限,自行立意;不少于600字。

按中考评分要求。

某一次走进自然的行动,会给你留下难忘的记忆:也许是观赏万顷碧波,也许是留意田间小路,也许是仰望当空皓月,也许是谛听枝头蝉鸣……自然的美妙让你流连忘返,心醉神迷。

请以“________让我陶醉”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根据上述提示,在横线上填上相应内容,补全题目;文体不限,自行立意;不少于600字。

略。

不管是生活在喧闹的都市,还是在宁静的乡村,每个人对大自然都会怀有浓浓的依恋之情。

某一次走进自然的行动,会给你留下难忘的记忆;也许是留意田间小路,也许是仰望当空皓月,也许是谛听枝头蝉鸣,也许是惊叹霜打枫叶……自然地美妙让你流连忘返,

心醉神迷。

请以“__________让我陶醉”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在横线上填上相应地内容,补全题目。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亲爱的同学,不管你生活在喧闹的城市,还是居住在宁静的乡村,不管你身处异地,还是久居故乡,倘若你能静下心来,你就会感到生活的多姿多彩,就会对生命怀有深深的依恋。你会被自然界的美景陶醉,会被一棵草一朵花打动,会被身边的一个人一件事感染……生活的美妙让你流连忘返,心醉神迷。

请以“________让我陶醉”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根据上述提示,在横线上填上相应内容,补全题目。

②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学校名。

下列熟语运用正确的一组是

A:“落月摇情满江树”,这句话的“摇情”——不绝如缕的思念之情,将月光之情、游子之情、诗人之情交织在一片,洒落到江边的树上,令人心醉神迷。 B:离家出走的小燕来到公园电话亭,给妈妈打电话:“妈妈,我成了断线的风筝,无家可归了。” C:教师指导学生复习时,一味地让学生盲目地做题,消极地对答案,使学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以致丧失了思辨能力。 D:冬天,因气温骤降,十里长亭形成了壮观的雾松,道路两旁的树木银装素裹,冰清玉洁,给江城增添了无穷的魅力。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