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请用“/”给下列诗句划分朗读节奏。(每句划三处)

我 寄 愁 心 与 明 月,随 君 直 到 夜 郎 西。

2.有人认为“闻道龙标过五溪”中的“闻”字用得很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

3.诗人为什么要将愁心寄予明月呢?

1.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2.示例:“闻”是“听闻”的意思,可见诗人对友人非常关心,时刻都在关注友人的动向,体现了他们友谊的深厚。 

3.示例:诗人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写月亮,赋予月亮以人的特性。诗人内心悲愁,无人理解,无法排遣,只好把满腔悲愁托付给明月,让明月带给远隔千里的知音人。 

春山夜月 于良史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呜钟处,楼台深翠微。

1.诗中起提纲挈领、统率全篇作用的句子是

2.“欲去惜芳菲”中的“惜”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1.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2.表达了诗人沉醉于山中月下的美景,将要离开时依依惜别的深情。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①迟日:出自《诗经·七月》中的“春日迟迟”句。春天日渐长,所以说迟日。②泥融:这里指泥土滋润。 ③鸳鸯:一种水鸟,雌雄成对生活在水边。在中国文化中,常常表示恩爱的情侣。

1.下面对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

B.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

C.诗歌以“江山丽”领起全篇,突出了春天日光和煦、万物欣欣向荣的特点。

D.此诗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

2.对诗歌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前二句的“迟日”“江山”“春风”“花草”组成一幅粗线勾勒的大场景,并在句尾“丽”“香”突出诗人强烈的感觉。

B.后二句则是工笔细描的特定画面,既有燕子翩飞的动态描绘,又有鸳鸯慵睡的静态写照。

C.全诗虽然对仗不够工整,但自然流畅,质朴如话,毫不雕琢。

D.作者借清新明丽之景,表达了喜悦安适的情怀。

1.C

2.C

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注释】①系:jì,牵连。 ②浑:简直。

1.诗中描写诗人怎样的心情?

2.请从表现手法上说说最后一句诗的妙处。

1.依依不舍(或留恋) 

2.这句诗用拟人(或衬托)的写法,形象有趣地写出黄莺连连向我挽留啼叫,使“离情”的表达更加深刻。

诗歌鉴赏。

湖(即西湖)上

宋·徐元杰

花开红树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

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

(1)古人写诗讲究炼字,体味“乱“字的妙处。

(2)用自己的话描绘“草长平湖白鹭飞”所展示的画面。

(1)“乱”不仅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黄莺喧闹的叫声1分,而且表现黄莺上下飞舞,穿梭林间枝头的形态(2)示例:波平如镜的西湖四周岸边已长满了茂密的青草,成群的白鹭在平静的湖面上下翻飞。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请描述出诗中早春景色的特点。

(2).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么样的情感?

(1).细雨蒙蒙,酥润清新,草色淡远,春回大地。

(2).抒发了诗人对早春的喜爱之情。

东 栏 梨 花 宋(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1. 前两句写春末夏初景物特点,找出能体现季节特点的词语。

2.本诗的诗眼是哪个词?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淡白、深青、(柳絮飞、花满城)

2.“惆怅”。

作者由花开花谢,春光易逝,想到人生短暂,年华似水,发出“人生看得几清明”的感慨。“惆怅”一词包含作者对生命短促的感慨和无奈的思想感情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障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千障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描写了什么情景?有什么作用?

2全词表达了作者哪些复杂的情感?

1.写出了塞外的奇异风光。 作用:点明了战事吃紧,戒 备 森 严的 特 殊 背 景,为下阕抒情作铺垫。

2.抒发作者壮志难酬的感慨和思乡忧国的情怀。建功立业。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2、本词抒发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早 梅

张谓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注】(1)迥:远。(2)销:同“消”。

1. “迥临村路傍溪桥”一句中“临”的意思是

2. “白玉条”一词突出了梅花怎样的特点?

3. 全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1、挨着,靠近

2、洁白如玉,花开繁茂

3、对梅的早早开放的惊喜和赞叹。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