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湖州市】(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3-14题

虞美人·梳楼

[宋]蒋捷

丝丝杨柳丝丝雨。春在溟濛处。楼儿忒小不藏愁。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

天怜客子乡关远。借与花消遣。海棠红近绿阑干。才卷朱帘却又、晚风寒。

(选自《宋词鉴赏辞典》)

【注释】①溟濛(míng méng):形容烟雾弥漫,景色模糊。②忒(tuī):太。

13.这首词中作者选取了绵绵的细雨、 等自然景物,描绘出江南春天的景致。

14.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思归念远之情,请选取你感受最深的一处进行分析

【答案】13.柔美的杨柳  红艳的海棠

14.示例1:“丝丝杨柳丝丝雨”一句写春雨的连绵不绝与杨柳的婀娜柔美。春雨易伤旅人怀,而杨柳则更能引发别离之愁。

示例2:“楼儿忒小不藏愁,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词人心头的乡愁,小楼都装不下了,以至于几次三番飞将出去寻找归乡之舟,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词人乡愁之浓重、思归之执着于痴迷。

示例3:“天怜客子乡关远,借与花消遣”,写词人远离家乡、乡愁情切、连天帝都怜悯之心,可见相思之苦;而借“花”消愁,结果自然也只能是“愁更愁”。

示例4:“才卷朱帘却又、晚风寒”,卷帘之际,迎面而来的是寒森森的晚风,此句以环境的清冷,映衬思乡之忧伤。

【浙江省杭州市】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⑴⑵两小题。

月夜

【唐】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早行

【宋】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注】①阑干:这里指横斜的样子。②偏知:才知。③驼褐:用兽毛制成的上衣。

⑴《月夜》描写的是 时节的景象,《早行》描写的是 时节的景象。

⑵两首诗的最后两句都运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请作分析。

【答案】⑴春天;秋天。

⑵《月夜》通过描写虫声初起,穿过窗纱传进屋内的情境,衬托出春夜的恬静;《早行》写诗人睡意朦胧中经过静寂的小桥,稻田深处传来草虫的鸣叫声;静中有动,寂中有声,衬托出清晨的寂静。

【云南省曲靖市】(一)

阅读下面这首曲,回答问题。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9.对这首曲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元曲,“天净沙”是曲牌名,与内容没有直接关系。

B.“夕阳西下”点名了特定时间,与首句的“昏”相呼应。

C.“小桥流水人家”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并不能成为使“断肠人”心碎肠断的触发物。

D.这首曲运用了景物烘托的写法,将抒情主人公置于特定的画面中,使主观意绪和客观环境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10.请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古道西风瘦马”所展现的画面。

【答案】9. C

10.在萧瑟的秋风中,在寂寞的古道上,饱尝乡愁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在沉沉的暮色中踽踽独行。

【云南省昆明市】(一)诗歌赏析。品读下面的宋代词,按要求回答问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8.本词是一首“壮词”,词人却在结尾发出“可怜白发生”的概叹,你对此如何理解?

【答案】8.词人一生坚决主张抗金,收复失地,统一国家,甚至在梦里念念不忘抗金的战斗生活;但由于朝廷的腐朽无能,他的理想难以实现;当梦醒回到观实,他看到自己鬓边新生的白发,不由发出壮志难酬的慨叹。

【云南省】(一)阅读下面古诗。

行路难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被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1.面对“金樽清酒”“玉盘珍羞”,诗人为何“停杯投箸不能食”?

1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常用作毕业赠言,请说说理由。

【答案】11.作者想到现实之路充满坎坷险阻,前途迷惘无所适从。因而内心愁苦。而对玉盘珍递也无法下咽。

12.此句川典,表达了乐观进取、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意在告诫人们,即使人生处于低潮也不应该放弃理想、信念,只要坚持,机遇总会有的,理想终会有实现的时候。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0-11题。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0.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由“望”入诗:国都沦丧,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衰草遍地,林木苍苍

B.颈联中“抵万金”是运用借代的修辞手法表现家书的珍贵,表达了作者思念家人的强烈情感

C.尾联中刻画了一位忧愁万分,苍老颓唐的诗人形象,白发越来越少、越来越短,简直连簪子都插不上了

D.杜甫的诗作在总体上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变化过程,这首诗是作者中年所写,充分体现了诗作“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11.结合“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诗,说说诗人是如何抒发情感的。

【答案】10. B

11.作者以花鸟为“感”“恨”的主体,移情于物,写花、鸟的落泪惊心,表达了作者感时伤怀的深沉感情。

【四川省宜宾市】阅读下面古诗。

登岳阳楼(其一)

陈与义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⑴“帘旌不动”“夕阳迟”,各是什么意思?请简要回答。

⑵“白头吊古风霜里”一句中“风霜”一语双关,请分析双关的具体内容。

【答案】⑴帘旌不动:酒店或茶馆的旗子静止不动(表明风平浪静)。夕阳迟:夕阳慢慢的下沉(提示着傍晚的安宁)

⑵ “风霜”既指秋色浓重,又与自己的“白头”互相映衬,又暗喻__势之严峻,一语双关。

【四川省南充市】诗词赏析。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⑴上阕四句中有两句通过人物外在行为来写主人公的内心哀愁,请找出来

⑵“风住尘香花已尽”这一景物描写在词中有何作用?

【答案】12.⑴日晚倦梳头、欲语泪先流

⑵交代季节特征,渲染凄婉氛围,暗示作者美好的生活已经过去,为全词奠定感情基调

【四川省绵阳市】阅读下边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寻幽居不遇

庄翱

满庭花落迷行路,绕院泉声写半山。

向暮此中回首去,洞门深处鸟关关。

⑴这首诗写出了朋友幽居之处的哪些特点?

⑵这首诗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答案】⑴落花满径、倚山而居、清泉淙淙、鸟语声声。

⑵对寻访不遇的遗憾怅惘之情;对幽居生活的向往之情。

【四川省广安市】古诗鉴赏

约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⑴发挥你的想像,用自己的语言描绘“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所展现的画面。

⑵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答案】⑴梅子成熟的季节,在乡村的夏夜,点点雨滴敲打着屋檐.长满青草的池塘传来阵阵蛙声⑵寂寞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