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白梅》 王 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1、请描述“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在你脑海中浮现出的画面。

2“晴空一鹤排云上”中的“排”字,有何妙处?

3、这两首词都运用了对比手法,请各举一例并分析其效果。

1、秋高气爽,天高云淡,一只白鹤冲破秋天的肃杀,满载诗人的诗情,在云间遨游,将秋日的寂寥一扫而空。 

2、答:一个“排”字,“推开”的意思,写出了孤鹤搏击长空的豪情壮志,抒发了诗人奋发进取的豪情,这正是诗人虽遭贬谪,却绝不消沉的顽强意志的生动体现。

3、第一首将古人的悲秋和自己的颂秋进行对比,表现了作者乐观豁达的心境。第二首将白梅长在冰雪林中与桃李“混芳尘”对比,突出白梅的素雅高洁,表现了诗人坚守情操,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心志。

送春

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1、下面对词的内容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 )

A.、"落更开”描述了三月的花谢了又开,表现了春光未逝;

B.、“燕飞来”描述了低矮的屋檐下有燕子飞来飞去,表现了春光生机犹在写出了暮春景象。

C.、“犹”写了杜鹃鸟,塑造了一个执着的形象,借此表现自己留恋春天的情怀。

D.、“不信”写了东风唤不回来,不想留住美好时光的意思。

2、下面对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的前两句写景。

B.、本诗显示了自信和努力的态度表现了自己顽强进取,执着追求美好未来的坚定的信念和乐观的精神。

C.、本诗的后两句抒情。

D.、本诗的子规(杜鹃)与以往大部分诗里借喻哀伤,凄切的含义相同,带有比较消极的意义.。

1.D

2.D

阅读下面这首诗

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赏析这首诗颔联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以“_____”为线索,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感

1从动物的角度,运用“争”、“啄”等富有表现力的动词生动形象的写出西湖早春的蓬勃的生机和活力。

2行、对西湖早春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丰乐亭游春三首(其一)

欧阳修

绿树交加山鸟啼,晴风荡漾落花飞。

鸟歌花舞太守醉,明日酒醒春已归。

1. 这两首诗都写春天景物,但时段不同,白居易写的是 时的景物,欧阳修写

的是     时的景物。

2. 诗中能够突出表达诗人情感的一个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这两句是如何表现初春的特点的?请作具体分析。

1、早春(或“初春”),暮春(或“晚春”“季春”)

2、最爱(爱)

3、这两句诗写莺和燕,是诗人所见。莺是春的歌手,都争着飞到向阳的树上去歌唱;燕是春的信使,已开始衔泥筑巢,“几处”“谁家”“早”“新”突出了初春季节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特点。

阅读古诗《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 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首句点出 ,第二句传达出

2.请对 “我寄愁心与明月”这句诗,从修辞和作者情感两个角度进行赏析

1.闻讯的时节——暮春。  诗人为朋友的不幸而悲伤的感情。

2.拟人,抒发了作者对友人被贬远行的忧虑关心之情。

望岳(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这首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作。全诗紧扣题目中的 字展开,热情赞美了泰山 的气势和 的景色。

2、文中"割"字炼得极好,试分析其表达的作用。

1、望 高大雄伟  神奇秀丽

2、“割”字炼得极好,从山的北面来看,那照临下土的阳光就像被一把硕大无朋的刀切断了一样,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首联中的“辅”或“望”字。

1、①与友人的惜别之情②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2、“辅”示例:形象地写出了三秦大地护卫着长安的景象,气象雄伟,使诗歌开篇意境开阔。

“望”示例:将相隔千里的京城和蜀地联系起来,表达了对友人的惜别之情。

过山农家 【唐】顾况

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

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加以描述。

2.后两句诗中的“莫嗔”、“却喜”,反映出山农怎样的心情?

1.伴着淙淙的泉水,走过板桥;鸡鸣声声,太阳高高地照在山农家的茅檐上。

2.“莫嗔”写出了山农劝说客人不要嫌怨焙茶烟雾熏蒸的歉意之情;“ 却喜”写出了山农看到天晴,想到可以晒谷的欣喜之情

清平乐 六盘山

__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注:①这首诗写于1935年10月,正是长征即将胜利结束之时。

1.这首诗第一、二两句写出了六盘山秋天的景象,请展开合理想像,用优美流畅的语言,把这两句所呈现的画面具体描述出来。

2.这首词中哪句最能体现出作者的壮志豪情?请作赏析。

3.这首词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1、秋高气爽,天气晴朗,碧空万里飘着几缕淡淡的白云,停立山顶,极目凝望着一行行南飞的大雁,直到它们消逝在碧空的尽头。 

2、不到长城非好汉,体现出作者的壮志豪情,后常被人们引用来表达战胜困苦艰难决心。 

3、长缨:指革命武装。苍龙:古代称太岁为凶神恶煞。此指蒋介石。表达了作者对革命取得最后胜利的坚定信念。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句子。

2这首诗最后一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钟”意思是聚集,有钟爱的意思,大自然将它的神奇秀丽都赋予了泰山之上;“割”字写出了高大的泰山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割断,形成不同的景观,突出了山的遮天蔽日的形象,这两个字用字奇险,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

2、表达了作者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人生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和豪迈气概,也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