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刘长卿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1.对这首诗句子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句写了送别时的环境. B.第二句写了临别时的心情.
C.第三句写了离别分手的原因. D.第四句写了贬谪之地的景物.
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猿啼”“水自流”衬托送别裴郎中时的伤感.
B.用“君更远”“青山万里”暗示裴郎中前程远大.
C.此诗表达了因政治上受挫折而被贬遭逐的悲凉心情.
D.此诗写眼前景,道离别情,自然而巧妙,很耐人寻味.
1.D
2.B
好事近·梦中作①
秦观
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行到小溪深处,有黄鹂千百。
飞云当面化龙蛇,夭矫②转空碧。醉卧古藤阴下,了不知南北。
【注释】①此词作于词人贬监处州酒税时。②夭矫:卷曲而有气势。
1.下列对词的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全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词人一次梦中之游的经过。
B.词的上片一、二句写词人步入春山小径漫游,春路经雨,春雨催花,花添春色。
C.词的下片一、二句,词人欣赏的视线转向天空,侧重描写白云的动态。
D.词的最后两句写词人进入物我两忘的境界,抒发了词人恬淡喜悦之情。
2.下列对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词的上片一、二句一反俗套,将“雨打花落”说成是“春雨催花”,新意顿出。
B. “花动一山春色”中一个“动”字,把本来静止的春色化为动态,写出了春雨的播撒催发满山的野花,山花烂漫,生机勃勃。
C. 上片三、四两句运用对比手法,突显了小溪的幽静与林间的喧嚣热闹。
D. 本词语言清新明丽,借助想象,描绘了一幅充满浪漫色彩的画面。
1.D
2 C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1. “我寄愁心与明月”一句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
2. 从这首诗中,你读出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
3.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 诗歌标题和第二句中的“龙标”都是指作者被贬官的地名。
B. 诗歌首句写景,次句叙事,后两句抒情。
C. 首句写景兼点时令,突出了杨花的美丽和子规啼叫的悦耳,使人赏心悦目。
D. 诗歌想象奇特,气概超逸,笔势灵动,体现了李白诗歌的现实主义风格。
1.拟人
2.思念,同情,担优,衰愁等。
3. B
长歌行 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11.诗人用“常恐秋节至”表达对“青春”稍纵即逝的珍惜,其中一个“恐”字,表现出人们对自然法则的无能为力。
12.选出理解不正确的一项(D.)
A."朝露待日晞"中的"晞"可理解为"晒干";"昆黄华叶衰"中的"衰"可理解为"衰败"。
B.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云人用托物言志的手法,通过自然景物的盛衰规律来警示我们要珍惜时光,及时努力。
C.诗的最后两句堪称点睛之笔,它精炼醒目,与岳飞的《满江红》中的"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有异曲同工之妙,均是千古名句。
D.作者的目的是通过描写冬葵,百川,赞美万物的勃勃生机。
11. “恐”人们对自然法则的无能为力。
12. D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试用自己的话描绘下“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观景色。
(2)诗中第三、四句仅是写景吗?为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1)在无垠的沙漠上,升起一束笔直的“狼烟”,远方的黄河上空一轮圆圆的夕阳仿佛要落入河中。
(2)作者以“征蓬”和“归雁”自比,是诗人自我形象的写照,表达了孤苦飘零,忧愤抑郁之情。
春山夜月 于良史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呜钟处,楼台深翠微。
1. 这首诗如用诗中一个字来概括作者对景物的感受,这个字是 。
2.“欲去惜芳菲”中的“惜”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1胜。
2表达了诗人沉醉于山中月下的美景,将要离开时依依惜别的深情。
江南春(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结合诗题,展开合理想像,用优美流畅的语言,把诗前两句所呈现的画面具体描述出来。
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辽阔的千里江南,黄莺在欢乐地歌唱,丛丛绿树映着簇簇红花;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迎风招展的酒旗,一一在望。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江南景物的赞美与神往。(或答“表达了诗人对风景依旧,物是人非的感慨。”)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1. “我寄愁心与明月”一句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
2. 从这首诗中,你读出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
3.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 诗歌标题和第二句中的“龙标”都是指作者被贬官的地名。
B. 诗歌首句写景,次句叙事,后两句抒情。
C. 首句写景兼点时令,突出了杨花的美丽和子规啼叫的悦耳,使人赏心悦目。
D. 诗歌想象奇特,气概超逸,笔势灵动,体现了李白诗歌的现实主义风格。
1.拟人
2.思念,同情,担优,衰愁等。
3. B
《天上的街市》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 定然是不甚宽广。
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 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他们此刻, 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 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1给下面诗句标出停顿和重音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 定然是不甚宽广。
2“不信,请看那朵流星”中的“朵”字用得怎样?
3《天上的街市》中“牛郎织女”的故事与神话传说中的“牛郎织女”的故事有什么区别?诗人这样写有何用意?
1、你看/那浅浅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宽广。
2、“朵”字用得妙极了,用此量词修饰流量,增加了流星灿烂的光芒,给人以美感,越发觉得天上街市神奇美妙。
3、《天上的街市》中的牛郎织女是自由的,幸福的。诗人这样改编,让它与__现实构成鲜明对比,更深切表达了诗人憎恶__现实,追求光明幸福的制热感情。
读范仲淹的《渔家傲》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障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① 点明秋天边塞风景大变的一个词是 。
②揭示词作主旨的一句是 。
2.“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描绘出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由此可以联想到王维《使至塞上》的什么诗句?
答:
1、① 异 ②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2、描绘出了边塞荒凉而又壮阔的景象。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