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西面的诗歌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绝句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然。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1、诗歌最讲究炼字,《春望》中首联中一个“深”字用得极好,表面上写的是 ,设计上是写

2、《绝句》的一、二句写景,写了江鸟山花四种景物,其中一个 字运用拟人手法,赋予花朵摇曳多姿的动感。

3、结合全诗内容,说出《春望》标题中的“望”字有几层意思?

4、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草木长得繁茂 草茂人稀,荒凉萧条,物是人非的社会状况

2.欲

3. 一方面是看到了“国破山河在”的惨景,另一方面是对于亲人团聚的守望和期盼。

4.都采用了拟人的手法(一切景语皆情语,移情于物),《绝句》表达了诗人漂泊在外的孤独和强烈的思乡之情。《春望》通过花和鸟来写春天,花因国家战乱而落泪,鸟因人间离别而惊心。表达诗人内心的伤悲。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两句给人凄凉之感,请从修辞情感方面分析。

2.本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精神?

1.比喻,大宋的江山支离破碎,像那风吹散的柳絮,自己的一生时起时沉,如同水中雨打的浮萍。表达作者对国家及自己的命运的担忧。

2. 表达作者英勇无惧,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意思对即可)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湘南即事

戴叔伦

卢橘花开枫叶衰,出门何处望京师。

沅湘日夜东流去,不为愁人住少时。

1.《湘南即事》共四句,每句七字,从体裁上看,这首诗属于__________________。诗中所写的季节应为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在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1. 绝句(或:七言绝句) 秋季(或:深秋)

2.表达了作者一心想为国效力但又报国无门的忧愁苦闷心情。(意思对即可)

阅读下面宋朝陆游的两首诗词,回答问题。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诉衷情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1.诗歌《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和词《诉衷情》中的“梦”都指什么样的梦?

2.试体会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1)僵卧孤村不自哀,尚为国戍轮台。

(2)胡未灭,鬓先秋。泪流。

3.两首诗词都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都指的是驰骋疆场,杀敌报国,收复失地,统一中原的梦。 

2.(1)一个“思”字表现出诗人坚定不移的报国之志和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心。(2)“空”字既写出了内心的失望和痛苦,也写出了对现实的不满和愤慨。 

3.都抒发了诗人要收复失地,统一国家的雄心壮志,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壮志难酬的愤慨。 

(河北中考)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

望 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春 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相应内容。

(1)“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描绘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景象。

(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描绘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景象。

2.下面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达了诗人由望岳而产生的登临愿望,充分体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希望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B.“家书抵万金”,形容家中书籍的珍贵。此句写出了离乱中人共有的一种感受,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吟哦而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C.“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生动细致地描绘了诗人忧愁难解的情状,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D.这两首诗的三、四两句与五、六两句都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予以凝练,节奏感强,富有韵律美,增加了诗歌的表现力。

1.(1)泰山神奇秀丽、高大雄伟 (2)国都残破,乱草丛生 

2.B

阅读下面的诗,并按要求回答各题。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诗歌首句中的一个“僵”字,写出了诗人晚年生活的____________。

2.诗歌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1.孤独凄凉

2.爱国主义。衬托或反衬或虚实结合或现实与梦境相结合。 

阅读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回答问题。

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诗的首联写了两件事:一是因为自己通晓儒家经典、科场考中而做官,这是关系____________的大事;二是“勤王”(为君王、为王朝尽力),这是关系____________的大事。

2.诗的颔联是从国家和个人两方面来抒写的,用“风飘絮”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雨打萍”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象地抒写了国家山河破碎、个人身世飘零的悲哀。

3.诗的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个人政治前途 宋王朝存亡 

2.南宋朝廷无可挽回的败局 作者自己多舛的政治命运 

3.表达了作者舍生取义、慷慨赴死的民族气节和爱国精神。 

(一)阅读杜甫的《春望》,回答问题。

春 望

杜 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中所望所感都源自“ ”一字,透过这个字,我们读出了诗人深深的爱国情怀。

2.首联写出了春望所见的怎样一种景象?“破”“深”有何表达效果?

3.颈联中的“三月”与“万金”对举有何作用?

1.望 

2.首联写出了春望所见的国都沦陷,城池残破现象,虽然山河依旧,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景象凄凉。“破”字写出国都的颓垣残壁,触目惊心,“深”字描写荒芜之状,满目凄然。

3.“三月”与“万金”对举,意在突出战争时间之长,极言家书的难得珍贵,表达出诗人久盼家乡音讯而未得的焦虑与忧时思家的凄苦。 

自选一个角度,对下列诗句进行赏析。

(1)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2)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3)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

(1)诗人巧借“惶恐”“零丁”两个带有感__彩的地名谐音双关,暗示了形势的险恶、自身境况的危苦和对前途的忧虑。

  (2)“僵卧孤村”四字写出了诗人年老久病、无所作为的处境,实在令人同情。但诗人并“不自哀”,反而“尚思为国戍轮台”,可见诗人忧国、爱国之情的强烈。

  (3)这两句诗的首句,写轻轻的暮霭和淡淡的月光,笼罩着寒意的河水,笼罩着沉寂的沙滩,表现出一种空冷愁寂的情调。这是诗人带着吊古伤今的情怀游览六朝金粉繁华圣地的特殊感受。次句,写夜晚时分,诗人的小船停泊在秦淮河靠近对岸酒家的地方。这里只点明看到了“酒家”,至于酒家是灯红酒绿,还是顾客狂欢暴饮,这些都留给读者去联想。时间、地点、人物都在这里作了交代。为后两句作铺垫。 

古诗赏析。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统领全篇写景一个字是“ ”。

2.观沧海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抱负?

3.第9-12句中“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两个“若”字用的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

座号:

古诗赏析。

(1)观

(2)抒发了诗人渴望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3)“若”字表明所描写的是虚景,是诗人的主观想象,体现了诗人博大的胸襟和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