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营口)小松
【唐】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1.诗中“刺”一字千钧,请分析它的妙处。
2.这首诗借松写人,托物寓意,请体会诗人的情感态度。
1.形象地勾勒出小松满头松针,又直又硬,努力向上冲刺生长的外形特点,突出了小松坚强不屈的性格及勇敢战斗的精神。
2.作者通过刻画小松成长的特点,表达了对出身微寒的人在成才过程中体现出的自信、坚强、勇敢精神的赞美之情。同时对那些目光短浅、不识人才、不关心人才的人发出深深的慨叹。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诗的尾联“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意思是说,看着人家垂钓,自己只能白白地产生羡鱼之情了。这里隐喻自己 ,言外之意是 。
2.“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二句,笔力千钧,备受后人赞赏。请作简要赏析
1.诗的尾联“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意思是说,看着人家垂钓,自己只能白白地产生羡鱼之情了。这里隐喻自己想做官而没有途径,言外之意是希望张丞相能助一臂之力。
2.云梦大泽水气蒸腾,洞庭湖的波涛摇撼着岳阳城,运用对偶,表现了洞庭湖的壮观景象和雄伟气势。
.对《登飞来峰》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A:“不畏”显示出作者的自信,表达了作者不怕一切邪恶势力阻挠的豪情壮志。 B:“浮云”指眼前的困难、障碍,比喻阻挠变法的小人或一切阻碍历史前进的势力。 C:诗人登高远望,似觉天地万物皆可尽收眼底,“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 D:这首诗借景说理,语意双关,既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雄心壮志,又表现作者归隐山野的矛盾心理。
望 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突出了泰山什么特点?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两句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1神奇秀丽、高峻挺拔
2抒发了诗人不怕困难、勇攀高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意近即可)
选出对李商隐《夜雨寄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A:首句“君问归期”是妻在问,“未有期”是丈夫在答,这样一问一答足见夫妻之间的感情是多么真挚。 B:“巴山夜雨涨秋池”说明自己身处的环境不仅遥远,而且惨淡,透露出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 C:后两句生动形象地描写了作者与妻子在“巴山夜雨时”相会,二人在西窗下剪烛夜谈,充满了温暖与欢乐。 D:诗歌在章法上极讲究:空间上,此地——彼地——此地,往复对照;时间上,今宵——他日——今宵,回环对比。
对《己亥杂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A:诗的第一、二句真实地反映了诗人当日复杂的心境:离别的愁绪和回归的喜悦相互交织。 B:诗的第三、四句从落花到春泥展开联想,将诗人的时代使命感移情落花,从而把离愁升华为崇高的献身精神。 C:诗中用冷色调的“白日斜”烘托离愁,用“落红”一句作为情感的转折,使整首诗从离愁中解脱出来。 D:全诗表达的思想和陶渊明《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所表达的与官场决裂、归隐田园的遁世思想相同。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渡荆门送别》是一首五言律诗,首联交代 ,尾联抒发了作者思乡的感情。
2.古人写诗讲究炼字,常有一字传神之妙,请简要分析“山随平野尽”中“随”字的表达效果。
1.远渡的地点和此行的目的
2.
“随”字化静为动(或“以静写动”),写出群山随着平原的出现而不复见,形象地描绘了渡过荆门后的壮阔景象,表现了诗人喜悦开朗的心情。
对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A:这首诗是诗人写给不幸被贬的友人王昌龄的,是一首充满同情与关切的诗篇。 B:首句见情于景,选取漂泊无定的杨花和凄婉哀鸣的子规鸟入景。营造出笼罩全诗的飘零之伤、离别之苦。而次句则写王昌龄被贬的伤感与诗人的痛惜之情。 C:后两句是直抒胸臆。诗人与友人关山重隔,无以相从,只有将自己的怀念之情寄托于一轮明月,交付那位不幸的迁谪之人。 D:诗人通过奇妙的想象,将本来无情的明月人格化。此意境使整首诗获得了深厚而隽永的情感魅力。
阅读下面诗歌答题。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①上阕实写,词人写了哪两个行为来表现她的愁苦?
答:______________
②下阕虚写,写出了愁苦的哪些特点?
答:______________
①倦梳头,泪先流;②又多又重。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本诗最能体现“诗中有画”特点的是第 联。这一联营造了 的意境。
2.诗中的颔联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1。三 营造了雄奇壮观(或“空旷”等,意思相近即可)的意境
2。诗句中透露出孤独、思乡(或内心的激愤和抑郁)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