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游湖
  徐 俯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

1.“夹岸桃花蘸水开”一句中最传神的字是哪一个?请简要分析。 
2.富有理趣是宋诗的一大特色,请简要分析“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中蕴含的理趣。

1.“蘸”字。一方面生动形象地写出桃花开得繁密,把树枝压弯后贴着水面的情景(或:桃花倒映在水中,岸上、水中的桃花连成一片,充满了生机的情景)。另一方面也表明刚下过春雨,桃花是湿的,形象地表现了“桃花带雨”的动人神态、意趣。表达了作者喜悦的心情。

2.春水上涨,没过桥面,正当游人无法“度”过之际,一只小船从柳阴深处撑过来。诗句告诉人们,困境中仍然蕴含着希望,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体现了宋诗特有的理趣。

题齐安城楼

杜牧

呜轧江楼角一声,微阳潋潋落寒汀。不用凭栏苦回首,故乡七十五长亭

【注】①呜轧(yà):拟声词。②亭:古时三十里一驿,每驿有亭。③汀:水中的小洲。

1.“微阳潋潋落寒汀”一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画?

2.你认为本诗“故乡七十五长亭”中的“七十五”这一数字有什么作用?

1黯淡无光的夕阳照射在的清冷的小洲上

2“七十五”以较大的数目写出了诗人家乡的遥远,从而更加突出了作者因思乡而产生的惆怅(或落寞、失落、怅惆等)之情

天上的街市

①远远的街灯明了, ③你看,那浅浅的天河,

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定然是不甚宽广。

天上的明星现了, 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

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②我想那缥缈的空中, ④我想他们此刻,

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定然在天街闲游。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

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那怕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他的诗集有________________(写出1部)。

2、下列各句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

A.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B. 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C.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D. 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3、第 ③④两节诗描绘了 牛郎织女__________________的生活。

4、对第②节诗分析有错的一项是( )

A.加点的“想”字总领下面诗节,标明由上一节的联想转入想象。

B.两个“定然”是绝对肯定的语气,表明诗人坚信那样理想的世界是不会有的。

C.诗句中“珍奇”一词是名词,指珍贵而稀有的物品。

D.诗人对天上美丽街市的憧憬,含蓄地表达了他对当时__现实的憎恨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1、郭沫若    《星空》《女神》《瓶》(任写一部)                 

2、B

3、自由幸福(意思接近即可)                                        

4B

塞 下 曲 李 白

__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1.诗歌中能表现边塞苦寒的诗句是( )

A.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B.__山雪,无花只有寒。

C.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D.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2.下面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举轻而见重,举隅而反三,语淡意浑,“无花”二字双关不见花开之意。

B.第二联看是写边地闻笛,实话外有音,意谓眼前无柳可折,“折柳”之事只能于“笛中闻”。

C.第三联紧承前意,极写军旅生活的紧张。

D.尾联的写法与“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表达的情感截然不。

1. A  

2.D

山亭夏日

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1.三、四句在写景方面有何特色?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这两句诗所写景象。

2.全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1.诗句巧用比喻的修辞,把烈日照耀下的晶莹透澈的水面比作水晶帘,调动了视角和嗅觉等感官,动静结合。风拂过,水晶一样的帘子轻轻晃动。蔷薇花开满了蔷薇架,满院都可闻到它那沁人心脾的香味。

2.全诗体现了诗人悠闲自在的心境。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下,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展开联想与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的画面。

2“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1、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挂起白帆,乘船顺风疾行。

2、表达了诗人思乡之情。

作者: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1.下列对诗的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诗的首句就告诉读者相送已经结束了。

B.“日暮掩柴扉”点明送别的时间是在晚上。

C.“春草明年绿”描绘了诗人是在柴扉中想象这一片春草的绿色。

D.这首送别诗,不写离亭饯别的依依不舍,而是更进一层写冀望别后重逢。

2.下列对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的前两句是表现的主体,后两句是陪衬。

B.“春草明年绿”中“绿”字是诗眼,使整首诗有了色彩,有了画意,有了意趣。

C.“归不归”三字,表现出诗人担心、疑惑友人去而不归,又有盼望友人明春归来的意绪。

D.这首诗从生活中拾取看似平凡的素材。运用朴素、自然的语言,来显示深厚、真挚的感情。真可谓匠心独运。

1B

2A

春兴

武元衡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梦逐春风到洛城。

1. 本诗通过 可以看出是 季节

2.诗的最后两句语言平易自然,而想象却非常新奇,意境也十分美妙,请做简要赏析

1.  残花         暮春 

2.作者将春风人格化,春风变得特别多情,它仿佛理解诗人的心思,特意来吹送乡梦;吹起了作者甜蜜的思乡梦,在梦中作者追逐着春风飞回了家乡,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之情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 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 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 徒有羡鱼情。

(1)这首诗的体裁是____,诗歌中借用典故,巧妙设喻,尾联借用的典故在现代汉语中已经凝练成一个成语:______,现在的意思是:___

(2)这首诗的写景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联系全诗看,作者在“欲济无舟楫”一句中想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1① 使┅┅劳累    ②  调弄,这里指弹琴   ③看

诗歌阅读

雨 夜

明·何景明

院静闻疏雨,林高纳远风。

秋声连蟋蟀,寒色上梧桐。

短榻孤灯里,清笳万井中。

天涯未归客,此夜忆江东。

【注释】①笳:一种乐器。 ②万井:古制八家为井,后以井指乡里、家宅,此处指许多村庄。

1.这首诗从体裁上讲是一首 诗,通常这种体裁要求8句4联,其中第二联叫 联。

2.此诗用字精妙,请在“秋声连蟋蟀,寒色上梧桐”中选择一字加以赏析。

3.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抒发了什么感情?

1.律诗   颔联

2.(1)“连”字用得好。秋声与蟋蟀之声相连,可见蟋蟀声之大,足以与秋声比肩。蟋蟀声与秋声都能唤起人的迟暮感,惨然不乐。二者相连,显得自然有深意。

(2)“上”字用得好。寒色“上”到梧桐树,可见寒色是慢慢浸润上来的,原来隐伏地上,到了这微雨之夜,经过夜的催化,才爬上了枝杆。当诗人感觉到“寒色”上来时,他的内心,也完全被寒气浸透了。

3.借景抒情。全诗共八句,前六句写周遭的景物,通过对秋天雨夜景物的描写,描绘出一幅雨夜秋思图,渲染了凄清的氛围。再通过最后一联,表达出作者浓郁的思乡之情。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