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平阳郡汾桥边柳树

岑参

此地曾居住,今来宛似归

可怜汾上柳,相见也依依

【注释】①平阳郡,今山西省临汾。②宛似:好像。归:回到家里。③可怜:可爱。④依依:形容柳树对人依依惜别的情态。

1.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此诗言简意长,语浅情深,首句“此地”,即题中的“平阳郡”,紧扣题目。

B.一、二句“曾居住”“今来”等词语表明是故地重游。

C.第三句“可怜”一词让人想象柳树的憔悴不堪的情态,表达作者的深切同情与惋惜。

D.第四句用“也依依”几个字,写重返旧地时难以割舍的情怀。

2.下列对这首诗理解和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

A.第一、二句叙重游,表达了诗人旧地重返的欣喜之情。

B.第三句“可怜”一词直抒胸臆,传达出柳树的娇娜可爱。

C.第四句运用拟人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诗人依恋不舍的情怀。

D.全诗通过虚写柳树,创造了生动美好的艺术形象。

题库:教案备课库 类型:简答题 时间:2020-12-30 23:17:13 免费下载:《宜春市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七年级语文试卷含答案》Word试卷

题平阳郡汾桥边柳树

岑参

此地曾居住,今来宛似归

可怜汾上柳,相见也依依

【注释】①平阳郡,今山西省临汾。②宛似:好像。归:回到家里。③可怜:可爱。④依依:形容柳树对人依依惜别的情态。

1.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此诗言简意长,语浅情深,首句“此地”,即题中的“平阳郡”,紧扣题目。

B.一、二句“曾居住”“今来”等词语表明是故地重游。

C.第三句“可怜”一词让人想象柳树的憔悴不堪的情态,表达作者的深切同情与惋惜。

D.第四句用“也依依”几个字,写重返旧地时难以割舍的情怀。

2.下列对这首诗理解和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

A.第一、二句叙重游,表达了诗人旧地重返的欣喜之情。

B.第三句“可怜”一词直抒胸臆,传达出柳树的娇娜可爱。

C.第四句运用拟人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诗人依恋不舍的情怀。

D.全诗通过虚写柳树,创造了生动美好的艺术形象。


题平阳郡汾桥边柳树①    岑参    此地曾居住,今来宛似归②。    可怜汾上柳③,相见也依依④。    【注释】①平阳郡,今山西省临汾。②宛似:好像。归:

本题关键词:居住区用地平衡,居住绿地,居住区用地,居住区绿地,人居居住用地指标,居住用地分类,四类居住用地,居住区总用地,居住建筑用地,居住区绿地率;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