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宜宾市】阅读下面古诗。

登岳阳楼(其一)

陈与义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⑴“帘旌不动”“夕阳迟”,各是什么意思?请简要回答。

⑵“白头吊古风霜里”一句中“风霜”一语双关,请分析双关的具体内容。

【答案】⑴帘旌不动:酒店或茶馆的旗子静止不动(表明风平浪静)。夕阳迟:夕阳慢慢的下沉(提示着傍晚的安宁)

⑵ “风霜”既指秋色浓重,又与自己的“白头”互相映衬,又暗喻__势之严峻,一语双关。

【四川省南充市】诗词赏析。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⑴上阕四句中有两句通过人物外在行为来写主人公的内心哀愁,请找出来

⑵“风住尘香花已尽”这一景物描写在词中有何作用?

【答案】12.⑴日晚倦梳头、欲语泪先流

⑵交代季节特征,渲染凄婉氛围,暗示作者美好的生活已经过去,为全词奠定感情基调

【四川省绵阳市】阅读下边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寻幽居不遇

庄翱

满庭花落迷行路,绕院泉声写半山。

向暮此中回首去,洞门深处鸟关关。

⑴这首诗写出了朋友幽居之处的哪些特点?

⑵这首诗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答案】⑴落花满径、倚山而居、清泉淙淙、鸟语声声。

⑵对寻访不遇的遗憾怅惘之情;对幽居生活的向往之情。

【四川省广安市】古诗鉴赏

约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⑴发挥你的想像,用自己的语言描绘“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所展现的画面。

⑵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答案】⑴梅子成熟的季节,在乡村的夏夜,点点雨滴敲打着屋檐.长满青草的池塘传来阵阵蛙声⑵寂寞

【四川省成都市】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2题。

山中问答

李白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①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注】①窅(yǎo)然:远去的样子。

1.面对“何意栖碧山”的问题,诗人的回答是什么?请结合全诗概括作答。

2.下列诗句中,哪一句与“桃花流水窅然去”所蕴含的感情相似?请简要分析

A.无可奈何花落去B.风住尘香花已尽C.簌簌衣中落枣花

【答案】1.诗人的回答是笑而不答。“笑而不答”,带有几分神秘的色彩,造成悬念,以诱发读者思索的兴味。“心自闲”三个字,既是山居心境的写照,更表明这“何意栖碧山”的问题,当桃花飘落溪水随之远远流去的时候,诗人觉得此处别有天地,如仙境一般。此时的心情是很安适恬淡的,神态悠然自得身处幽居碧山,心里一片轻松坦然,对于诗人来说,既不觉得新鲜,也不感到困惑,只不过是“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罢了。

2. C

【上海市】(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题

卖炭翁(节选)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6. 卖炭翁“卖炭”是为了换得

7. 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伐薪烧炭”强调了卖炭翁劳动生活十分艰辛。

B.“何所营”交代了卖炭翁穷困不堪的生活状况。

C.“可怜”表现了作者对卖炭翁艰难处境的同情。

D.“愿天寒”突出了卖炭翁不怕天寒地冻的精神。

【答案】6.身上衣 口中食 

 7.C   

【陕西省】(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21~22题。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21.诗题是《春望》,那么诗人“望”到了哪些春景?

22.说说你对诗歌尾联的理解。

【答案】21.草、木、花、鸟。

22.尾联形象写出了诗人的苍老之态、苍老之快,进一步表现了诗人忧国、伤时、思家、悲己之情。

【山东省潍坊市】(一)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2—13题。

暮春归故山草堂

钱起

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

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注释:①谷口,山谷的入口。②辛夷:木兰树的花,比杏花开得早。

12.试分析诗歌前两句在全诗中的作用。

13.三四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12.①描写暮春草堂周围的景色,营造春光逝去、凋零空寂的氛围。②以鸟稀、花尽、花飞反衬幽竹的清阴“不改”。

13.表达了诗人对翠绿葱茏的幽竹的喜爱,对不为俗世的节操的礼赞。

【山东省青岛市】下列各项中,对诗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苏轼由门前西流的溪水,联想到人生也可老当益壮,充满了积极乐观的情绪。 B:“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唐代诗人杜牧认为,假使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赤壁之战的结局恐怕会完全改变。 C:“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在李清照笔下,主人公深深沉醉于赏心悦目的秋景中,以至于人比黄花还要清瘦。 D: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中,“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两句表现了诗人高瞻远瞩的思想境界和壮志凌云的豪迈情怀。

【山东省临沂市】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第10题

鲁山山行

梅尧臣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⑴颔联“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中“迷”字用的巧妙,请加以赏析

⑵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案】⑴迷,迷路,暗含“迷恋”之意,逼真地表现出诗人独自行走山间欣赏美景的陶醉。

⑵表达了诗人对山野风光的喜爱之情及置身其中的喜悦、闲适的心境。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