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行(其一)

王昌龄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①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②金闺万里愁。

【注释】①海:青海湖。②无那:无奈。

1.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一、二两句诗句的画面。

2.第四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1.青海烽火城西的瞭望台上。荒寂的原野,四顾苍茫,只有这座百尺高楼。久戍不归的征人独坐在孤零零的戍楼上,任凭青海湖方向吹来的阵阵秋风吹拂。

2.思念亲人,怀念故土。

次北固山下【唐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请任选角度,说说“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好在哪里?

1. 表达了漂泊在外的思乡之情

2. “生”和“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着时光的流逝,蕴含着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自然理趣。“日”和“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表现了诗人乐观、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

古诗词鉴赏

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请描述颔联展示的画面。

(2)请选一个角度,简要赏析“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

(1) 示例:潮水涨满,两岸与江水齐平,整个江面十分宽阔,晚风顺江吹来,不徐不疾,船帆直挂,舟行平稳而快速      

(2)示例:①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时序交替,新陈代谢的自然理趣。       ②表现了时光匆匆,光阴荏苒,身在他乡的游子顿生思乡之情。      ③把“日”“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表现了作者乐观、积极、向上的思想情感。     ④“生”与 “入” 用了拟人的手法,富有理趣(只要答上一个要点即给满分)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 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 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 徒有羡鱼情。

1.这首诗的体裁是___________,诗歌中借用典故,巧妙设喻,揭示全诗主旨的诗句

是:

2.全诗最后借用的典故在现代汉语中成了一成语,它是________________,现在的意思

是:

3.请简要谈谈你对颔联的理解。

4. 这首诗的写景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联系全诗看,作者在欲济无舟楫一句中想要表

达的意思是什么?

1、五言律诗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2、临渊羡鱼 比喻只有愿望不做实际的工作,就达不到目的。

3、颔联从视觉,听觉,触觉几方面描绘了洞庭湖雄浑壮阔的博大气势,极富艺术感染力,尤其蒸字显示出了洞庭湖丰富的积蓄,撼字衬托出洞庭湖的澎湃激荡,气魄宏大。

4、夸张。想渡过洞庭湖却没有舟楫,想出仕却无人引荐,暗示作者想得到对方的援引。

欣赏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王维的诗是“诗中有画”,这首诗诗人用淡淡的几笔就勾勒出一幅_______山村晚景图,充满了清新、宁静、和平安乐的气氛。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一静一动,静中有动,一见一听,错落有致。将清幽的环境与恬淡的心情和谐统一,是写景的千古名句。

(1)雨后
    (2)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阅读下面的一首诗

《雨过山村》

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

1.诗中前两句写出了雨后山村怎样的景物特点?

2.简要分析“闲着中庭栀子花”一句中“闲”的妙处。

1. 答案示例:偏僻人稀、清新秀丽、自然静谧

2 .既用“闲”来反衬农家的“忙”,突出了人的勤劳;又用拟人手法,以栀子花的美烘托出人情的温馨和谐。 

诗词赏析 山坡羊•潼关怀古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踟蹰。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1)“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是万口传诵的千古名句,它揭示了

的历史规律。

(2).对该曲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山坡羊·潼关怀古》是一首元代散曲,作者是张养浩,“山坡羊”是曲牌名,“潼关怀古”是题目。

B.“山河表里潼关路”这句勾画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山河雄伟、地势险要的特点。

C.曲中的“聚”字赋予静止的峰峦以动态感;“怒”字则生动地表现出波涛汹涌澎湃的情态。

D.作者在曲中表达出深深的伤感悲愤之情,他伤感悲愤的主要原因是“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1).在封建社会中,无论怎样改朝换代,人民依旧过着痛苦生活。 (2.)D.二古文二则

诗歌评析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1)“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一联是千古名句,请自选一个角度(如表现手法、语言运用等),作一简短赏析。

(2)对《过故人庄》品析有误的一项是

A.一二句写朋友邀我作客。“具鸡黍”、“至田家”,表现了老朋友之间真挚的感情,洋溢着愉悦的田家情趣。

B.三四句写风光。绿树环抱着村庄是远景;郭外青山逶迤是近景。由近渐远,景色开阔,气氛清幽淡静。

C.五六句把酒闲话,轩窗一开,扑到眼前的是谷场和菜圃,远处是绿树、青山,知心朋友们喝着酒,谈谈农事,风儿阵阵送来泥土和庄稼的气息。这田园风味简直令人陶醉!

D.七八句写诗人告诉朋友:重阳节我还要到你家,喝菊花酒。朋友间融洽的感情、诗人对田园的喜爱溢于言表。

(1)赏析:语言上,运用对偶句,生动形象写出农村山青树绿的田园生活景象,很有意境。表现手法:写景时由近及远(两方面答出一方面即可)(2) B 

山坡羊 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蹰。伤心秦汉经行处,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1.品味画线的诗句,说说加点字的表达效果。

2.任选角度,赏析诗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1. “聚”:使静态事物具有动态美,使人仿佛看到群山竞相向潼关奔来的情景。一个“怒”字赋予河水以人的情感和意志,使人觉得黄河如兽在咆哮,并联想到河水奔腾澎湃的情景。

2. 这八个字,鞭辟入里,精警异常。深刻地说明不管封建王朝如何更迭,在他们的争城夺地的战争中蒙受灾难的,还是那些无辜的老百姓。使人们认识到象征封建政权的宫阙,它的兴建是无数老百姓的白骨垒起来的;它的倒塌也有无数老百姓的白骨做了它的殉葬品。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1 名句恒久远,千古永流传。请你谈谈对千古传诵的名句“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

来”的理解。

2. 古人作诗填词讲究炼字。“小园香径独徘徊”的“独”字用得好,试作简要分析。

1.花开花落是自然规律,所以人是无可奈何的,燕子每年都回来寻旧槽,所以说似曾相识。这是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慨叹。

2独字与“一曲新词酒一杯”相呼应,首尾呼应,强调孤独寂寞之情!“小园香径独徘徊”,即是说他独自一人在花间踱来踱去,心情无法平静。这里伤春的感情胜于惜春的感情,含着淡淡的哀愁,情调是低沉的。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