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齐己①的《早梅》一诗,完成第6—7题(6分)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②。
【注】①齐己:唐末著名诗僧。早年曾热心于功名仕进,然而科举失利,故时有怀才不遇之慨。
②“望春台”指京城,也有望春的含义。
6.⑴古人云:“诗以言志。”在这首诗中表达作者信心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⑵在诗人齐己笔下,“早梅”具有怎样的特点?请概括作答。(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诗歌第二联原为“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后将其中的“数枝”改为“一枝”,请谈谈这样修改的妙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⑴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1分) ⑵不畏严寒,傲然独立(清丽脱俗,素雅高洁)。(一点1分,语意相近即可,如孤傲、幽香等亦可)。
7.将“数枝”改为“一枝”,照应题目,突出其开放之“早”(1分),显示出“早梅”的不同寻常,更突出它傲然独立的个性(2分)。(语意相近即可)
滨州
古诗词鉴赏。(3分)
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7.展开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展现的画面。(2分)
8.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1分)
7.略。评分:共2分。开放性试题,描绘应表现出平也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景色特点,语言流畅即可。
8.思念故乡 评分:共1分。
谢亭送别
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注】①劳歌:送别歌。
11.阅读上面的一首唐诗,回答问题。(4分)
(1)诗歌第二句的写法有什么特点?请结合表达效果作简要分析。(2分)
(2)用自己的话概括诗歌最后两句所写景色的特点,并说说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11.(4分)(1)(2分)用“红”对“青”,色彩鲜艳(1分),红叶与青山相映成趣(1分)。(或静的山
与急湍的水对比,动静结合,充满情趣。)
(2)(2分)写了凄黯(凄清)之景(1分),表达了诗人伤感、惆怅的情感(1分)。
阅读下面一蓄诗。完成21- 22题。(4分)
雁门太守行
李 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舞。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21.据说王安石对此诗首联提出疑问:“方黑云压城,岂有向日之甲光?”请从诗歌赏析角度为王安石解疑。(2分)
22.“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一联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21.:“黑云压城”用比喻手法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甲光向日”择时守城将士披坚执锐,严阵以待的情形。(一点1分,共2分。意对即可)
22.将士们誓死报效国家的决心(意对即可,2分)
文天祥《过零丁洋》分析不当的一项()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A: 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两件事:一是在他21岁时,明经入仕,因科举而走入仕途;二是在国家危急存亡关头,起兵勤王抗元。
B: 颔联把个人命运与山河命运紧密相连,个人浮沉紧系着祖国的安危。
C: 颈联上句追忆当年兵败福建时,忧念国事的心情,下句写目前不幸被俘的孤独处境。诗
歌很巧妙地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抒发陷入绝境的沉痛心情。
D:尾联直抒胸臆,表明自已以死明志的决心,是千古传诵的名句。
阅读下面两首李白的诗歌,回答问题。(6分)
【甲】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值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乙】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10、根据诗歌的内容,这两首诗中作者的境地有什么相似之处?(2分)
11、面对相似的处境,这两首诗作者最终表达的思想有什么不同?你更欣赏哪一种,为什么?(4分)
10、相同点:人生失意(或怀才不遇、仕途坎坷)
11、甲文,面对挫折,积极向上,不放弃对理想的执著追求;乙文,面对挫折,不愿改变自己孤高狂放的个性,只能选择逃避。(意思对即可,各1分)欣赏与理由略(2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后面的问题。(6分)
赤 壁
杜 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⑴“自将磨洗认前朝”中的“前朝”是指什么朝代?(2分)
答:
⑵“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两句诗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表现了什么主旨?(4分)
答:
⑴(2分)吴//东吴//三国
⑵(4分)议论(1分)//表现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 之气。(3分)
阅读冰心的哲理小诗,回答问题(4分)
成功的花, 诗人把 比喻为花,
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
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把 比喻为花的“芽儿”,
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把 比喻为培养花的“泪泉”,
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把 比喻为滋润花的“血雨”。
成功的花, 诗人把 人生事业的成功 比喻为花,
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
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把 成就事业的起步阶段 比喻为花的“芽儿”,
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把 奋斗的辛劳 比喻为培养花的“泪泉”,
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把 自我牺牲 比喻为滋润花的“血雨”。
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得分 评卷人
4.《峨眉山月歌》作者是 (朝代)的 (姓名)。(1分)
5.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诗中“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的画面。(3分)
6.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2分)
4. 唐朝 李白 评分意见:本题共1分,有一个空错,此题不得分。
5.峨眉山巍峨耸立,半轮淡淡的秋月悄然悬挂在山头,月亮的影子倒映在平羌江面上,如一块碧玉晶莹可爱,江水流动,月影也随着江水前行。
评分意见:本题共3分,景物完整得2分,语言生动得1分。
6.抒发了作者离乡江行思友之情和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评分意见:本题共2分,思友1分,思乡1分。
阅读《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诗后回答
1.从诗中你能看出作者告诉我们如何对待生活中的过去、现在、未来吗?
2.假如把这首诗分成两部分,请各用一个词来概括其内容。
3.你怎样理解“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这两句诗的含义?
4.学完此诗后,你有什么感悟?
1.过去的已经成为历史,不可挽回,只是怀念;现在只是暂时的,一切都将过去;将来才是永久,我们要面向未来。 2.劝告 希望 3.这两句诗道出了人生体验中一种极为普通的感觉。诗人强调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反对悲观消极的人生态度。从另一个角度说,各种体验都是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都有助于把握人生。 4.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