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曲靖市】(一)
阅读下面这首曲,回答问题。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9.对这首曲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元曲,“天净沙”是曲牌名,与内容没有直接关系。
B.“夕阳西下”点名了特定时间,与首句的“昏”相呼应。
C.“小桥流水人家”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并不能成为使“断肠人”心碎肠断的触发物。
D.这首曲运用了景物烘托的写法,将抒情主人公置于特定的画面中,使主观意绪和客观环境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10.请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古道西风瘦马”所展现的画面。
【答案】9. C
10.在萧瑟的秋风中,在寂寞的古道上,饱尝乡愁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在沉沉的暮色中踽踽独行。
【云南省昆明市】(一)诗歌赏析。品读下面的宋代词,按要求回答问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8.本词是一首“壮词”,词人却在结尾发出“可怜白发生”的概叹,你对此如何理解?
【答案】8.词人一生坚决主张抗金,收复失地,统一国家,甚至在梦里念念不忘抗金的战斗生活;但由于朝廷的腐朽无能,他的理想难以实现;当梦醒回到观实,他看到自己鬓边新生的白发,不由发出壮志难酬的慨叹。
【云南省】(一)阅读下面古诗。
行路难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被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1.面对“金樽清酒”“玉盘珍羞”,诗人为何“停杯投箸不能食”?
1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常用作毕业赠言,请说说理由。
【答案】11.作者想到现实之路充满坎坷险阻,前途迷惘无所适从。因而内心愁苦。而对玉盘珍递也无法下咽。
12.此句川典,表达了乐观进取、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意在告诫人们,即使人生处于低潮也不应该放弃理想、信念,只要坚持,机遇总会有的,理想终会有实现的时候。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0-11题。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0.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由“望”入诗:国都沦丧,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衰草遍地,林木苍苍
B.颈联中“抵万金”是运用借代的修辞手法表现家书的珍贵,表达了作者思念家人的强烈情感
C.尾联中刻画了一位忧愁万分,苍老颓唐的诗人形象,白发越来越少、越来越短,简直连簪子都插不上了
D.杜甫的诗作在总体上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变化过程,这首诗是作者中年所写,充分体现了诗作“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11.结合“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诗,说说诗人是如何抒发情感的。
【答案】10. B
11.作者以花鸟为“感”“恨”的主体,移情于物,写花、鸟的落泪惊心,表达了作者感时伤怀的深沉感情。
【四川省宜宾市】阅读下面古诗。
登岳阳楼(其一)
陈与义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⑴“帘旌不动”“夕阳迟”,各是什么意思?请简要回答。
⑵“白头吊古风霜里”一句中“风霜”一语双关,请分析双关的具体内容。
【答案】⑴帘旌不动:酒店或茶馆的旗子静止不动(表明风平浪静)。夕阳迟:夕阳慢慢的下沉(提示着傍晚的安宁)
⑵ “风霜”既指秋色浓重,又与自己的“白头”互相映衬,又暗喻__势之严峻,一语双关。
【四川省南充市】诗词赏析。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⑴上阕四句中有两句通过人物外在行为来写主人公的内心哀愁,请找出来
⑵“风住尘香花已尽”这一景物描写在词中有何作用?
【答案】12.⑴日晚倦梳头、欲语泪先流
⑵交代季节特征,渲染凄婉氛围,暗示作者美好的生活已经过去,为全词奠定感情基调
【四川省绵阳市】阅读下边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寻幽居不遇
庄翱
满庭花落迷行路,绕院泉声写半山。
向暮此中回首去,洞门深处鸟关关。
⑴这首诗写出了朋友幽居之处的哪些特点?
⑵这首诗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答案】⑴落花满径、倚山而居、清泉淙淙、鸟语声声。
⑵对寻访不遇的遗憾怅惘之情;对幽居生活的向往之情。
【四川省广安市】古诗鉴赏
约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⑴发挥你的想像,用自己的语言描绘“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所展现的画面。
⑵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答案】⑴梅子成熟的季节,在乡村的夏夜,点点雨滴敲打着屋檐.长满青草的池塘传来阵阵蛙声⑵寂寞
【四川省成都市】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2题。
山中问答
李白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①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注】①窅(yǎo)然:远去的样子。
1.面对“何意栖碧山”的问题,诗人的回答是什么?请结合全诗概括作答。
2.下列诗句中,哪一句与“桃花流水窅然去”所蕴含的感情相似?请简要分析
A.无可奈何花落去B.风住尘香花已尽C.簌簌衣中落枣花
【答案】1.诗人的回答是笑而不答。“笑而不答”,带有几分神秘的色彩,造成悬念,以诱发读者思索的兴味。“心自闲”三个字,既是山居心境的写照,更表明这“何意栖碧山”的问题,当桃花飘落溪水随之远远流去的时候,诗人觉得此处别有天地,如仙境一般。此时的心情是很安适恬淡的,神态悠然自得身处幽居碧山,心里一片轻松坦然,对于诗人来说,既不觉得新鲜,也不感到困惑,只不过是“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罢了。
2. C
【上海市】(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题
卖炭翁(节选)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6. 卖炭翁“卖炭”是为了换得 和 。
7. 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伐薪烧炭”强调了卖炭翁劳动生活十分艰辛。
B.“何所营”交代了卖炭翁穷困不堪的生活状况。
C.“可怜”表现了作者对卖炭翁艰难处境的同情。
D.“愿天寒”突出了卖炭翁不怕天寒地冻的精神。
【答案】6.身上衣 口中食
7.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