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一)阅读诗歌,完成第9题。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①包大中丞括②
【清】郑板桥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③吾曹④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注】①年伯:古称同榜考取的人为同年,同年的父辈为年伯。②包大中丞括:包括,人名;大中丞,官名。③些小:指官职卑微。④吾曹:我们。
9.⑴这首诗首句有何作用?
⑵结合最后一句,说出全诗寄予了作者什么情感。
【答案】⑴ 交代了作者的身份或环境,引出下文作者的思考,点题,与尾句呼应。
⑵ “一枝一叶总关情”表面描写的是衙门卧室外竹子的一枝一叶,都牵动着我们的感情;实际上谢老百姓的点点滴滴都与“父母官” 紧紧联系在一起。本诗寄寓了作者关注民间疾苦、同情百姓命运的情感。
【江苏省盐城市】(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第8题。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注释】⑴星河:银河。⑵谩有,空有。⑶三山,指传说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
8.⑴试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上阕一二两句所写的梦境。
⑵下阕哪一句是对“殷勤问我归何处”的回答?该句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答案】⑴示例:清晨,茫茫的大海上,云雾弥漫,波涛汹涌。海风呼啸,从颠簸的船舱中仰望天空,天上的银河似乎转动一般;而无数的船帆在风浪中飞舞前进。⑵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表达了词人晚年在现实生活面前怀才不遇、孤独无依、奋力挣扎的苦闷和对现实的强烈不满。
【江苏省徐州市】(二)古诗词鉴赏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0.下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词从题材、情感、艺术形象、语言风格来看都是粗狂、豪放的,体现了苏轼豪放派的诗词风格。
B.词的上阕展现出人数众多、装备齐全的壮观的狩猎场面,突出表现了作者的“狂气”。
C.“何日遣冯唐”一句采用冯唐持节赦免魏尚的典故,作者以魏尚自喻,希望朝廷赦免自己、重用自己,表达了诗人对朝廷的痛恨和愤懑之意。
D.最后一句表明了作者希望驰骋沙场为国御敌的壮志,抒发了关怀国家命运、报效国家的爱国情怀。
【答案】C
【江苏省无锡市】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①
李白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上听吹笛,江城五月落梅花②。
【注释】①这是李白流放夜郎经过武昌时游黄鹤楼所作。②落梅花:古代有笛曲《梅花落》,诗人这里有意用作“落梅花”。
⑴第二句中的“望”字包含了诗人哪些情感?
⑵三、四两句运用了哪一种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答案】⑴ “西望长安不见家”,这里的家指的是皇帝所在的皇宫,说对自己这个贬谪之人来说,长安已在迢迢万里之外,是那么遥远。望而不见,心情一定是惆怅凄凉的,表达了作者难以忘怀国家大事,对朝廷、对帝都充满了眷恋之情。
⑵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写作者听到黄鹤楼上吹奏《梅花落》的笛声,感到格外凄凉,仿佛五月的江城落满了梅花。这里诗人巧借笛声来渲染愁情。江城五月,正当初夏,当然是没有梅花的,但由于《梅花落》笛曲吹得非常动听,所以作者便仿佛看到梅花满天飘落的景象.梅花是寒冬开放的,景色虽美,却不免给人以凛然生寒的感觉,这正吻合此刻的心情,从而有力地烘托了去国怀乡的悲愁情绪。
【江苏省泰州市】(一)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第7题。
山中
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登楼
韦应物①
兹楼日登眺,流岁暗蹉跎。坐厌淮南守②,秋山红树③多。
【注】①唐代山水田园诗人,身居官场,常怀归隐之心。②守,担七任太守。③红树,只是满树红叶。
7.⑴“坐厌淮南守”一句直接抒情,表达作者对官场的厌恶;《山中》一诗中也属于直接抒情的一句是“ ”。
⑵结合全诗说说,你对“流岁暗蹉跎”的理解,并分析其作用。
⑶下列诗句,借叶所表达的情绪与“秋山红树多”表达的情绪不相近的一项是( )
A.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宣宗宫人《题红叶》)
B.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王勃《山中》)
C.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王昌龄《采莲曲》)
D.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
【答案】 ⑴万里念将归 ⑵“流岁暗蹉跎”指时光白白流逝,诗人登楼远眺,感慨时光虚度,为下文抒发厌弃官场,向往自然的情怀作铺垫。 ⑶B
【江苏省南通市】(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6~7题。
昼居池上亭独吟
[唐]刘禹锡
日午树阴正,独吟池上亭。静看蜂教诲,闲想鹤仪形。
法酒①调神气,清琴入性灵。浩然机②已息,几杖复何铭③。
【注】①法酒:按照法定规格酿造的酒。②机:心意,心愿。③几杖……铭:给几、杖作铭文(含自警或劝诫意)。
6.这首诗抒发了刘禹锡 、 的心绪。
7.诗人“闲想鹤仪形”,他心中鹤的形象与下面第⑴联还是第⑵联所描写的鹤形象相似?请结合本诗颈联或尾联,说说你的理解。
⑴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
⑵临风一唳思何事?怅望青田云水遥。(白居易《池鹤》)
【答案】6.不被重用的失意不平,追求高尚人格和高雅志趣
7.与第⑵联鹤的形象相似。“闲想鹤仪形”中的“鹤仪形”指君子的仪形,表达了作者对高尚人格的追求。尾联“浩然机已息,几杖复何铭”做达观之语,正好与“鹤仪形”相契合,表明不失为君子风度。白居易笔下的“池鹤”也是这样一个坚守君子风度的形象。
【江苏省连云港市】(一)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7-8题。
相见欢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7.赏析“月如钩”中“钩”字的妙处。
8.“剪不断,理还乱”以丝喻愁,写出了离愁怎样的特点?
【答案】7.运用比喻,形象地将残月比作玉钩,渲染孤寂凄凉的环境;“钩”谐音“勾”,勾起词人离恨,为下文直抒胸臆铺垫蓄势
8. “剪不断”写出离愁繁多和绵长的特点;“理还乱”离愁的纷繁杂乱,难以理清的特点
【江苏省淮安市】(一)阅读下面古诗
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5.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6.请说出“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句蕴含的人生哲理。
【答案】5.这是一首纪游诗,围绕“游”字层层展开,记录了诗人罢官归故里后一次到山西村游赏的经历,反映了农民们渴望丰年的心愿,表现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喜爱和赞美。
6.说明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而道路是曲折的。要求我们要有乐观主义精神,要准备走曲折的道路。
【江苏省常州市】在苏轼的这首诗里找一个词语作为诗的题目,并简述理由。
送客客已去,寻花花未开。未能城里去,且复溪边来。
父老借问我,使君安在哉。今年好风雪,会见麦千堆。
【答案】参考答案:送客。全诗围绕“送客”展开,“送客”是诗歌的“诗眼”。
【吉林省】(乙)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夜宿七盘岭
沈佺期
独游千里外,高卧七盘西。山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
芳春平仲绿,清夜子规啼。浮客空留听,褒城闻曙鸡。
【注释】①沈佺(quán)期:唐代诗人。 ②平仲:银杏的别称。浮客:游子。诗人自指。
15.“夜宿七盘岭”中“宿”字的意思是 。
16.“山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描绘了什么样的情景?
17.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当时怎样的心境?
【答案】15.住宿(住);过夜
16山月近得仿佛就在窗前;银河低得好像要流进房门。
17.这首诗通过描写旅途夜宿七盘岭的情景,表达了诗人独宿异乡的愁思(失意、惆怅的情绪),流露出对故乡的依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