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赏析 山坡羊•潼关怀古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踟蹰。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1)“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是万口传诵的千古名句,它揭示了
的历史规律。
(2).对该曲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山坡羊·潼关怀古》是一首元代散曲,作者是张养浩,“山坡羊”是曲牌名,“潼关怀古”是题目。
B.“山河表里潼关路”这句勾画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山河雄伟、地势险要的特点。
C.曲中的“聚”字赋予静止的峰峦以动态感;“怒”字则生动地表现出波涛汹涌澎湃的情态。
D.作者在曲中表达出深深的伤感悲愤之情,他伤感悲愤的主要原因是“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1).在封建社会中,无论怎样改朝换代,人民依旧过着痛苦生活。 (2.)D.二古文二则
诗歌评析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1)“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一联是千古名句,请自选一个角度(如表现手法、语言运用等),作一简短赏析。
(2)对《过故人庄》品析有误的一项是
A.一二句写朋友邀我作客。“具鸡黍”、“至田家”,表现了老朋友之间真挚的感情,洋溢着愉悦的田家情趣。
B.三四句写风光。绿树环抱着村庄是远景;郭外青山逶迤是近景。由近渐远,景色开阔,气氛清幽淡静。
C.五六句把酒闲话,轩窗一开,扑到眼前的是谷场和菜圃,远处是绿树、青山,知心朋友们喝着酒,谈谈农事,风儿阵阵送来泥土和庄稼的气息。这田园风味简直令人陶醉!
D.七八句写诗人告诉朋友:重阳节我还要到你家,喝菊花酒。朋友间融洽的感情、诗人对田园的喜爱溢于言表。
(1)赏析:语言上,运用对偶句,生动形象写出农村山青树绿的田园生活景象,很有意境。表现手法:写景时由近及远(两方面答出一方面即可)(2) B
山坡羊 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蹰。伤心秦汉经行处,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1.品味画线的诗句,说说加点字的表达效果。
2.任选角度,赏析诗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1. “聚”:使静态事物具有动态美,使人仿佛看到群山竞相向潼关奔来的情景。一个“怒”字赋予河水以人的情感和意志,使人觉得黄河如兽在咆哮,并联想到河水奔腾澎湃的情景。
2. 这八个字,鞭辟入里,精警异常。深刻地说明不管封建王朝如何更迭,在他们的争城夺地的战争中蒙受灾难的,还是那些无辜的老百姓。使人们认识到象征封建政权的宫阙,它的兴建是无数老百姓的白骨垒起来的;它的倒塌也有无数老百姓的白骨做了它的殉葬品。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1 名句恒久远,千古永流传。请你谈谈对千古传诵的名句“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
来”的理解。
2. 古人作诗填词讲究炼字。“小园香径独徘徊”的“独”字用得好,试作简要分析。
1.花开花落是自然规律,所以人是无可奈何的,燕子每年都回来寻旧槽,所以说似曾相识。这是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慨叹。
2独字与“一曲新词酒一杯”相呼应,首尾呼应,强调孤独寂寞之情!“小园香径独徘徊”,即是说他独自一人在花间踱来踱去,心情无法平静。这里伤春的感情胜于惜春的感情,含着淡淡的哀愁,情调是低沉的。
淮上与友人别
郑谷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1. 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中之景并概括诗人的情感。
2.“扬子江”“杨柳春”“杨花”中同音字的重复,有什么样的效果?
1.扬子江边的渡口,杨柳依依,柳絮点点。离亭宴别之时,晚风吹来凄凉的笛声,两位友人黯然相对。景中寄寓了诗人依依惜别的深情。
2有回环往复的效果,音节和谐、富有音韵之美。读后既让人感到作者情感的真挚,又不显得过于沉重与伤感。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1. 律诗的开头两句从写作方法上讲,叫“起”,后面两句(即第三、四句)叫“承”。那么
本诗中的颔联“承”上文哪两个字?写了什么内容?
2. 律诗的第五、六句叫“转”,这里是从写景转而写人事,即写朋友相聚饮酒的情形。饮酒
时的气氛怎么样?试根据诗来想象一下。
1.颔联“承”上文的“田家”,写田家四周的风景。
2.酒桌摆在廊子里,打开窗子,眼前是农家的晒谷场和菜园子,显得安静、平和;老朋友一边喝酒一边说农事,十分愉悦。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诗歌的一、二两联和尾联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
答:
2.下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开头四句以传说落笔,巧借今昔变 本文来自学优高考网end#化,气势雄浑,感情真挚。
B.后四句想象天晴时登楼眺望,由渺不 可知的感受转到晴川草树的景象。
C.尾联用烟波浩渺的长江烘托作者的思绪,与开头意境相应,情融景中。
D.此诗起、承、转、合,出神入化,文思如行云,富于变化,历来被推崇为题黄鹤楼的绝唱。
1一、二两联表达的是寂寞、惆怅,尾联表达的是思乡之情
2B
除 夜① 作 髙适(唐)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②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双鬓明朝又一年。
【注】①除夜:除夕之夜。 ②客心:离家在外的人的心情。此处指作者自己。
1.请写出首句中“寒”字的妙处?
2.三、四句包含着游人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寒字既写出了环境的冷清又写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愁苦
2思念亲人,归期遥遥的无奈、痛苦之情
如梦令·春思
[北宋]苏轼
手种堂前桃李,无限绿阴青子。 帘外百舌儿,惊起五更春睡。居士,居士。莫忘小桥流水。
【注释】这首词是苏轼离开黄州多年后,回想起当年的生活情景而写的;百舌儿:鸟名;居士,居士:苏轼自号“东坡居士”。这里是作者的自我呼叫。
8.词中第二句“无限”一词写出景物 的特点?
9.你从“莫忘小桥流水”中读出苏轼怎样的情怀?
1 繁茂,生机盎然
2对当年淸静闲适的田园生活的怀恋和向往。
小桥 彭炳
落花如雪马蹄香,几树黄鹂欲断肠。
行到小桥春影碧,一沟晴水浸垂杨。
1.“落花如雪马蹄香”描写出落花怎样的特点?
答:
2.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
1洁白、芳香、繁多
2别离的伤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