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阅读曹操的《观沧海》,完成下面的题目。

1.诗眼是诗歌中最具表现力的关键词句。请找出本诗的诗眼,并说明理由。

2.“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采用了怎样的抒情方式?有什么作用?

1.本诗的诗眼是“观”。“观”是全诗的线索,起到统领全篇的作用,体现了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的特点。 

2.借景抒情。诗人借描写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抒发了诗人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 

学了《古代诗歌四首》后,班上准备举行以“轻叩诗歌大门”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如果要举行赛诗会,请你为赛诗会拟定一种形式,写在下面。

(2)下面是“生活处处有古诗”情境表演中的几个片段,请你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古诗名句。

①当我们浪费粮食时,爷爷常引用唐代李绅的诗句来教育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昨晚有一道数学题,我绞尽脑汁,百思不得其解,就在我“________________”时,爸爸走过来,经他一点拨,我豁然开朗,真是“________________”。

(3)请你根据本次活动主题拟写一条标语。

 (1)示例:对抗赛、问答赛、擂台赛、积分赛。

(2)①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②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3)朗诵经典诗词,触摸名家心灵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律诗,一首八句,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格律较严,二、四、六、八句要押韵,三四、五六句要对偶,平仄也有规定。 B:《观沧海》是一首乐府诗,作者曹操,字翼德,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的诗以“慷慨悲壮”见称。 C:《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的抒发感愤、寄以慰藉的七言律诗。 D:《天净沙 秋思》是一首散曲,作者马致远,号东篱,元代戏曲作家,与关汉卿、王实甫、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请用“/”给下列诗句划分朗读节奏。(每句划三处)

我 寄 愁 心 与 明 月,随 君 直 到 夜 郎 西。

2.有人认为“闻道龙标过五溪”中的“闻”字用得很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

3.诗人为什么要将愁心寄予明月呢?

1.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2.示例:“闻”是“听闻”的意思,可见诗人对友人非常关心,时刻都在关注友人的动向,体现了他们友谊的深厚。 

3.示例:诗人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写月亮,赋予月亮以人的特性。诗人内心悲愁,无人理解,无法排遣,只好把满腔悲愁托付给明月,让明月带给远隔千里的知音人。 

春山夜月 于良史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呜钟处,楼台深翠微。

1.诗中起提纲挈领、统率全篇作用的句子是

2.“欲去惜芳菲”中的“惜”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1.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2.表达了诗人沉醉于山中月下的美景,将要离开时依依惜别的深情。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①迟日:出自《诗经·七月》中的“春日迟迟”句。春天日渐长,所以说迟日。②泥融:这里指泥土滋润。 ③鸳鸯:一种水鸟,雌雄成对生活在水边。在中国文化中,常常表示恩爱的情侣。

1.下面对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

B.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

C.诗歌以“江山丽”领起全篇,突出了春天日光和煦、万物欣欣向荣的特点。

D.此诗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

2.对诗歌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前二句的“迟日”“江山”“春风”“花草”组成一幅粗线勾勒的大场景,并在句尾“丽”“香”突出诗人强烈的感觉。

B.后二句则是工笔细描的特定画面,既有燕子翩飞的动态描绘,又有鸳鸯慵睡的静态写照。

C.全诗虽然对仗不够工整,但自然流畅,质朴如话,毫不雕琢。

D.作者借清新明丽之景,表达了喜悦安适的情怀。

1.C

2.C

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注释】①系:jì,牵连。 ②浑:简直。

1.诗中描写诗人怎样的心情?

2.请从表现手法上说说最后一句诗的妙处。

1.依依不舍(或留恋) 

2.这句诗用拟人(或衬托)的写法,形象有趣地写出黄莺连连向我挽留啼叫,使“离情”的表达更加深刻。

诗歌鉴赏。

湖(即西湖)上

宋·徐元杰

花开红树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

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

(1)古人写诗讲究炼字,体味“乱“字的妙处。

(2)用自己的话描绘“草长平湖白鹭飞”所展示的画面。

(1)“乱”不仅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黄莺喧闹的叫声1分,而且表现黄莺上下飞舞,穿梭林间枝头的形态(2)示例:波平如镜的西湖四周岸边已长满了茂密的青草,成群的白鹭在平静的湖面上下翻飞。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请描述出诗中早春景色的特点。

(2).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么样的情感?

(1).细雨蒙蒙,酥润清新,草色淡远,春回大地。

(2).抒发了诗人对早春的喜爱之情。

东 栏 梨 花 宋(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1. 前两句写春末夏初景物特点,找出能体现季节特点的词语。

2.本诗的诗眼是哪个词?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淡白、深青、(柳絮飞、花满城)

2.“惆怅”。

作者由花开花谢,春光易逝,想到人生短暂,年华似水,发出“人生看得几清明”的感慨。“惆怅”一词包含作者对生命短促的感慨和无奈的思想感情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