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 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1.文中用 一词形容柳树的翠绿晶莹,突出它的颜色美。
2.这是一首咏物诗,请简要说明这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1.碧玉
2.对春天的赞美与对大自然生机无限、鬼斧神工的感叹,表达对春与大自然的喜爱。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 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 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 徒有羡鱼情。
1.诗的尾联“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意思是说,看着人家垂钓,自己只能白白地产生羡鱼之情了。这里隐喻自己 ,言外之意是 。
2.“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二句,笔力千钧,备受后人赞赏。请作简要赏析。
1.想做官而没有途径 希望张丞相能助一臂之力
2.云梦大泽水气蒸腾,洞庭湖的波涛摇撼着岳阳城,运用对偶,表现了洞庭湖的壮观景象和雄伟气势。
秋山(其二)
(宋)杨万里
乌桕①平生老染工,错将铁皂②作猩红。
小枫一夜偷天酒,却倩③孤松掩醉容。
【注】①乌桕树: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秋季颜色由绿变红。《长物志》:“秋晚叶红可爱,较枫树耐久,茂林中有一两株,不减石径寒山也。”②铁皂:暗褐色 ③倩:请,央求。
历代以秋为题的诗大多悲愁感伤,与之相比,本诗新颖别致、充满谐趣。请赏析三、四两句。
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枫树淘气顽皮狡黠聪明的特点,形象鲜活可爱、饶有谐趣,表达作者的喜爱之情诗人奇思妙想,枫树偷喝天酒醉红了脸颊,怕被乌桕老爷爷批评,躲在松树背后,请松树帮它掩饰醉相,表达作者的喜爱之情③衬托手法枫叶松树红绿相衬,色彩绚丽,给秋山赋予生机和活力,表达作者的喜爱之情
阅读《九日寄子约①》(明·皇甫汸)
漫有登高兴,兼当望远何? 对花惊白发, 见雁忆黄河②。
乱后书来少,霜前落木多。不堪羁宦③日,同是阻干戈。
【注释】①子约:即皇甫濂,作者之弟;②黄河:指代故乡;③羁宦:离家在外做官。
1.从这首诗_________、________等词语中,可判断标题中的“九日”是指_____节。
2.本诗蕴含着诗人丰富的情感,请作赏析。
1.登高,望远,重阳
2.“少年惊白发”写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见雁忆黄河”写出对家乡的思念;“乱后书来少”表达对亲人的牵挂;“不堪羁宦日”表达对宦游的厌倦。
江陵愁望有寄 鱼玄机
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注释】①江陵:今湖北江陵县。②掩映:时隐时现。
8. “枝”字的重复有什么表达效果?
9.“江桥掩映暮帆迟”,这是怎样的一幅画面?请展开联想和想象,作具体的描绘(30字左右)
8.通过“枝”字的重复,不仅写出了枫叶之繁茂,而且表现了思妇望君的急切心情。
9.极目远眺,但见江桥掩映于枫林之中;日已垂暮,而不见那人乘船归来。
古诗词鉴赏
春 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8.对本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B.这首诗的首联表面描写都城破败、人烟稀少、草木茂密幽深的荒凉景象,实际深
藏诗人的无限感慨。
C.这首诗的颔联借对花鸟的感觉,将诗人抑制不住的感伤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D.这首诗的颈联、尾联极力渲染诗人在战火连绵时期收到家书时的无比喜悦之情。
19. 从全诗来看,诗人“白头搔更短”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
18 D
19国家残破(忧国)。惦念远方亲人的安危(思家)
阅读下面的词,回答问题。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沙场秋点兵”一句中的关键词。
2.辛弃疾说自己写这首词是“赋壮词”,请你结合作品加以解释。
1.“秋”字渲染了一种肃杀和悲壮的气氛,点明了季节,正当“秋高马壮”的时候,“点兵”出征,预示了战无不胜的前景。
2.本词从题材上看,是写军营中的生活情景,“看剑”,听角声和塞外曲,分八百里炙,沙场点兵,骑快马,挽强弓,这种种情景都极勇猛、雄健;从思想感情上看,表达的是为国立功的雄心壮志;从语言风格上看,壮丽而不“纤细”,所以说是“赋壮词”。
野 步
周密
麦陇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
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
1.诗题“野步”意为郊野漫步。诗中“ ”与“ ”两字说明诗人已经被美景深深吸引。
2.前两句诗中“翠”、“浪”、“斜”、“肥”、“噪”等字体现了春的气息,选择其中两个字眼,加以具体分析。
1. 羡 醉
2.示例:“翠”字描绘出麦色,充满了浓郁的春天的气息。“浪”表现春色之浓。“斜”写
出了春风徐来,麦浪波动的美好景象。“肥”写出了水草的肥美,充满了生命的活力。“噪”
写出蛙声一片,让人感受到万物复苏的活力。
【2016·海南省】
(二)古诗词阅读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9.诗中表达诗人心境高远、自由闲适、恬淡惬意的词语是“ ”和“ ”。
10.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诗句“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所展现的画面。
答:
9. 心远 悠然
10.示例:太阳下山了,南山笼罩在渐渐升腾的云气之中,显得非常美丽。外出觅食的鸟儿,呼朋引伴,成群结队地飞回巢穴。
【2016·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卷】
(二)、古诗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0-11题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0.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由“望”入诗:国都沦丧,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衰草遍地,林木苍苍。
B.颈联中“抵万金”是运用借代的修辞手法表现家书的珍贵,表达了作者思念家人的强烈情感。
C.尾联中刻画了一位忧愁万分,苍老颓唐的诗人形象,白发越来越少、越来越短,简直连簪子都插不上了。
D.杜甫的诗作在总体上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变化过程,这首诗是作者中年所写,充分体现了诗作“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11.结合“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诗,说说诗人是如何抒发情感的。
答: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