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衷情(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候,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1、谈谈你对词中“泪空流”中“空”字的理解。
2、这首词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请结合词的内容进行简要分析。
1、“空”有“白白地”“徒然”的意思, 一个“空”字既写了内心的失望和痛苦,也写了对君臣尽醉的偏安东南一隅的小朝廷的不满和愤慨。
2、.示例:词人用昔日匹马驰骋疆场与今日蒙尘貂裘战袍作对比,心在前线战场(天山),身却不得不退居家乡(沧州)。如此强烈的对比,深层次地揭示了词人的崇高理想与残酷现实之间的矛盾和报国无门的愤懑
春 思
[唐]贾至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1.诗的第一、二句,写出了春天景色的什么特点?
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1答案 明媚动人、生机盎然
2答案 全诗侧重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愁思。(用美好景色反衬内心的愁、恨。)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对文天祥的《过零丁洋》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概括了作者一生中的重大事件,融叙事和抒情言志为一体。
B.颔联写国家山河破碎,局势危急,个人命运也动荡不安,运用比喻,生动形象贴切。
C.颈联运用“惶恐滩”“零丁洋”两个典故,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诗人对前途的忧虑。
D.本诗风格慷慨悲凉。始为悲愤,终为高亢,感人至深。
2、诗的尾联是千古名句,请分析诗人在此联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1C
2、表达了诗人以死明志,愿意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
竞渡诗
【唐】卢肇
①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②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③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④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
诗的正确顺序为:( )( )( )( )
④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请把“草色遥看近却无”这句诗所呈现的景象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出来。
(2)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 远远望去,仿佛有一片青青草色,散发着幽幽的清香,走近了.却又不见刚才绿影,出现点点绿光,若有若无,朦朦胧胧。
2 表达了作者对早春景色的喜爱之情。
古诗鉴赏《晚春》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1.请说出“百般红紫斗芳菲”中的“斗”的修辞手法,并简析其妙处。
2请发挥想像,用自己的话描绘“扬花”“漫天作雪飞”的情景。
1. 拟人,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晚春时节花草树木竞相开花、争妍斗艳的美丽景象。
2 柳絮朵朵,像白雪一样,又轻又白,漫天飞舞,随风飘荡。
秋日送客潜水驿①
【唐】刘禹锡
候吏②立沙际③,田家连竹溪。枫林社日④鼓,茅屋午时鸡。
鹊噪晚禾地,蝶飞秋草畦。驿楼宫树近,疲马再三嘶。
【注释】①潜水驿:汉水支流,即潜江市境内的芦洑河。驿,驿站,这里指设在芦洑河的一座驿站。②候吏:指驿站的管理人员。③沙际:水边。④社日:古代祭祀社神的日子。
1.下列对诗的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诗的开头两句介绍了潜水驿的环境:宁静清新,一派田园风光,一派水乡野趣。
B.中间四句都是写景:前两句写田间之景,后两句写村中之景。
C.最后两句写远行之人看到驿站后的心情。
D.整首诗紧紧围绕潜水驿,写其周围村庄、田野秋天社日的风光景色。
2.下列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社鼓”“鸡鸣”“鹊噪”“马嘶”是从听觉上写景,“田家连竹溪”“ 蝶飞秋草畦”则是从视觉上写景。
B.诗歌的最后一句是借马匹一次又一次发出欢乐的嘶鸣,衬托旅人的欢快之情。
C.一切景语皆情语。这首诗通过写景抒发了诗人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
D.诗人从村内写到村外,从人类写到鸟雀昆虫,都是一片欢腾之景。
1.B
2.C
次北固山下 王 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全诗抒发了诗人 ( )情感。
2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历来被人称道。请选一个角度,作简要赏析。
。
。
1设问,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
2 ①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入赋予日春以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自然理趣 。
阅读《题破山寺后禅院》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1颔联中“深”字历来为人称道,写出你的理解。
答: 。
2下面哪句诗的写法与“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不相同?( )
A.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B.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C.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D.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1(1)颜色深或答幽深,(2)写出了禅院中花繁盛的样子,(3)表现了禅院中幽深安静的环境。
2A
阅读贾至①的《春思》一诗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②李花香。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注】①贾至:唐代洛阳人。这首诗是他在被贬为岳州司马时所写。②历乱:烂漫
⑴本诗前两句描写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对它们的描写,体现出春天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⑵赏析“春日偏能惹恨长”中“惹”字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⑴答案:草、柳、桃花、李花 示例:春意盎然(生机勃勃)
⑵示例一:“ 惹”运用了拟人的修辞,将春日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诗人抱怨春日把恨引长,产生度日如年之感,表达了诗人与日俱增的愁绪以及无法排遣的苦闷
示例二:“惹”是招引(或:引起)的意思,诗人抱怨舂日把恨引长,产生度日如年之感。妙用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诗人与日俱增的愁绪以及无法排遣的苦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