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古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 诗中直接抒情的是哪一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2. “小桥流水人家”一句描写出温馨恬静的景象,联系全诗,谈谈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1断肠人在天涯。抒发了悲苦难言、伤心不已的心情。
2以乐景写哀情,通过对比,衬托出游子的孤独凄凉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菊花
【唐】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1.第一句“绕”字写出菊花 的景象,第二句“绕”字写出诗人赏菊时 的情态。
2.说说诗人“偏爱菊”的原因。
1①满院盛开。 入迷、留连忘返
2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的品格。
古诗赏析
夜 坐
张耒
庭户无人秋月明,夜霜欲落气先清。
梧桐真不甘衰谢,数叶迎风尚有声。
【注释】张耒,北宋诗人。自幼有雄才,然而仕途却十分坎坷。新旧党争中,他受到蔡京等的__,一再被贬黜。
⑴诗歌的一二两句描绘了庭户怎样的特点?
⑵第四句中的“尚有声”不仅是指树叶声,更是诗人的心声,你能揣度一下诗人的心声吗?
(1)诗歌一二两句描绘出庭户冷清、萧瑟(萧条、清寒、清朗等)特点
(2)诗人仕途坎坷,一再被贬黜,所以就借树叶的有声表达自己内心的倔强和积极的人生追求
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① 柳宗元
宦情②羁思③共凄凄,春半④如秋意转迷。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
注释:①此诗为柳宗元被贬柳州后所写。 ②宦情:做官的情怀。 ③羁思:滞留异乡的思绪。④春半:春天的中间,即二月。
1.通观全诗,是什么原因让诗人产生“春半如秋”的感觉?
2.诗中的“乱”字用得精当,耐人寻味,请作简要分析。
1. 一是春天雨后榕叶落满庭院,让人错以为秋风扫落叶;二是自己仕途不顺(或被贬柳州),远离故乡,心中凄苦,虽是春日却感觉如秋天一般。
2.“乱”字写出了诗人此时的心境,莺啼本无所谓“乱”,是听莺啼的人心绪烦乱,所以才有“莺乱啼”的感受。
谢亭送别
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注】①劳歌:送别歌。
阅读上面的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①诗歌第二句的写法有什么特点?请结合表达效果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②根据诗歌最后两句所写景色的特点,说说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1)①用“红”对“青”,色彩鲜艳②红叶与青山相映成趣③静的山与急湍的水对比,动静结合,充满情趣。
(2)表达了诗人伤感、惆怅的情感。
江 汉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有老马,不必取长途。
1.诗歌第二联情景交融,试结合具体内容进行赏析。(3分)
2.“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有老马,不必取长途。”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有异曲同工之妙,试从修辞和情感两方面阐述其共同点。
1.“片云”在空中飘荡,就像自己漂泊他乡;漫漫长夜中,孤月独照,渲染了一种冷清意境,
2.修辞手法:都运用比喻修辞。杜甫诗中“落日” “秋风 ”比喻自己黄昏晚年,并以“老马”自喻;曹操诗中也以“老马”自喻。情感:都表现了积极进取的精神及老当益壮的情怀。
菊 花
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 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1.诗中“陶家”是指历史上哪一位名人?第二句中“ 遍绕”“日渐”表现了怎样的情景?
2.诗人喜爱菊花的原因是什么?这首诗寄托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表现作者痴迷、流连忘返的情景(意思相近即可)。
2.菊花在四季中谢得最晚(此花开尽更无花),寄托作者对高洁隐逸人格的追求和孤傲个性的自我欣赏。
诗词赏析
渡荆门送别(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颈联通过两幅美丽的画面来形容江上的美景,第一幅是 ,第二幅是 。
2.“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写了什么样的景象?
1、水中映月图;天边云霞图。
2、这两句诗描写了舟过荆门时所见的景色。用移动的视角来描写景物的变化,船由蜀地到荆门,两岸的地势由山脉过渡到平原,山峦从作者的视野中的点点消失,江水冲下山峦向着广阔的原野奔腾而去。
古诗词鉴赏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1.“我寄愁心与明月”中“愁心”指_______________
2.赏析“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的妙处.
1.“愁心”指与王昌龄辞别时的离愁别绪。
2.寓情于景。首句写景兼点明时令,杨花漂泊无定给人飘零之感的、子规啼鸣暗含离别之恨,切合当时情景,融情入景。次句直叙其事,“闻道”表示惊讶,“过五溪”见贬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这两句不着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自现。
阅读唐代诗人杜甫《八阵图》这首诗,回答下面问题
功盖三分国,名高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1)《八阵图》赞美了一个人物,在杜甫另一首诗歌《蜀相》中也概括了这个人物的功绩,下列选项中同样描述此人的诗句是( )
A.温侯神射世间稀,曾向辕门独解危。B.挂印封金辞汉相,寻兄遥望远途还。
C.血染征袍透甲红,当阳谁敢与争锋。D.生能决策扶刘氏,死尚遗言保蜀民。
(2)《八阵图》中所赞美的这个人物让你感受最深的品质是什么?并结合古典名著中有关该人物的情节简要分析。
答:
(1)D
(2)诸葛亮品质
答案示例:廉洁自守;一视同仁;虚心纳谏;举贤任能; 鞠躬尽瘁等。答一点即可。
事例阐述:例如,一视同仁:街亭之败,因马谡之失,造成全线崩溃,后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并引咎自责,体现一视同仁,公正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